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出我心523:粒粒皆辛苦不是念出来的,是在饥饿中痛出来的……

 亮影请您看 2023-01-02 发布于山西

2023年第002期

家长给孩子启蒙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静夜思》和《悯农》来这两首古诗来启蒙,也许是这两首古诗意思特别直白、好懂且朗朗上口吧。
如今的社会下,很多家长和孩子已经不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滋味了。
不要说城市里居住的人,就连农村,也很少有人会下地干农活了,且如今的生活水平已经今非昔比,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大米、白面、馒头、米饭已经是最基本的配置了。谁又能真正发自肺腑地感受到“盘中餐的粒粒皆辛苦”呢?
我是80后,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虽然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但起码没有缺东西吃的印象,父母辛辛苦苦种地收获的小麦、谷子等做的家常饭总可以让人吃饱。
当然也有羡慕的东西例如大米,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期,谁家要是能做大米饭,那就是了不起的美食了,看着人家碗里白生生的大米饭,无论配什么菜,都会让人垂涎欲滴,无比地羡慕,看看自己碗里的小米焖饭,感觉真是天上地下的差距。
1994年到1997年上初中,三年的时间,学校的早晚饭就是一种类型,早上就是用玉米圪糁做的稀饭,晚上就是小米和面条做的稀饭,中午要么是面条,要么就是小米焖饭,其他花样几乎没有……
只是到过元旦的时候,学校会在中午非全体学生焖一顿大米饭,那打饭的时候真跟打仗了一样,最后一节课都没能好好上,一旦老师让下课,所有同学都像饿狼一样冲出教室,跑回宿舍拿出饭盆和饭票,去厨房门口站队打饭,还经常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打饭的时候,还是希望厨师能给自己多打一点。
大家端着饭盆来到土操场,围在一起蹲着吃,还不敢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细细品尝,吃完后饭盆已经是相当干净了,一年一次吃大米饭的机会,终于盼到了,大米饭太香了……
后来有了搞粮食兑换的人,父母用家里的米面兑换点大米,一开始还不敢单纯做大米饭,还要往里面掺点小米,美其名曰“二米饭”,黄色的小米和白色的大米在碗里交相辉映,多少能解馋的……
大家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基本上是过年生下来的干馍馍,早晚饭配的菜也是家里腌制的酸菜,用罐头瓶装的,一周下来也是计划着吃,不敢到时候没有了就惨了……干馍馍也是怕坏,但放的时间长了,馍馍会变得相当硬,咬也咬不动,但那也舍不得扔,吃饭的时候放到稀饭里泡软了吃……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开篇就写了孙少平在学校里打饭的情景,正在长身体的少平吃不饱,窘困的生活自然会让人产生无比的自卑。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可以写出这么真切的情景,小说里设定的时间是1975年的二三月,当时的国人温饱真的还是很大的问题。
身为县革委会主任的田福军去某村里探访的时候,一户农家里几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由于没有衣服穿躲在破烂的被子里没出来……
什么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六月天割麦子的时候正是热的时候,长时间弯腰割麦子,打捆,然后用扁担把麦子担到场地里,过去是用牛拉着石头做的圆柱形的轮压,后来才有了电动的打麦的机器,整个耕、种、收、晒、磨的过程真的是无比的艰辛。
谷子长出苗来,拿着小锄头顶着大太阳跪在地里培土、间苗,每一粒小米都是这样辛辛苦苦地耕种出来的。
所以,吃饭的时候,小孩子如果敢不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家长都是要严厉训斥的,因为那颗颗粮食真的是来之不易,必须学会珍惜,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票房惨淡,想来可悲。如今社会里的人有谁真正经历过饿的滋味?大米、白面已经吃腻了,还在变着花样吃,还嫌吃多了会发胖,会影响美。还经过研究,创造出了各种说法,这不能多吃,那不能多吃……
有时候会有一句骂人的话叫“吃饱了撑的……”,是的,吃饱了撑的就容易没事找事。电影里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没有粮食,吃不上饭的人可以拼命,可以卖身,可以毫无尊严和价值,几斤小米就可以把自己给卖了。
民以食为天的食决不是说什么美食,而是最基本的粮食。今天因为物资富有,我们可以挑肥拣瘦,这个不想吃,那个不愿吃,假如真正出现饥荒,饿到一定程度,那么你见了老鼠估计都会出手的。
每当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电影《1942》里面的人物和场景就浮现在眼前,当看见现在有的孩子把煮鸡蛋扔了不吃,米饭、面条倒了不想吃,一盒牛奶连口都不开就扔了,心里真不是滋味,感觉真是罪过啊!
国家也知道餐饮浪费的严重性,提倡“光盘行动”,提倡少点餐,不浪费,但物质生活的富足让如今的人吃什么都会感觉淡而无味。但仔细想想,好日子才过了几年了?怎么就嘚瑟成这个样子了?
没几年呀,也就上世纪90年代到如今,而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漫长历史早已被淡忘,所以当吃饱喝足的人们走进电影院里看《1942》的时候,得到的不是震撼和愧疚,反而是认为电影太沉重,观影体验不好,呜呼哀哉……
古人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我们千辛万苦奋斗的目标就是让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殊不知好不容易过上没多长时间的好日子,就滋生出这么多“富贵病”,已经把一切看得如此理所当然,甚至毫不羞愧地浪费,一点都不觉地可惜,反而觉得倍有面子,谁如果把菜吃干净,会被笑话,谁如果打包会认为低贱……
冯小刚导演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把刘震云先生的小说《温故1942》排成电影给我们看,不就是让我们不要轻易忘记曾经苦痛的历史么?不要淡忘曾经我们的先辈也是苦难深重的灾民么?怎么就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忘乎所以了呢?
赵本山在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有一句台词说:范老师,我认为劳动者是最美的人,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劳动,你吃啥?你穿啥?你还臭美啥?这是来自基层的受过苦难的人的肺腑之言啊!同样是赵本山的小品里,面对满桌饭菜,客人不来要么存着,要么坏了倒了重做的回答,赵本山用无台词表演表达着愤怒和无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中国人的好日子真的没有几年,看见数不胜数的浪费现象真的让人无比痛心,但愿所有家长启蒙孩子的时候,不仅仅是口头上念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教育孩子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颗粮食。
孩子只知道拿着钱就可以到超市里买想要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并非天生就在超市里出现的,每一样产品都经过无比艰辛的过程被制造出来,如果没有了源头的产品,超市又有什么意义?钱又有什么意义?
不要淡忘历史,不要淡忘苦难,不要让《1942》的悲剧重演,不要让眼前的美好成为一种回忆和传说,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