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中国最大的道教石窟-太原龙山石窟

 哲齐66 2023-01-02 发布于山西

 龙山道教石窟:元代留给太原的背影

中国现存四大佛教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石窟,几乎人人皆知。而道教石窟就鲜为人知了。就在西省会太原的龙之上,保留着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石窟——石窟。由于历史变迁,当佛教兴盛时,道教自然就没落了。中国古代曾开凿了大量的佛教石窟,而道教石窟则较少修建。

即使一些太原本地人也会把龙山、天龙山混为一谈,因此说龙山石窟,很多人就会认为是天龙山石窟的缩称。其实,天龙山和龙山是两座山。天龙山原名方山,因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山中筑天龙寺,以寺改名;而龙山夹悬瓮山天龙山之间,山名由来不知,北齐清河四年(565年),成武帝曾以山名改晋阳县为龙山县。天龙山石窟,是始凿于东魏、续凿于北齐及隋唐的著名佛教石窟;龙山石窟,则是初凿于唐、终成于元的我国规模最大的道教石窟。

道教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之一,属于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时期,在中国的唐宋元时期达到鼎盛。道士有仙风鹤骨的风采,所以道士们修炼的道场多在名大川上。道教湖北武当、四川青城、江西龙虎与安徽齐云蜚声中外。而道教石窟在中国却少的可怜。石窟的建造和宗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元代的时候道教非常兴盛,流传较广,龙道教石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修建。

元人李道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记述,道教宗师丘处机的弟子宋德芳道号披云曾先后拜丘处机等道教全真三大宗师,修道早有所成。他在山西一域传教时不仅门徒广众,而且凿窟建宫修观,贡献巨大

金兴定六年(1222年),宋德芳跟随丘处机赴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见到日事攻战的成吉思汗,目睹丘处机以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之论规劝成吉思汗敬天爱民,感受到道家济世匡时的努力。而对自己的传道修炼,又蒙丘处机指点汝缘在西南。西域归来,宋德芳就循着师傅指引的方向,最迟在元太宗窝阔台六年(1234年)之前来到太原弘道。

肩负使命的宋德芳踏过晋阳故城的残砖断瓦,迫不及待地攀入西山内腹考察。他首先见到了巍然耸峙的蒙山摩崖大佛,随后又见到了松柏掩映的天龙山佛教石窟,他应该驻足1500余尊佛家石像前捻髯叹息。当宋德芳搜遍群山的时候,终于在龙山之巅发现了塌圮的昊天古观,道观旁,竟有两龛刻画着宋人名字的道教石窟!那一刻,忧喜交织的披云子临风发誓,一定以千峰独步之志凿造石窟,玄风一扇,比屋回心3年内重振太原道教辉煌。

蒙元统治者虽然对经营太原城阙没有多大兴致,还砍倒无数庄稼种草牧羊,但尊崇佛教的他们重修了北齐皇家佛教场所法华寺,新筑了阳曲帖木儿佛塔等佛教建筑,同时也放任宋德芳聚集资财、组织民力在龙山硁硁钎石,经年凿造道教石窟。

忽必烈至元十一年(1274年)的《玄都至道崇文明化真人道行之碑》,记载了宋德芳龙山凿窟之功,称其历太原之西山,偶抵一道观,荒凉极目,乃向神游时所见。拂拭石刻,有宋童二字。真人曰:宿缘无可逃者,留居之。曾不三年,轮换一新,遂为西州伟观。这段碑文,强调了宋德芳与太原城的宿缘,记述了他在此创造中国道教石窟伟观的非凡历程。

宋德芳率众自元太宗六年(1234年)山头动钎,自次年龙山石窟即大部告竣,又过了1年,残破的昊天观也重修落成。就在松风明月的龙山道观内,宋德芳与门徒启动了搜集、刊印道教经书的浩繁工程,并在6年后编校成三洞三十六部之零章,四辅一十二义之奥典的道教重要典籍《玄都道藏》。太原龙山也在这个时期成为北中国最为重要的道教活动区,确立了其在中国道教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石窟位于顶巨石之上,最早的两个石窟修建于中国唐代,元代初年开凿者宋德芳此基础上主持修建。现有9窟,依次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三天大法师龛、玄真龛、披云子龛、七真龛、三皇龛、辩道龛,龛内供奉得道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诸神像,同时也雕刻着全真七子的站像。龙石窟现存造像66尊,还有云龙、仙鹤、飞天等许多浮雕图案。石雕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肃静、褶皱分明,有明显的蒙元风格,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

元朝灭亡后,龙石窟再次陷入沉寂。直到192011月,日本学者常盘大定与关野贞到天龙寻访北齐佛教石窟,听当地人说对面的龙也有石窟,这才意外发现了龙石窟。常盘大定拿出相机,留下了最早的存照:荒草萋萋的头,突兀耸立着几个石包,自上而下、由西向东分布着9个龛窟,石包上爬满了枯藤与野草,四野杳无人迹,这些荒野中的道教神灵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人间香火了。1924年,常盘大定又邀请日本庆应大学学生宁超武系统地拍摄龙造像。而自日本学者两次考察、拍摄之后,龙石窟造像头颅大多被盗割,至今下落不明,令人扼腕。1996年,龙道教石窟被中国国务院评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时道教石窟的保护才真正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服务海归 共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