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天都会上厕所。 然而,你关心过上厕所的姿势是否正确、是否养生吗? 在老中医看来,上厕所其实有很多讲究。 因为,蹲厕所,其实是一个养生健骨的良机。 老中医亲授 补肾强骨的如厕姿势 “咬牙切齿” 老中医传授的上厕所姿势,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咬牙切齿。 1、吸气,踮起脚后跟,前脚掌用力; 2、不说话,咬牙,咬住后面的大牙; 3、专心致志,不看书报。 老中医解析 如厕的时候,要吸气,千万不要吐气。 “气”也是一种能量,消耗多了,意味着生命衰竭,所谓“断气”就是如此。 如厕时,下面是“出”的,所以上面最好是“进”的,这样可以保持一个平衡。 脚后跟走的是膀胱经和肾经,如厕时,用到的就是这些经络。 踮起脚后跟,前脚掌用力,这样不仅仅可以补肾、壮阳、健骨,还可以防止前列腺炎。 上厕所时说话,是一种让肾气流失的行为。不仅不能说话,还要咬住牙,这样可以保持气机内收的状态,收敛住自己的肾气。 很多人有上厕所时看书看报的习惯,这是一个伤肾的行为。 
如厕时,是要把人体的主要精力用到大肠上,如果选择看书看报,人体本就不富饶的精气都会向眼睛和脑子聚集,不往下走,久而久之,不仅便秘,而且会伤肾伤骨。 这样上厕所,或许一次两次没什么变化,但是,凡事都有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精气神都提升了。 此外,虽说补肾看似只是男人的事情,其实女人也要注意,肾气实了,对延缓衰老、美容驻颜也是很有好处的。 因此,“咬牙切齿”之如厕姿势,男女皆适宜。 老中医传授: 如厕养生口诀 闭嘴吸气踮脚跟, 静咬后牙不分心。 专家解析 哪种如厕姿势更健康? 蹲着?坐着?蹲着更符合生理结构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养成了蹲式如厕的习惯,而且,从生理结构来说,蹲式更符合生理结构,也会最顺畅。 
人体有一根U型耻骨直肠肌,它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绕一圈,连接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这就是肛肠角。 人在一般坐姿中,肛肠角大约是80°—90°,而采取蹲姿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从理论上讲,肛肠角越大,直肠越直,如厕就越顺畅。 坐着能减少腿部压力 采用坐姿如厕,人体肛肠角没有多大改变。 但是,相对于蹲姿,坐姿更适合膝盖疼痛、腿部脆弱的人群。 
对于体力相对较弱的中老年人,采用蹲姿会使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这一类人更加适合坐姿。 静脉曲张患者,坐式比蹲式对腿部的压力减少,也更适合坐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坐着如厕,因为没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腹部用力会更多,耗时会更长,但是尽量不要看书看报,以免堵塞精气,引起便秘、伤骨伤肾。 专家指出:随着气温下降,中老年人预防关节炎的侵袭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关节炎患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关彤副教授建议通过食疗来调理,最值得推荐的驱寒补气血经典名方是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两千多年中医名方 让关节炎患者顺利过冬 
风湿性关节炎往往与雨天、潮湿天气有关,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患者长时间患病,久病必虚,因此在后期大多数患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的表现,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补益气血、肝肾的食疗方,如当归羊肉汤。 
取自《金匮要略》,是一道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医名方,由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驱寒补血,效、味俱佳。 这也是中医风湿科医师常常推荐给这类病人的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驱寒补血 当归,这味中药,可以直接补血。 生姜,可以温胃散寒,恢复脾胃功能。 羊肉,温中补虚,老少皆宜。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主要材料是羊肉、生姜、当归三味。其中,当归是常用的补血药材,有活血养血补血的作用,生姜则能解表发汗、温中散寒,前两者配以温补的羊肉,可起到驱寒温中补气血的作用。 这道药膳特别适合: 体质虚寒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病人 怕冷的贫血患者 产后气血两亏的女性身体的恢复 冬季第一大补: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做法 
材料:当归20~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适量调料。 制作: 
1羊肉洗净后入锅急火烧开后,立即捞出,洗清血沫。切块备用。2生姜切薄片,当归洗净后用纱布捆好,一齐放入砂锅中。 
3加水后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一个半到两小时左右,直至羊肉熟烂为止。4取出当归和姜片,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即可喝汤吃肉。 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吃一次。 中医提醒 这道药膳的功效和味道跟所选材料的比例密切相关。如果当归和生姜的用量多,功效可能更明显,但药味更浓,作为日常食疗的汤剂难被一般人接受。 因此,建议咨询医生,根据辅助治疗的目的适当调整选用材料(主要是当归和生姜)的用量,比如作为虚寒体质调理的药膳时,用当归20克,生姜45克,羊肉500克比较合适。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定期服用才更有效。 湿冷的天气,您的关节还好吗?无论有没有关节炎,中老年朋友都需要喝一碗当归生姜羊肉汤来保护好关节,调节虚寒的体质~ 5个小动作 补肾又强骨! !1随意玩玩手指 
食指尖端靠大拇指的指甲旁,便是商阳穴。 传统中医认为,刺激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补肾强骨之效,还可延缓生理衰老。 具体做法 在乘公共汽车时,用食指钩住车内的扶手或吊环; 在闲暇时,两手食指相钩反复牵拉; 利用伞柄等按摩食指。 2没事摸摸小腹 
