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大家】曹明海:“凛冽的的天宇”与“青春的消息”——读鲁迅的散文《雪》

 博学而日参省 2023-01-04 发布于山东


“凛冽的的天宇”与“青春的消息”

——读鲁迅的散文《雪》

文/曹明海



名家简介

曹明海,男,1952年出生于山东沂水,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授予曹教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荣誉称号。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学科带头人、课程教学论博士点语文学科带头人、文学与语文教育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学)评审专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参与专家成员。担任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第二、三、四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山东分会理事长。兼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刊《语文教学通讯》的“封面人物”,《语文学习》《小学语文》等语文杂志“名家”、“名家讲堂”等专栏专家。

前言



摘 要:鲁迅的《雪》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的是美妙多姿的雪景,弹奏的却是那个特定的年代奋勇抗争的乐章。他所描绘的“江南”和“朔方”两幅雪景图,不是平板地描摹生活,而是张开想象的翅膀,由“朔方的雪花”联想到“暖国的雨”,由“雨”联想到“江南的雪”,由“雪”联想到山茶、梅花盛开的“雪野”,即是描写现实中的“朔方的雪”,想象也“飞腾”起来,神游宇宙。读来,引发我对当时现实的思考和审美的启示。

关键词:鲁迅的散文 凛冽的的天宇 青春的消息






鲁迅的《雪》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的是美妙多姿的雪景,弹奏的却是那个特定年代是奋勇抗争的乐章。它像一枝境界超然、风姿绰约的奇葩,撩人喜爱,又似一首脍炙人口的咏雪诗,耐人吟咏。这篇诗化散文,是鲁迅在二十年中期创作的。当时,鲁迅住在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在南方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北方反帝反封建的烈火已经燃起。虽然这时作者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有时还不免产生“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的孤独之感,但他的主导精神却是积极奋进的。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作者写了这篇借景抒情、寄寓着奋勇抗争精神的散文。

在品读欣赏这篇散文的过程中,其字里行间灵动的意象跳动着心灵的声息,引发我对当时现实的思考和审美的启示。作者描绘“江南”和“朔方”两幅雪景图,不是平板地一览无余地描摹生活,而是张开想象的翅膀,由“朔方的雪花”联想到“暖国的雨”,由“雨”联想到“江南的雪”,由“雪”联想到山茶、梅花盛开的“雪野”,由“雪野”联想到孩子们塑造雪罗汉的动人情景:即是描写现实中的“朔方的雪”,想象也“飞腾”起来,浮想联翩,神游宇宙。那么,作者何以要展开这样的联想?显然,读者应深层感悟他借以抒发的特定情感、寄托的深在思想,以及他所创造的雄浑壮丽的艺术境界。       

《雪》这篇散文,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充满着诗情画意,富有神韵妙境,读来使人不禁悠然神往,得到一种强烈的美的享受。

作品首先描绘的是江南雪景。但作者起笔别开生面,并不直接写“江南的雪”而是由远及近,运用衬托的手法,从侧面描写“暖国的雨,想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从而为写变幻多姿的“江南的雪”作了有力的反衬和铺垫。接着,作者才直接描绘“江南的雪”。着笔先用“滋润美艳之至”一语,对江南的雪加以赞美,从质和形上突现“江南的雪”的特点,又以“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的生动比喻加以描绘,不仅给人一种妩媚可爱的印象,而且“青春的消息”还给人以深刻的理性启示,显现出江南雪的美质。这是写景,但景中有情,表达了作者身处严寒冬天怀念和向往满含春意的江南故乡的深情。“江南的雪”在作者的笔下是如此的美丽,而那里的“雪野”,更是洋溢着生机盎然的春意,你看,作者对江南雪野的精彩描绘:“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雪野图。红、青、黄、绿四种色彩搭配在一起,涂在以洁白的雪为背景的原野上,是那么悦目,美观!然而,这仅仅是静态描写,更令人叫绝的是凭借想象所作的动态描写:“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这里绘声绘色地描画出一幅百花争妍,蝶舞蜂唱的雪野中的“春意图”。这幅图妖艳明丽,有动有静,动静相衬;有声有色,声色和谐,同作者身居军阀统治下的北京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照。这既表现出作者对光明的神往和憧憬,又说明“春天”的理想和“青春的消息”在鼓舞着他对反动势力进行抗争。

