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评专栏】木易·徐汉洲||生命之力:徐汉洲诗歌之“酒神精神”与“血亲指认”

 心语一线周刊 2023-01-03 发布于广东

无论四季
无论南风北风
卖酒者
总是深一脚浅一脚
踉跄走在卖酒的途中

           ~~徐汉洲

我不是一个嗜酒之人
只是经常需要燃烧血脉
点亮一小片情怀
只是经常需要借几杯
灌溉往事

           ~~徐汉洲



生命之力:徐汉洲诗歌之
“酒神精神”与“血亲指认”

                木   易                           


“知识分子写作”是中国当代诗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987年。徐汉洲的诗歌从审美趣味、创作手法、诗艺追求等诗学层面来看,无疑属于“知识分子写作”范畴,其以“知识分子”作为诗歌写作的基本立场,从历史、文化角度入手,关注内心世界,追求对“超验世界”的把握,以古典诗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特有的以雅、凝重、古化特有的美学格调,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一体化”做了调和,使诗歌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古典性获得统一。徐汉洲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他诗歌中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质和鲜明的美学气象,其对日常生活图式、特定背景之下的历史事件保持着高度的敏感与关注,对诗歌美学特质和诗歌精神的拥抱与坚守,很好地践行了当下诗人应该具有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徐汉洲在完成对中国古典文化继任的同时,将西方文化的精神运用到诗歌审美语境的审察之中,并力图赋予诗歌一种“玄学”气质,在语言的历险中达到对诗的深度开掘。我与徐汉洲相识多年,血水相融,兄弟相称,他在广东做酒业,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在诗歌写作上,他是个真正纯粹且理性的诗人,在他身上,文气与酒气并存,正气与豪气相照。


2017年后徐汉洲的诗歌写作进入高产期,诗质和诗艺呈“螺旋形”上升。综合来看,诗技纯熟,抒情恣肆,想象独特,具有“形式”和“意识”的双重美感,他始终保持一种高热度、高纯度的写作姿态,拒绝“零度状态”的缺席、隐匿式叙述以及“形而下”的无意义书写。其在2017年之后的诗歌打破了过去诗歌线性因果和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通过感觉,激化出的印象联想物,来暗示特定的现实经验与生命体验,形成智性化的象征抒情,与此相应的是对心理时空的追求,出现了大跨度、多层面的跳跃,形成内外结构貌似“无序”的浑成,情感上呈“散点辐射”状态,主体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在语言上则显示出意象化的追求下“缪理化”的词语组合,藉以显示弹性与张力为表现形态的语言密度。种种来看,徐汉洲诗歌超越以往的传统,在诗歌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对以往风格的“定型化”开始摆脱,理性、严肃的寻求人格理想与生命意识,我们可以将这一阶段定位其的“文学的自觉时代”。



关于酒的研究,西方文论中“酒神精神”已经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批评。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发现古希腊人克服悲观主义,保持乐观精神的原因正是其文化中所蕴涵的狄俄尼索斯因素。尼采从中提炼出“酒神精神”,用酒神精神来对抗基督教羊群式道德,而尼采的“酒神精神”本质上则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象征着丰盈的生命。中国诗歌抒情时代的真正开始即是自此“酒诗”开始,正式由“言志”转入“抒情”,魏晋风度的酒仙气质,是借酒浇愁借酒忘欲,追求精神上的快乐。在徐汉洲的诗学世界里有酒与醉意,有梦与梦境,对于徐汉洲的诗歌而言,“酒神精神”所蕴含的本源性冲动是其追寻世界和人性过程中的动力,以超脱日常的“抒情式”姿态使诗歌植入历史文化。读徐汉洲的诗歌,浓浓的酒气,这和其职业身份密不可分,“酒”在其诗歌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其诗歌中的“酒”意象具有多层面的文化意义,在《酒》《盛宴》《中秋帖》《卖酒者》《我是一个需要喝点酒的人》《晚归的人》《暴雨已至》《老张》《嫦娥奔月》《喝不喝酒》《夫子庙》等诗歌中都可以看到关于“酒”的描写。这些诗大都是徐汉洲真率性情的流露,是其生命本真状态的一个缩影,借助于这些“酒诗”,有助于了解徐汉洲独特的思想及对个体生命意义的理解,在对酒意象的使用上,徐汉洲情之所至,发而为诗,如在诗歌《卖酒者》中:


