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催眠疗法治疗一个焦虑症的案例,她能够正常学习而不再昏厥了

 三清心理感悟 2023-01-03 发布于广东

一个女大学生的准备考研,刚学习一个多月,焦虑症就复发,甚至一个星期发病两次,她很苦恼就来到这里咨询。

她说我高二下学期得病,后来经过吃药有所缓解,我上大学之后,我就没怎么努力学习。可是我觉得我要考研了,不能再往后推了。可是当我学习的时候,我的恐惧突然就增多了。我也看了很多心理学书,我也对我自己用暗示疗法。我每天重复的对自己说,我爱学习,我爱学习。可是结果还是这个样子,真是让我很困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一、严苛的妈妈,需要被关注和认可的孩子

妈妈是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格外的高,包括学习各个方面,需要从小就独立,不能依赖妈妈。妈妈把独立和依赖对立起来,认为依赖的孩子就不能独立,所以从小什么事情妈妈都是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在不能独立完成的年龄去独立做一件事情,对孩子来说当然就是焦虑或恐惧的。

严苛的妈妈给孩子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缺少被认可。所以这个女生从小到大就特别想希望别人能肯定自己,我希望别人肯定我,背后的含义就是我不肯定自己,甚至我也是批评自己的,我是不好的,我是自卑的,当然自己也就是不自信的。由妈妈否定自己,变成自己否定自己,她把外在的批评内化成自己对自己的批评。

我需要妈妈关注转化成我需要所有人关注,当咨询的时候,我试着引导她回到小时候,进入到一个场景,在一个广场上在那里很开心的玩儿,所有人都看着她,她就在那尽情的玩,然后人流慢慢散去,她还是玩的很开心。她说让所有人关注我,并不是那么好的事儿。所有人关注我,也代表着我要在乎所有人的眼光。这样我会很累,我就不能停下来,我也不能做自己。所以很多时候人在催眠中的体验,胜过一个人给她讲道理。她经验到了,感受到了,她内在的思想就自然变化了。

二、当一个人不再去证明自己的时候,一个人的焦虑自然就下来

抑郁的人活在过去,焦虑的人活在未来。焦虑的人总是为未来担心,实际上就是担心自己不行。掌控不了未来,所以才会焦虑。我怕我考不上研究生,然后就没有一个好工作,没有好的婚姻关系,未来就是一团糟的。我要让我的人生一点儿都没有错,因为什么都可以错,人生是不可以错的。

也就是说,不管在哪段学习和生活中都不允许自己出现错误,这是从防御角度说。从渴望的角度讲,人总是想变得更好,来证明自己更有价值,更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慢慢一个人就把学习和工作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自己累不累没关系,有多大压力没关系,饥一顿饱一顿没关系,憋点气,受点委屈没关系。总之我是不能烦学习,不能烦工作,而且我一定要热爱他们。

每年因为考学各种考试,都会有很多焦虑症患者,他们的压力就来自于我能不能考上,因为很多人已经考过一次,他们心理上的压力和学习上的压力同样大。有很多准备一年考试,临近考试的时候不考了,因为他承受不了再次考试失败的后果。因为他们把自己定位成我是优秀的人,我就得一次两次考上,如果他们把自己定位的低一点儿,我能考上就是我的幸运,我不能考上,我努力了也没有遗憾。

三、一个不敢上班儿,害怕同事看到自己的人,能够正常上班了

有一个女士,害怕上班,害怕见到同事。因为有一次她在单位突发焦虑症,突然昏过去了,从此就觉得自己很丢脸,觉得单位的人都看着自己,即使去单位上二楼上个厕所也不敢。咨询的时候,我说你最相信谁?她说我相信我妈妈,我一直很依赖我妈妈,我说现在开始闭上眼睛,想象妈妈就在你的身边。

她说有妈妈在身边,我就感觉到很温暖,想像妈妈陪着你走过黑黑的走廊,想想妈妈陪着你,在单位穿过每一个同事,每次上楼的时候让妈妈陪着你,和你一起去上厕所。你害怕的时候就抓住妈妈的手,你也可以和妈妈倾诉。你的妈妈就是你的力量,永远支持着你。你感觉到怎么样?你感没感受到力量?你现在是心安还是恐惧?

经过这两次催眠,她就不再恐惧了,她说小时候自己一害怕,妈妈就会过来安慰自己。现在可能单位工作比较忙,压力比较大,说不定自己想要妈妈安慰了。可是又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了,找妈妈要安慰,觉得不好意思。说不定我表面上是恐惧,内心深处是要安慰,要爱,要关心了。当我回家把我想说的和妈妈说了,我让妈妈别给我讲道理,只是安慰我几句,当妈妈按我说的做了之后,我那个恐惧的情绪就完全消失了。

咨询中案例都是不一样,有的人害怕妈妈,妈妈是自己焦虑恐惧的根源,有的是爸爸,有的是外婆,有的是祖母。有的表面上是我们恨的人,内心深处却是我们最爱的人。所以找到支持和帮助,就找到了力量,人也就得到了疗愈。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