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玉器

 睫毛上的风尘 2023-01-03 发布于江苏

岗上遗址位于山东滕州市东沙河镇陈岗村东部的河边高地之上,小漷河自南向北在遗址东部流过,又在遗址东北处折而向西。其东及东北部,隔小河与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徐时遗址及陈时遗址相邻,三者同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有可能属一个遗址。S343省道在遗址中南部东西向穿过。经初步调查,岗上遗址东西约500、南北约800米,总面积逾30万平方米。遗址保存情况较好,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因在20世纪70年代曾出土过大汶口文化“人面纹玉饰”而引人关注。2015年秋季,滕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破获岗上遗址文物盗掘案时,再次收缴大汶口文化玉器59件。其中铲、佩、双孔璧、镯各1件,三联璧、三牙璧各3件环、双联璧各10件,璧29件(玉器图片均自本书图版中节选)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综观这批玉器,虽然没有明确的地层关系和伴出器物,但周边地域出土的石、玉同类器可以为其年代确定提供比较可靠的佐证。例如,《胶县三里河》M113、M259的璇玑形玉环与本文中所介绍的三牙璧,无论是基本器形,还是琢制风格、细部特征等,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章丘焦家遗址征集的玉璧、玉环,《大汶口》M47、M78的石环、M49的玉环,邹县野店M62的石镯与M22的玉环、双联环、四联环,江苏新沂花厅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发掘出土的玉镯、玉环等,均与岗上这批玉器同类器基本相同或相似。上述遗址出土的玉、石器年代基本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因此可以确定,岗上这批玉器年代也均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

同时,笔者也注意到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及阜新胡头沟遗址红山文化的玉璧、环等与岗上遗址出土同类玉器非常相似,特别是胡头沟M3的三联璧与编号GS055的三联玉璧,无论器形,还是细部特征,均基本相同。这可能反映了红山文化对大汶口文化制玉技艺的影响和二者的文化交流关系。

前已述及,岗上遗址是一处面积较大、内涵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数十年来,滕州市博物馆曾陆续在该遗址征集到一批制作异常精良、明显具有礼仪性质的石钺、石铲、象牙雕筒等遗物,结合前述之大批玉器的发现,岗上遗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