作者不仅对江南的雪景必怀挚情,而且更去爱生长在江南“雪地里”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了故乡儿童塑雪罗汉的动人情景:“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认真地塑着雪罗汉,“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是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聪明伶俐!这才是江南雪地里绽开的真正的“春花”呵!在孩子们的巧手打扮下,“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上小下大”,“很洁白,很明艳”,“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这美丽娇艳的雪罗汉,又是多么惟妙惟肖呵!作者把故乡儿童塑雪罗汉的故事写得这样美,一方面是寄寓自己的美好愿望,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意在同北方黑暗冷酷的现实相对比,对反动势力进行抨击。

江南雪景图是美不胜收的。那么,北方的雪景图是怎样的呢?接下去,作者转换笔墨,推出一幅更引人注目的“朔方雪景图”,冬天的北方虽然寒冷,但它是雄浑、宏伟、壮丽的。作者描绘了朔方的雪花特征:“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是坚硬的冰冷的雪花,与“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有着明显的不同。请看作者勾画的这幅绚烂、宏伟的“朔方雪景图”吧:“在晴天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起,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如果说“江南雪景图”给人一种柔美感,那么“朔方雪景图”则给人一种壮美感。这虽然不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的雪,却是为冲破严密的包围争取青春自由而奋力抗争的雪,江南雪重在表现作者的一种美好愿望,朔方雪则重在表现抗争奋击的战斗风貌。只要我们体味一下,就会感到朔方雪的形象是诗化的形象,交融着一种抗争进击精神。仿佛我们面前出现一位抗严寒战风雪的战士,是他的抗争激情在“灿灿地生光”是他的进击精神在“升腾地闪烁”!

作品最后启示我们,雪是“雨的精魂”,说明自由活泼的“雨”,虽然在严寒的压迫下变成了雪,但是“精魂”仍在,仍然保存着雨的活泼自由的精神,并且又以雪的姿态出现,顽强地战斗下去,把充满“严冬肃杀”的“旷野”和“天宇”闹它个地覆天翻,把“严寒”驱走,迎接江南的“春天”。

这篇散文,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托物言志,不论是对江南的雪景,还是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也不论对明艳剔透的雪罗汉,还是对朔方的如粉、如沙的雪花,作者都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予以形象的描绘,借雪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托形象来寄寓自己的深刻思想。正因为它不是一幅单纯的雪景图,而是以思想感情作灵魂,洋溢着奋进抗争的精神,所以才写出神韵妙境,别具风姿神采,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读着它,就觉得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鼓舞着我们,使人好像也要冲风冒雪“升腾”起来,同作者一起战胜那“凛冽的天宇”,去倾听那“青春的消息”。显示了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量。

显然,《雪》的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渗透在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作者描绘江南和朔方两幅雪景图,不是平板地一览无余地描摹生活,而是张开想象的翅膀,由“朔方的雪花”联想到“暖国的雨”,由“雨”联想到“江南的雪”,由“雪”联想到山茶、梅花盛开的“雪野”,由“雪野”联想到孩子们塑造雪罗汉的动人情景:即是描写现实中的“朔方的雪”,想象也“飞腾”起来,浮想联翩,神游宇宙。正由于作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极其丰富,所以才创造了雄浑壮丽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通过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既可以扩大和丰富《雪》这篇散文的内容,也可以使人更强烈地感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满足。

《雪》的浓郁的诗情、深邃的意境,还有赖于优美的语言得以表现。鲁迅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总是精粹简洁的,具有生活的鲜明色彩和动人的旋律。如作者写江南的雪景,语言华美,文采风流,柔美之中又不乏健美;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语言,朴素形象,欢快活泼,生活气息浓,虽然没有特别华丽的词藻或夸张的笔墨,但孩子们的鲜明个性,雪罗汉的幽默神态却跃然纸上;写北方雪景的语言,热烈、瑰丽,抒发了作者面对冷酷现实的战斗豪情。

【注】本文在本号首发,感谢曹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