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少年的滕王阁

 马尔的视觉 2023-01-04 发布于安徽



南昌这座城很有味道,不大不小、不紧不慢,像性子蔫蔫的那种读书人。

它古代名字叫“豫章”,历史够久远。能够标识这座历史名城的滕王阁犹在,只是老建筑早已被毁,现在的雄赳赳模样为新建,算是古典的赝品。

古代称二层以上建筑为“楼”,滕王阁的“阁”指城墙、城门上的楼。

眼前所见的滕王阁亦有所本,依据的是大建筑师梁思成亲手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梁先生是古建筑大师级的专家,他的图依照保存下来的宋代宫廷画绘制,那也是第六次修建滕王阁的大体样子了。

说来也奇,滕王阁仅在唐代就重修过五次,宋代一次,清代十三次。按梁先生的图修成,是其重建的第二十九次。

南昌城在,就得有滕王阁陪衬着,缺它不行。

   

背依省会城市的繁华,面前大江东去,滕王阁的气势自不待言;站在这里,人们多半会被千年以前一位才子登临于此的视觉、审美情绪所影响:“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文辞美过实景,文笔胜过画笔,尤其是青春少年荡漾于其中的意气风发,书写了中国文学史有唐一代开篇传奇之一。

他叫王勃,绛州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县。

旧唐书》这样描写王勃,说他“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杨炯在《王勃集序》里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古人名声的传播,很容易在传诵中不断夸大。我们今日看古人的逸闻轶事,真是要打折扣的。但这个王勃确属与众不同。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被授予朝散郎之职。

 这个时候的王勃,年岁才过十四,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为沛府修撰,十分爱惜他。当时诸王常以斗鸡为乐,王勃一时兴起,写了一篇《檄周王鸡》,因此罹祸。唐高宗看了非常生气,下令将王勃赶出沛王府。

王勃此次受打击,因《檄周王鸡》而触怒高宗只是由头,才高被嫉,叫人向皇帝打了小报告现在去想他那时的情状,定是锋芒毕露、才华逼人的那种,决不会相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样的老话。

中国社会“枪打出头鸟”的特征,早已成为民族劣根性之一。三国时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几句,似乎是专为王勃一类人的写照,后面是“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可惜在成长阶段,像王勃这样的才华激射的少年往往毫无觉悟,也算是自设了坎坷。

王勃被赶出沛王府后,便去游蜀,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文学史说这一段,常以“初唐四杰”概称之。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

咸亨二年(671年),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小小的参军之职。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

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何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遭难,还是因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恨。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构陷王勃,纯属诬陷。

这次蒙难,虽遇赦未丢掉性命,却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同时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 


王勃诗文俱佳,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独有的大气风格上功劳尤著。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

此事《唐摭言》所记最详。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应邀也参加了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他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他用意,都推辞不写,而王勃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就有些恼怒,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则沉吟不语;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句子,不得不叹服:“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者有些夸张,但王勃写下的《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这个故事更让人惊艳的还是王勃骄傲不逊、光明磊落的个性,众人皆醒,不惧独醉,一笔挥就,何等的气派!



滕王阁上有一篇近乎神话的图画故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至距南昌三四百里的地方,见一长者。长者道:明日重阳,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大宴宾客,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为这次盛会作序,即可名垂史册。勃笑曰:三四百里水路,如何能到?长者挥扇送风,船如箭,王勃回头,长者已不见。当晚便到南昌了。

这则神话,实在是要将文坛一篇佳作捧到天上去。

 王勃的序很有名,《滕王阁诗》也是佳篇: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因滕王阁而成为南昌的名人,而滕王阁则因王勃而成为名冠江南的历史名楼。

在我眼里,此阁便是王勃的滕王阁。我因他而来,因他而无限感慨。

作者相关文章

见闻:昆明湖里的“人间词话”

李清照是个贵族

一枚词魂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