不可以不喝
不可以少喝
卖酒者
戴着酒镣铐跳舞
他要在每一个喝酒的场所
有一席之地
要在每一桌酒席
能有一杯之地

以面红耳赤
以深水炸弹
表达情感
酒醉的呕吐
酒醒后眼泪
出卖内心
酒尽人散
踩着路灯
卖酒者
踢不开自己的身影

无论四季
无论南风北风
卖酒者
总是深一脚浅一脚
踉跄走在卖酒的途中


在哲学生存论意义上,酒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而是渗透着一种别样的存在意味与存在状态之物,即与“醉”或“醉意”相融为一的东西。徐汉洲开篇即说道“不可以不喝”,人类生来就是要喝酒的,在某种意义上文明的发展在不断显明着人类自身及其前景,但是如此显明却是不断地与遮蔽和隐匿相伴随,只有酒和醉意的人生,才能不被单纯的显明所隐匿,而跃人到幽隐与深邃。诗人在这首诗里反复提到“卖酒者”,即使是“戴着酒镣铐跳舞”也要在“每一个喝酒的场所有一席之地”“一杯之地”,这里的“卖酒者”则带有明显的文化指涉意义,他不仅仅是作者对于“卖酒者”的身份认同,更是作者情感深层次的宣泄,借助“卖酒者”来“表达感情”。在“卖酒者”“酒醉”之下的状态中,人作为摆脱一切束缚的生命,他的意志得到了最完全的体现,显然徐汉洲“酒神精神”追求的是个体化束缚的解除和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欢乐。于是,在“酒神精神”的照耀下,诗人将自己的能量和欲念纵情地宣泄出来,从而享受这种状态带来的欢乐,徐汉洲“诗酒”的迷醉使人癫狂,使人醉眼朦胧,在诗歌《我是一个需要喝点酒的人》中:


如果不喝点酒
我基本上会失忆
甚至指鹿为马
想不起母亲说我
文不文武不武
想不起老师说我
你这个作文天上一半
地上一半,想不起
当时我是哭是笑
不知道自己
收获了批评还是表扬

只有喝点酒
我的心中才有奔腾
才会有一泻千里的大河
眼里才会有倔犟的泪水
我的思绪是一匹烈马
在凛冽的冬天
找到那道熟悉的炊烟
正在炉灶前吹火的奶奶
不停地叹气,她想她的
孙子了,当年那个叫汉儿的
长着双眼皮的小学生

我不是一个嗜酒之人
只是经常需要燃烧血脉
点亮一小片情怀
只是经常需要借几杯
灌溉往事


徐汉洲捕捉到“酒”闪耀着诗性的生命光芒,“我是一个需要喝酒的人”通过对生命主体的审视和激扬,把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交错融合,开掘生命本体的丰富内容与蕴含的哲理,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自然的原始伟力。在这首诗里,“熟悉的炊烟”“炉灶前吹活火的奶奶”等,诗行间弥漫着岁月沧桑感和对自尊自重的生命、人性的苍凉、悲悯的慨叹,充分表达了徐汉洲人道主义情怀与质朴厚重的诗学观。诗人以“酒”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由于诗人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和主体表达的复杂性,并善于运用深层象征给自己的玄思赋形,所以读徐汉洲的诗需要沉静思考。这首诗的抒情主体比过去显得宽广深厚,抒发的感情复杂深沉,给人们凝重厚实和历史的穿透感与生命力的震撼感,从而带来诗歌意义的多向性、丰富性以及诗歌意境的深远性。徐汉洲的《我是一个需要喝点酒的人》充满哲学化的意味,他竭力追求智性与感性的融合,以一种冷峻的含蓄、高度的哲学思辨,思考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向读者呈现出他在诗中所积淀的“智性”书写,感情更为浓烈,更具感染力。



