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位胰腺组织

 忘仔忘仔 2023-01-02 发布于山西

Image

       术语

定义

  • 位于正常胰腺以外的胰腺组织,与胰腺主体无解剖或血管关联

       影像

一般特征

  • 最佳诊断线索

    • 胃黏膜下小肿物,有中央脐凹征

      • 中央脐凹征(出现率45%):原肠孔区,异位胰腺组织由此进人胃腔

  • 位置

    • 95%位于上消化道(胃、十二指肠、近段空肠)

      • 最常见于胃窦(距幽门<6cm)

    • 主要位于黏膜下层(70%):也可位于肌层(17%)或浆膜下层(10%)

  • 大小

    • 结节:0.5~2cm,最大直径可达5cm

    • 陷凹:直径可达5mm,长度可达10mm

平片表现

  • 显示率取决于异位胰腺组织的部位和大小

  • 边界清晰,边缘光滑的圆形或卵圆形黏膜下肿块,有中央脐凹征

    • 直径通常<2cm,位于胃窦部大弯侧,距幽门<6cm

    • 结节可较大,也可呈窄基底,息肉状,或位于更近胃窦部

  • 中央脐凹征是特异征象:隆起性病灶的中央凹陷,充盈对比剂

    • 可能误诊为溃疡

    • 反流人原始管样结构区的对比剂可延伸至中央凹陷下

  • 上消化道系列片可显示狭窄的幽门管±息肉样或无蒂肿块

CT表现

  • 通常较小,难以在CT上发现

  • 圆形或卵圆形肿块,有腔内生长趋势(突向管腔)

    • 边界可清晰,也可不清晰

  • 强化方式多样

    • 腺泡为主型异位胰腺组织显示均匀、明显强化

    • 其他类型因混杂有腺泡、腺管组织,强化不均匀(有时甚至呈囊性)

    • 病灶表面覆盖的黏膜因炎症反应而呈现明显强化

  • 中央脐凹征在CT上不易显示

MR表现

  • 各序列上信号与胰腺主体一致

其他形态学表现

  • 内镜:更易识别较小的或位于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组织

    • 可见中央脐凹,如果注入药物,还可见原肠系统

       鉴别诊断

胃溃疡

  • 圆形溃疡,水肿带光滑,溃疡边缘黏膜纠集呈辐射状,黏膜线,项圈征

胃间质瘤

  • 黏膜下肿块伴频发的溃疡,有外生性生长趋势,CT/MR上强化方式多样

胃部其他富血供黏膜下病变

  • 血管球瘤、类癌及在CT/MR上表现为黏膜下层富血供的一些胃肠道间质瘤

胃癌

  • 息肉状或环周状肿块,±溃疡,局部胃壁增厚且黏膜不规整

胃转移瘤和淋巴瘤

  • 可表现为“牛眼征”:溃疡位于病变中央

       病理

显微镜下特征

  • 可含有全部或部分正常胰腺成分,包括腺泡、腺管和胰岛细胞

       临床问题

临床表现

  •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偶然发现

  • 最常见的症状:上腹痛、黑便

    • 胃内病灶可因幽门梗阻出现症状

人群分布特征

  • 流行病学

    • 尸检发现率:2%~14%

自然病史及预后

  • 通常并发出血或黏膜溃疡

  • 与正常胰腺一样可出现炎症或肿瘤

    • 急慢性胰腺炎±典型并发症

    • 发展为胰腺癌

治疗

  • 出血或梗阻时手术治疗

  • 病变局限于黏膜下层时内镜下切除

  • 无症状时可择期治疗

       诊断要点

关注点

  • 无中央脐凹征时,难以与其他黏膜下肿瘤鉴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