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翠柏 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推荐人:胡阳新

 昵称15221501 2023-01-03 发布于湖北
此文要求发表在《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上    
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中  张翠柏  邮编:444300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靠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获取知识。
    一、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阅读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应与课堂教学衔接,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延伸和补充的作用,着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放开手脚,多启发,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学生一旦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即使在阅读时遇到些困难也会自然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当学生初步学习了课文之后,不急于分析课文,而是先唱了一段优美动听的童谣,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在悠扬的旋律中,学生体会到了童谣的特点,并且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语文学习目的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因此,教师必须下力气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以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
    教师还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麋鹿》一课,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一是学生对麋鹿不太熟悉;二是学生对麋鹿经历的传奇色彩不了解。所以我在讲读课文之前,让学生从网络上搜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学生要读的作品很多,让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有些不切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自学的方法,从而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1.粗读与精读相结合
    粗读,就是拿到一篇作品,要大致泛泛地读;精读,就是对作品中精彩段落读熟、读透,甚至背诵起来。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只要我们把精彩部分背诵起来,日积月累,口语能力和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
    2.怎样质疑和解疑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语文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在教学《夜晚的实验》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说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要紧的。
    四、拓展阅读空间,丰富思维结构性

        常听学生抱怨“我没有口才”。对于所谓“口才”,我的理解是口中有物,实为腹中有物,脑中有物。因此,要提升思维能力就需要不断扩大阅读面,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的汲取知识。
        知识是思维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知识的学习,能开阔视野,促使思维结构更新和丰富,促成思维方式的合理化、效率化和科学化。不同民族可能有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思维的成品。阅读能力与文化素养关系密切。对高中生来说,常常会遇到跨文化背景的阅读材料,要真正理解读物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在掌握文章结构的同时,还得多懂一些这些地域的风土人情、社交习俗、政治宗教、生活经验及科普知识等等,以便在阅读中排除歧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理解课文的能力不仅取决于读者的语言知识,还取决于他或她的一般常识,以及在阅读的思维过程中这些常识在多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在这个方面,我个人十分重视《语文读本》的补充作用,不论在正常教学进度内,还是寒暑假,我都会结合《读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评论,模仿,甚至背诵。此外,我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宗教文化的背景知识,增加阅读训练时注意选材的广泛性,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留心观察,广播、电视、电影也成为学生们学习的良好途径。通过扩大阅读,学生们吸取着知识,开拓了眼界,提升着能力,也丰富和发展着思维结构。
五、提倡阅读自主,张扬阅读个性。
        阅读“自主”意识实质上指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的主人意识。现代教育观念也一再强调要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教师以“引导”为主,“引”是方法,“导”是应采取的态度和过程;在学生方面,保护个性,释放个性,张扬个性是他们普遍心理,特别是现代中学生,他们渴望运用自已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来审视文学作品,从而表现自已的评价与思索。顺应这一心理和现实,鼓励阅读主体的个性张扬,阅读就会出“新”,作为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作品,而不是带着作品走向学生,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去研读课文,用自身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
        如在《雷雨》一课中往往容易给剧中的周朴园贴上“虚伪、凶狠、人格卑下,无任何仁义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的标签。我上该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观看课文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一段录相,然后出示一个讨论话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情?”组织学生争鸣,形成有价值的冲突,由于学生对该剧获得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竞相发言,纷纷从课文中找出能支撑自已观点的语段,有人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虚伪,有人认为是有真情的,甚至有人认为周朴园也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他赶走侍萍是由于社会及家庭的压力。尽管学生的看法显得幼稚甚至过火,但勿庸置疑,这种讨论和争辩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大有裨益。对同一人物有不同的看法即所谓的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仅在于学生生活体验不同,还因为许多文学作品存在着“空白”及“未定点”,这些“空白”及“未定点”,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学中,教师要慧眼独具地发现它们,并引发学生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相连接,阐发深意。
    总之,长期地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强化训练,阅读不同的文章,在阅读中不断使学生活跃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一定会得到有效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