诗和酒的交融踏上的是一条还乡路。尼采的酒神精神也是要提倡一种“真”。提倡一种更原始、更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精神,它渊源于中国人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心念。因此在生命的反思与体验中,它不是向前以死作为生命的界定。而是折回头来走向人们所自来的生命的本真状态和自然的原始状态,徐汉洲的“酒诗”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心灵真实,回归本真的过程。其作为当代优秀诗人,他的诗学思想富含哲思,形式上是以诗化的语言来表述,他是一个充满哲学家气质的诗人,诗意的感怀渗入乡土叙事的肌理,即使时代的变迁使这种诗性的表现形式发生某种变化,但乡土的传统文化属性决定了其在文学创作中与现代性存有的距离感。整体面言,徐汉洲的“乡土诗”回归到本真的情感状态,对历史中存在的伪情、矫情诗歌状态进行了大胆的反拨,呈现出写实抒情的风格。如诗歌如诗歌《中秋帖》《五四年之一:暴雨》《五四年之二:暴晒》《爷爷的澡》《爷爷的蓝帽子》《爷爷的飞叉》《我出生前十个月的母亲》《挖镣的三爷》《听到故乡的老槐树开花》《奶奶的七月》《奶奶的九月》《奶奶养的月亮要回来了》《香喷喷的中秋》等。徐汉洲在这些诗歌里倾情描写了他所熟悉、爱的乡土社会,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乡”不再是传统狭隘意义上的与都市相对的乡村,而是与文明西化相对的“中国本土”的概念,这里既包括与“城”相对的“乡”,也包括与“乡”相对的“城”,这是一个总体的民族的范畴,徐汉洲以“知识分子”的立场叙写乡愁,带有明显的的感伤主义特质。


徐汉洲在岁月回首、家园回望中寄予沧桑悲凉的血亲指认和亲情体悟,回到本真的情感状态,在家园回望中进行血亲指认。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中国早期年代歌咏亲情的缺失,其不再相信外在权力话语关于国家预言的神话,转向歌咏艰难时日里相濡以沫的亲情,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面貌,移在纸上”。其主要抒发的对象集中在奶奶、爷爷、母亲、祖母、叔婶、三爷等,寄托着诗人对亲人绵绵的情感,而徐汉洲“乡土诗”的本质指向,是人类生命永恒的家园,是精神处于悬置状态的现代人类对劳动者与大自然的化合状态中呈现出的健康、朴素美德的追取,在诗歌《中秋帖》中:


一个陌生的人
捆绑着满腹经纶和陈腐
举着飘逸的华发问我
“今年是何年”“人们是否还长久”

今年是何年?
昨天刚下了初秋第一场雨
很突然。农家慌了手脚
抢收黄豆、稻谷、柴禾
把老水牛牵进草棚

家家户户已经不做月饼
闲置在墙上的印把子多少岁了?
“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
现在我们吃蛋黄酥、榴莲酥、溏心小月
我们不再对影沽酒
远行人已踏上回家路

挂灯笼。贴对联
把屋前屋后打扫干净
用古色古香的陶罐
接瓦垄上倾泻的雨水
隔壁的婶婆唱的歌谣很土
清澈的声音像从宋朝飘来

必须要一碗粉蒸肉
必须要一条红烧鲤鱼
必须要一只清炖全鸡
必须要一轮明月升起
把桌子擦洗得能照见月光
摆八把椅子,主座照常空着
爷爷看得见他的父亲在喝酒

“我死了,每年过中秋你们也要给我留座”
他的表情很严肃,不容置疑


这首诗有一种大气磅礴的笔力和想象力,诗人在举重若轻的诗意里完成了诗意的凝聚和提炼。表现出巨大的吸附力和超常的表现力,是其生命与历史文化的熔铸,在这首诗中,质朴与简捷是最突出的美学特征。诗行在一唱三叹的吟咏里,行行转折,以隐含、曲喻,讲求构图和简洁的语言,挖掘出“农家”苦涩而温馨的民族记忆。诗人吟咏了“黄豆”、“稻谷”、“沽酒”、“灯笼”、“对联”、“陶罐”等这样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物象使诗歌囊括力更大,张力与感染力也更强,加大了乡土诗的文化蕴涵。徐汉洲从惯常的农耕物象和植物里,特别是历史文化凝聚物里掘出深意,给人以温馨而略显苦涩的历史感。在这些诗中,徐汉洲不满足于表面的“诗意”书写,同时致力于建构带有地域特色的意象体系和创作谱系,以民俗文化、民间谣曲等形式来展现属于特定地域的文化积淀,使得乡土诗的地特域性得到了深层次、多角度的反映。把乡土放在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去打量,从而模糊古今之别,将思古之幽情与现实的哀恸之情熔铸在一起,进而有效地扩大诗的意蕴之美和张力之美。


