分享

打呼噜,病!我说一方,补阳气,化湿气,纯中医的临床经验

 潇湘江畔 2023-01-0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病态的打呼噜。

啥是“病态打呼噜”啊?这是文老师自己创的词儿,目的是帮助您和正常的打呼噜,相区别。

其实啊,人入睡以后,由于肌肉松弛等原因,上呼吸道狭窄,所以打呼噜是正常现象。

但是,有些人,他打呼噜是病态的。这里面就包括了很多层面的内容。作为中医人,我今天给你说说,中医语境下,阳虚痰盛导致的病态打呼噜。

到底怎么回事呢?你听我讲下面这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59岁。

他这个人啊,身材肥胖。睡觉打呼噜,都打了十年了。

本来,这个事儿没啥大不了,家里人都习惯了。

图片

可是后来,大家发现,他最近这一年呼噜声特别大,仿佛打雷一样,而且经常打着打着,就没声音了,仿佛这个气儿被憋住了,上不来了。

上不来气的时候,患者的大肚子就此起彼伏地上下鼓动,仿佛在拼命地喘气。

等过了好半天,他才把这口气上来。气通的一瞬间,他就打了一个声音特别大的呼噜。这就让身边人完全无法睡觉。

当然,能上来气,还算好的。不好的时候,患者这气怎么也上不来,他就可能被憋醒。

你说,这么睡觉,患者第二天精神能好吗?肯定好不了。所以,他白天常常自觉精神疲惫,昏昏欲睡,记忆力不好。

这个状态,持续一年了。家里人觉得不行,就带他到医院做了一个睡眠检测。

这一测,可不要紧。结果显示,患者夜里睡眠最长憋气22秒。半分钟啊,患者处于呼吸暂停的状态。而这种呼吸暂停,一夜发生35次。在此影响下,患者夜里血氧饱和度最低为84%。

这可咋办啊?最后,家人决定,先通过中医来调治一下。如果是在没效果,再想别的办法。

刻诊,见患者脉沉细,舌苔白,舌质暗淡,舌底脉络明显迂曲,脖子特别粗,颈围42厘米。细问得知,患者晚上夜尿多,大概5到7次,平时感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便溏,饮食还算可以。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就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瓜蒌皮30克,薤白12克(用白酒50克浸泡半小时),法半夏15克,熟附子(先煎)30克,干姜30克,云茯苓30克,白术30克,桂枝20克,陈皮10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泽兰15克,炙甘草3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3次。

结果如何?患者服药7剂以后,就觉得有明显改善,白天有精神了,夜里睡觉憋醒的次数减少,大便比较成型。但是,依然感觉到乏力。这时候,原方加黄芪45克,党参30克,继续服用。

图片

这一次,患者服用7剂后,症状进一步改善。后来以上方稍作加减,调治两个多月,患者再去做睡眠检测,发现最长憋气为11秒,夜间憋气次数22次,这就比从前强了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前些年,我在参加经方学习班的时候,前辈们在谈到瓜蒌薤白半夏汤时,专门提到此案。我将其记录下来。

这里的道理,其实也好理解。你听我慢慢讲,你跟住我的思路。

别的不说,从患者的整体状态来看,你首先应该发现其肾阳虚的状态。比如说脉沉细,舌苔白,舌质暗,畏寒肢冷,夜尿多,腰膝酸软。肾司二便。肾阳不足,固摄不足,所以夜尿多。肾不养腰膝,所以患者腰膝酸软。阳虚温煦不及,所以患者畏寒怕冷。这些,不用我多说,你肯定都理解。

肾阳虚,下面的阳气无法温煦脾阳,那患者就容易脾阳不足,于是便溏。

接下来,到重点了:肾和脾,都是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脏器。脾肾不足,津液代谢失常,于是就形成了痰湿。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湿停于肺,阻滞气道,于是就形成了打呼噜、睡觉憋气。

另外,痰湿阻滞于肺,势必影响到肺助心行血的功能。心主行血。肺对心的行血,起到辅助作用。这就是所谓助心行血。现在,肺气为痰湿阻滞,那么行血就受影响,患者就可能产生血瘀。因为有血瘀的问题,所以患者舌头下面的静脉,显得粗张迂回,十分明显。

你看,这么一来,我们就清楚了,患者的问题,属于肾阳不足,痰气阻滞。

因此,要想解决问题,就得温补阳气,化痰利气。我们看当时医家用到的配伍——

瓜蒌皮30克,薤白12克(用白酒50克浸泡半小时),法半夏15克,熟附子(先煎)30克,干姜30克,云茯苓30克,白术30克,桂枝20克,陈皮10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泽兰15克,炙甘草30克。

这里头,是四逆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合方运用。

其中,附子、干姜、炙甘草,就是四逆汤。啥作用呢?就是温补脾肾阳气。附子大补脾肾之阳,干姜补中阳。炙甘草健脾益气。瓜蒌薤白半夏汤,则是瓜蒌、薤白和半夏这三味药组成。瓜蒌涤痰,薤白宽胸散结,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全方就具有理气化痰、宽胸散结、振奋胸阳的作用。

以上,解决了阳气不足、痰气阻滞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益气,燥湿助运,杜绝患者生痰之源。泽兰、丹参和川芎,用于活血化瘀,解决患者痰气阻滞下,出现血瘀的问题。桂枝的运用,在于温通心阳和脾阳,对行气化痰除湿,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

图片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的结构和思路,都很精巧。

在这里,我想请大家,把这里面的辨证思路和用药思路,好好体会一下。它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我们国家,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老百姓的肥胖率显著提高。睡觉打呼噜憋气,长时间上不来气的人,很多。西医,把这个叫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中医辨证,往往考虑痰气阻滞。

这个时候,第一,我们要接受一个睡眠检测。要去看,晚上入睡以后的呼吸状态。这是辨别是否为病态,是否需要及时治疗的关键。其次,抛开诸多西医疗法,中医在这方面,也有一定手段。上文医案里所涉及到的,就是疗法之一。当然,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但是,它有值得借鉴和效法的地方。非专业读者,要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不可盲目。中医同行们,不妨把这个思路牢记在心:四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配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之品。它还是很实用的。

最关键的是,面对打呼噜这个事儿,我们要清楚,啥样是病态的,啥样需要干预。中医对此,有什么认识。我们在了解这些问题以后,才会更好地解决它。总地来说,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化痰理气。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