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当年门市部

 东营微文化_ 2023-01-04 发布于山东

摄影丨旅途

童年时,心中有一个“圣地”——人民公社机关驻地。那儿是全公社政治、经济、文化、医疗、通信中心,就像北京天安门一般地存在于我的幼小心灵之中。
小时候,日子清苦贫穷,孩子们大多时候两手空空一贫如洗,每当我考试取得大进步或发生其他令人高兴的事时,母亲就会奖励个一两毛钱给我,这时心就会变得不安分起来,总想着去一趟公社的门市部,买支铅笔再买块大白兔奶糖把它消费出来,不然生怕把钱弄丢了似的,心里很不踏实,那种感觉至今还能感受到,可见当年门市部的吸引力是多么强大。
当年,门市部是全公社里最气派敞亮的建筑了,二十来间一大长排青砖灰瓦大高房,屋脊平缓,室内面积估计一千多平方米吧,中间门脸由三歇顶式女儿墙垒成,中间高,两边低,中间部位镂空镶嵌着一个凸出的红五角星,五角星两边三道杠闪耀着金光。就像当年播放战争题材电影片时,在开播前后都会有一颗红彤彤的五角星,放射着万道光芒,很是气派。两边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一类的毛主席语录。
里边一排长长的柜台,每组柜台都是用透明玻璃组装而成,里边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摆满各式小百货。从西往东分门别类,依次是文具柜组、五金柜组、厨具柜组、日用百货柜组、副食品柜组、鞋帽柜组、针织品柜组、布匹柜组等,花样繁多、物品齐全。柜台里边靠墙处的货架上摆放着未拆封的大宗商品,墙壁上商品彩色宣传画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贫穷限制了孩子们的欲望,一块大白兔奶糖就会让人幸福感爆棚,大半年甜蜜。
如今,老门市部建筑依然幸存,这也是老公社机关驻地仅存不多的老建筑之一。当年宽敞高大的建筑如今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已经变得残败不堪了。现今被五六家商户购买占用,里边一段段间隔开来,有卖农资化肥的,有卖电动车的,还有干电器焊割维修的。
印象最深的是中间一户干理发店兼卖日用百货的,这家还保留着当年老门市部遗风,里边专卖文革年代盛行的老物件。这个理发店也是当年老父亲健在时每月必去的地方。等到父亲行动不便时,每月我便开车陪父亲来此理发。在这个店里,我看到卖的龙头拐杖,通身刷着红色油漆,龙头口里含着一颗小宝珠,很是气派实用;父亲也很喜欢,我便买了两把。父亲视若珍宝,一把自用,一把赠给了我的老舅。
后来父亲日渐衰老,拐杖拄着有点沉,底部橡胶柱磨损严重,为了安全,我就又买了一把底部四个爪的不锈钢轻便拐杖,但是父亲依然深爱着我从门市部购买的那个老物件——红色龙头拐杖,直至去世。
作者简介:周洪民,笔名舟楫;中国作家网会员,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作协会员,垦利文艺编辑部编辑;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山东电视报东营周刊》、《红柳》等报刊杂志及“中国作家网”“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