徐汉洲乡土诗之所以取得读者认同,究其原因在于,首先徐汉洲完成了对宏大历史言说模式的疏离,由宏大的共名话语向个人话语过渡,进行了血亲指认和家园回望,吟咏艰难时世中患难与共的亲情,“奶奶”、“父亲”、“母亲”这样一些母题被争相歌哭。其次,徐汉洲立足地域,进行全方位的历史、文化、民俗抒写,在意象谱系的营构和创作领域的拓展上,加大了乡土诗的厚重。最后,徐汉洲立足风俗画面的营构,在审美追求和意境营造方面取得了乡土诗最具美学品位的实绩,他的诗歌抒写方法主要符合鲁迅所言的“隐现”的策略,不停留在简单层面,而是寄寓了人道主义的关怀,诗人不满足于抒写浮泛轻松的小调,歌咏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而是切入乡村的脉搏,歌哭乡人“对于运命的挣扎”,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关注现实、针砭时弊”的胆识和勇气。由此,徐汉洲的“乡土诗”从消散到投人、从疏离到参与一路走来,完成了自我救赎,在诗歌《魂兮归来》中:


屈子为何选择汨罗江
登上一艘乌篷船
为何高歌一曲
曲终,竹简散落江面
来年春天
江中楠竹挺拔
枝头挑着残雪

江山还在缓慢生长
一江春水继续向东流
龙舟还在
无数汉子年复一年
喊声震天
祭天祭地祭江水祭你
脸色红过挥舞的大旗

胜者凭江而悼
败者亦凭江而悼
艾叶从红酥手中跌落
黄藤酒有点药香
但压不住邪气
两岸的人气比阳光更热烈
放鞭炮放烟花
吃染了兰花鲜汁的粽子
一群戴着柳条帽的女孩
穿着栀子花青青的香

屈子,魂在哪里
找你于传说于逶迤
于五月初夏
于深不可测


屈原精神的阐释是愈久弥新的话题。屈原的一生,上下求索,孤独高洁,以死殉国,不愿妥协俗世独立的品格,正是他青年时代从政初期所歌颂的“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秉德无私”的橘树品格,屈原精神之“好修爱国”与我们民族深厚的儒家文化精神水乳交融。在始自汉代早期的历史观念中,屈原忠君爱国的“忠臣”形象是古代中国对屈原诠释的主流话语,“五四”以降,屈原向杰出文艺作者和独异个体的回归,屈原与国家的牵连逐步弱化。在这首诗中,徐汉洲关于屈原命题的书写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文化悲剧主义力量。其以疾呼的姿态在呐喊,似是在借古人不幸浇胸中之块垒,聊以慰藉内心的苦闷。周建忠在分析“屈原模式”时所论:漫长封闭的封建社会给后代文人提供了相类的生活环境、遭遇与价值取向、追求方式。历代文人是以政治仕途为生命第一要义的,所以他们既向往屈原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有屈原自负、失意、孤独、压抑的深切感受,从而身不由己地像滚雪球似的选择屈原的消释模式。通过周建忠的论述可以看出,《魂兮归来》是一首充满反讽意味并且带有解构意味的诗,诗人借屈原构筑的独特的隐喻系统和精神符号,藉此作自我灵魂的拷问、民族兴衰的沉思。徐汉洲在辽阔的时空中描写了“江山”“春水”“天地”“汉子”“龙舟”等意象,这些意象宽宏博大,徐汉洲对现实生活取的是“历史主义”的态度,带有时代的纵深感与历史感,以屈原“苦苦地呼喊”“魂在哪里”参加当下“艰苦光辉”的斗争,所以在徐汉洲的观念中,屈原早已不只是抒叙现实感受,也已不再是宣泄主观激情,而是屈原形象所象征的一整套身份认同生成的范式。在《屈原》的最后,徐汉洲以“找你于传说于逶迤/于五月初夏/于深不可测”来表明古典文化的本质缺陷,表达当下人文知识分子的困境;作者试图回归屈原、回归屈原精神、回归楚国文化、回归光辉灿烂的民族古典文化。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后,“朦胧诗”短暂的辉煌被“第三代诗人”声势浩大的杂语狂欢迅速冲淡。他们大声地喊出了“诗到语言为止”的革命性主张,以日常口语对文化传统进行“悬置”,“第三代诗人”以空前绝后的群众参与性、世俗性、随意性和狂欢性形成了一股反崇高、反圣化的文化潮流。在“第三代诗人”的人学观中,“人”的观念相较之前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集中表现为拒绝精英化、理想化、意识形态化的倾向,提倡口语化,诗中充斥反讽、调侃黑色幽默等诗学主张。这种规模化的先锋叙事激流勇进,直接导致传统的书写方式节节衰退,影响一众诗人的创作观念,由此大众写作者的价值立场、审美意识发生了深刻地分化,在大量的诗歌中,他们消解忧患意识,瓦解由个体信念支撑的精英文化秩序。在80年代的诗歌图示里,没有了过去和现在、真实和虚构、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断代的文学观念、虚无的诗歌精神、零度的写作情感,让诗人无法将当下与历史准确连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书写状态,诗歌精神日益萎靡不振,从而导致80年代末诗歌不断“边缘化”。“今天新诗的处境十分窘迫,一方面它无法汲取母语文化的传统诗歌艺术,一方面又不可能以外语文化的诗歌艺术传统取而代之,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在近百年的隔绝之后再一次打开汉诗艺术传统的大门,舍此我们的新诗将永远是一个流浪儿,一个寄生在他者文化外壳下的寄生蟹。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如何能长出硕果,如何能涌出汩汩泉水?”郑敏对中国新诗开创以来对传统的疏离、现代因子的追随等由此影响新诗发展做出了批评,引起诗坛内部广泛关注。