肚脐下3寸,就是关元穴所在之处。 关元穴,属于沿头面正中贯穿胸腹的任脉。所谓“任脉”,是指不论男女都与其生殖系统有密切关系的一支经脉,任脉上有不少具有强精壮阳、补肾强骨效果的穴位。 具体做法 自我按摩时,首先可以将关元穴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到5分钟。 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当然,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艾条灸关元,每次10分钟左右,有很好的强精壮骨作用。 3经常踮踮脚尖 男人多踮踮脚尖,有助于益肾壮阳,特别是在小便时;女性多踮踮脚尖,有利于补肾强骨。 具体做法 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放松。 养生专家称,若能在一天内做上五六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常年坚持便能达到很好的益肾作用。 若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小便时踮脚会有有尿畅之感。 另外,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1小时左右做1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 对于老年人而言,则应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稳而摔倒;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不适宜做。 4如厕时不要讲话 如厕时不要说话。为什么?下边泄上边也泄,那就完了。 不玩手机,还要咬牙。为什么要咬牙?也是为了固肾气。 具体做法 咬牙怎么咬?道家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肾齿两枚如咬物”,“如”就是好像,但是并没有。 所以,上下牙其实根本没有咬上。就好像上下牙中间有两枚枣核一样,虚拟的枣核,你只是使劲地去咬那个虚拟的枣核,而不是真正的咬牙。 感觉就是你没咬上,后面还在使劲,好像有两个枣核一样。 实际上,这就是保持气机内收的一个状态,收敛住自己的肾气,让它不外泄。 5按摩腰眼穴 
肾虚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酸腰痛,有一个方法很管用——揉腰眼穴。 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中年人经常搓腰眼,到了老年可保持腰背挺直,还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 按摩腰部,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可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病也有一定疗效。 具体做法 腰眼穴位置: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中。 抽筋 抽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是会出现的。 夜间抽筋最常发生,让人疼痛难忍,患处僵硬,影响睡眠。 现在让骨科医生告诉您抽筋的原因和自救方法吧。 
抽筋的自救方法立刻脚着地 抽筋多发生在夜晚睡觉时,一旦发生抽筋,不妨马上下床,脚跟着地站一会儿,或平躺时脚跟抵住墙壁。 扳扳腿 如果是小腿抽筋,就将小腿扳向自己身体心脏位置的方向,小心地以踝部进行绕圈运动,也可减轻症状。 按摩、热敷 轻轻按摩抽筋的部位可减缓不适。如果抽筋太久造成局部肌肉的酸痛,也可以选择热敷或是泡热水。 抽筋的穴位按摩法按揉委中穴 
将健侧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活血消肿、通络止痛。 按揉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揉足三里穴 
将健侧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按揉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通经络、缓痉止痛。 掐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合按昆仑穴、太溪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太溪穴和昆仑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功效:调和气血、消肿止痛。 抽筋原因 抽筋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防治抽筋,还得从根抓起,找到原因。 1血流因素 对于腿部静脉曲张或深部静脉血栓的患者,若睡觉时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腿部静脉受压,回流受阻,造成血流淤滞,当血液淤滞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引起腿部肌肉的痉挛。 2低钙血症 当体内发生低血钙时,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阈值降低,低于正常情况下的刺激强度即能使神经肌肉兴奋,因而极易产生异常的收缩,引起小腿抽筋。这种情况多见于缺钙的孕妇和老年人。 3疲劳 白天腿部的运动量过大或用力过度而造成疲劳,夜间肌肉紧张的状态未得到改善,过多的代谢产物未能及时代谢掉,其产生的刺激可以引起小腿抽筋。 4睡眠姿势 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5寒冷 夜间睡眠时,脚和腿部受凉可以引起腿部肌肉痉挛。 据研究资料显示,墙壁的温度和室温可以相差3℃—8℃,如果中间没有20厘米以上的距离,或者没有木质材料等的阻隔,墙壁的寒气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极可能诱发一些寒症如关节炎、风湿、类风湿等 
防关节炎:床和墙一定要隔凉 专家指出,人体如果长期受风、寒、潮影响的话,极可能诱发一些寒症,如关节炎、风湿、类风湿等,女性还可能导致痛经,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消化道疾病的发作。 床具靠墙放,还有另外的隐患:如果墙壁另一边是邻居家,他们又在墙壁背后放置了电视或者电脑,就要遭受辐射的风险。因为,电视机或电脑以背后的辐射最强。据有关研究人员测试,显像管电视后面的辐射非常强,隔着10厘米厚的墙壁还有0.9μT,大大超过安全范围。所以,床具最佳的摆放位置应是床头不要靠和邻居相隔的墙壁,距离周围的墙尽量保持20厘米以上。 
女性要提早预防关节炎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直接导致女性心理压力过大,已经使一些女性提早出现隐性更年期的症状。 据专家介绍,前些年我国妇女的更年期在50岁左右,但近年来,卵巢早衰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不到30岁的女性的卵巢功能已开始下降,尤其是年轻的母亲表现得非常明显。卵巢早衰除与初产、哺乳时间太短或完全人工喂养婴儿等有关外,白领女性工作压力太大也是主要原因。 专家指出,人们很容易将更年期关节炎误以为是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这是因为,妇女到了45~50岁,卵巢机能逐渐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出现一系列症状,其中关节痛尤为突出,以腕、手指、肘和踝等关节受累最多。 如果女性有更年期关节炎,除了应用药物治疗外,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加强关节肌肉。如太极拳、散步等,有利于关节得到较多的营养,韧带、肌肉能维持一定的韧性、弹性,防止骨骼及关节发生退行性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