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的人得了外感病怎么办?后遗问题有哪些?

 中医知识圈 2023-01-04 发布于山东

【本篇是:中医彭鑫博士讲解《中医调治外感病》系列课程第三讲。(更多精彩内容见下期持续更新……)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课程主标题是:湿气重的人得了外感病怎么办?后遗问题有哪些?

副标题是: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第三讲)——辨证经验分享:寒湿外感证

特别说明:本文的内容主要供广大中医专业人士临床参考。文中提到的方、药及其他各种治疗方法,非专业人士切不可盲目使用,需要在专业中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方为稳妥。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跟大家分享了 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第一讲)——辨证经验分享:风寒、风热(点击可以看) 及 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第二讲)——辨证经验分享:气虚外感证(点击可以看) 的内容,重点讲了外感病的“风寒外感证”、“风热外感证”及“气虚外感证”这三个证,在本期,继续跟大家分享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的思路与我个人的经验,今天讲第四个证——“寒湿外感证”。

四、寒湿外感证

中医辨治外感病的三个要素:病因、体质、基础病。

公式就是:病因+体质+基础病=证

一般来讲,素体湿气较重的人,感于风寒之邪,则寒湿相合,化为寒湿外感证。

主要表现:发热,恶寒,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头闷,鼻塞声重、咳嗽气实、胸闷憋气,浑身酸沉疼痛,乏力身重、纳差不饥、呕恶吐泻,舌苔白腻,脉浮。

其中湿邪的表现为:头闷、身重、浑身酸沉、纳差不饥、呕恶吐泻,舌苔白腻。

病机概要:风寒外袭,湿邪束表

治则治法:疏风散寒,解表化湿

对证方药:以 十神汤 为主,(根据临床情况加减化裁)

方药组成:十神汤方:川芎5克,麻黄5克,葛根5克,紫苏叶5克,赤芍5克,升麻5克,白芷5克,炙甘草5克,陈皮5克,香附5克。

(以上药方的组成和剂量主要依据为孙思邈《千金翼方》,十味药各一钱半,中医专业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变化)

方义分析:

十神汤出自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谓此方“治伤寒,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皆治之。”本方由川芎、麻黄、葛根、紫苏叶……等十味药组成,其效如神,故名“十神汤”。古代多部医书如《千金翼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心法要诀》等皆记载十神汤是一首治疫名方,近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亦用本方治疗寒疫。

如前文所提到的,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记载十神汤主治“伤寒”“瘟疫”的“两感风寒”之病证,病机在于外感风寒湿。手太阴肺经为风寒湿所闭,则见憎寒发热、鼻塞声重、咳嗽气实、胸闷憋气;足太阴脾经为风寒湿所困,则见身重疼痛,肌肉酸沉,纳差不饥、乏力身重、呕恶吐泻。方中麻黄辛苦温,散寒宣肺,发汗解表,其力雄厚,故为君药。(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紫苏叶辛温,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以助君药;白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升麻、葛根升散解肌;陈皮、香附行气健脾而宽中调胃,合并紫苏叶、白芷以理气化湿;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共为臣药。反佐以赤芍,凉血活血,敛阴益营,既清气郁所化之热,又防前药辛燥发散太过。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以安脾胃。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寒,解表化湿之功。[1]

鉴别应用:

十神汤和藿香正气散鉴别应用:二者皆有解表化湿之功,被历代医家推荐为治疗寒湿外感证的重要方剂。二者虽皆含有白芷、紫苏叶、陈皮、炙甘草,但十神汤以辛苦温的麻黄为君药,佐以葛根、升麻、川芎等药,侧重于疏风散寒,解表化湿,重在“表”,主要针对外感风寒湿之病证;藿香正气散则以辛温芳香的藿香为君药,佐以半夏、白术、厚朴等药,侧重于辟秽化湿、和中止呕,主要针对呕恶吐泻、脘腹痞胀等外寒内湿之病证,侧重于健脾化湿,和中辟秽,重在“里”。二者的立法和侧重点有所差别,临床还需鉴别使用。

加减变化:

若恶心胃胀,气逆胸闷症状较重,说明湿困中焦,加入苍术5克,厚朴5克,以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若口苦咽干,寒热往来,则说明邪入少阳,枢机不利,加入柴胡9克,黄芩6克,以调和表里、和解少阳。

若头身困重,项背僵硬,浑身疼痛明显,则说明湿邪较重,加入羌活6克,独活6克,以散风胜湿。

若咳嗽重者,说明肺气不利,加杏仁9克、白前9克以宣肺降气,止咳化痰;

若口苦口干,口渴欲饮,舌苔黄腻,则说明有湿郁化热之倾向,加黄芩6克、 连翘6克,黄芩清肺火,连翘清上中下三焦之火,解十二经之郁火,而且可以利尿通淋,清火的同时能散能行,与前温药相合,不伤脾胃。

彭博士个人经验分享:

(1)寒湿外感证简单总结

近期外感中,这一类寒湿外感的患者的主要病机为“两感风寒”,出现两组症状,一组是肺卫表寒的症状,即手太阴肺经为寒湿所闭,则见憎寒发热、鼻塞声重、咳嗽气实、头痛头闷、胸闷憋气;另一组是太阴寒湿(脾胃寒湿)的症状,足太阴脾经为风寒湿所困,脾主肌肉,则见浑身酸沉疼痛,乏力身重、纳差不饥、腹痛胀满,呕恶吐泻。十神汤可疏风散寒,解表化湿,一方面宣肺以散寒湿,一方面健脾以化寒湿,正对“寒湿疫”及普通感冒寒湿外感之证。但外感风热及阴虚燥热者不宜使用。

(2)寒湿外感证康复后的后遗问题及调养建议

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寒湿外感证的这一类患者,外感康复后,后续可能会有湿邪缠绵,余邪未尽的表现,如乏力、身体困重,纳差不饥,恶心呕吐,胃脘胀满、腹胀排气,腹痛腹泻,舌苔白而厚腻,舌边有齿痕等后续遗留问题。以上都是湿邪困脾,余邪未尽的表现。(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因此,寒湿外感患者有此类问题者,在康复后,也需要健脾化湿,祛除湿邪,根据体质有针对性的进行养生。

如在康复期间,饮食尤为重要,建议不吃辛辣,生冷,甜腻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温暖,有营养,容易消化最重要,不要再给脾胃增加负担为要点。艾灸可以选用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运动不宜过量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