徐汉洲对中国汉语诗歌的传承,这种传承是源于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化素养、民族身份认同和严肃的写作观念以及诗歌艺术的崇高信仰。其立足传统,中西合璧,聚汇中西诗歌美学,将东方诗学之美与西方现代文化融于一炉,不露痕迹。徐汉州置身现代生活,横接两方,沐欧美神采,纵承楚骚,浸唐风宋韵,徐汉洲珍惜每次写作的“机会”,严肃的参与当下诗歌场域,诗歌中包含了对艺术和现实的双重使命,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徐汉洲诗歌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他以其深沉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特有的古典文化素养,对民族、世界,乃至自然万物的观照,以及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都显示出了他诗歌的一个高度。


同时徐汉洲是一个需要被发掘的诗人,他在日常的书写中对于当代人生存命运的关注,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纪录,甚至对哲学问题的终极思考,都反映着我们生存的时代的社会、思想、文化变迁。我们能够感觉到徐汉洲诗中隽永的诗美、沉静的诗意、丰富的诗味,究其原因,就是他能够将主观的思想与客观的现实对应物联系起来,将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象征意象联系起来,然后用玄学的语言进行转化与融通,使得诗思、诗意、诗味浑然一体,相融共生,实现了感性与智性的统一。与此同时,徐汉洲没有满足于做一个记录时代的诗人,而是承担起了一个诗歌创作者的原始使命,即在时代的表象中寻找历史文化的真理,而他对于日常美学的发掘,连接了现代人与历史的、哲学的、亘古不变的真理通道,从这一层面来讲,让徐汉洲的写作在反映时代的基础上,显现出了更为深刻的文化价值与文学史价值。


我期待徐汉州可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我也有理由相信徐汉州可以创作出更多时代精品。

       
      2022年12月30日作于北京昌平

【作者简介】贾赛赛,笔名木易。诗人、当代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传世图书策划出版中心总编辑、首席编审、《读后感》杂志常务副主编。

徐汉洲,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作家协会理事。2010年至今在《中国诗人》《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绿风》《湘江文艺》《山西文学》《黄河》《安徽文学》《延河》《芳草》《芒种》《长江丛刊》等三十余家杂志公开发表诗歌作品两百余首。


精彩导读:作家诗人名录第五版(最新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