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第一讲)——辨证经验分享:风寒、风热(附语音)

 灵翼小妖 2023-01-02 发布于辽宁

【本篇是:中医彭鑫博士讲解《中医调治外感病》系列课程之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课程是:《中医调治外感病》系列课程的第一讲:辨证经验分享:风寒、风热。

特别说明:本文的内容主要供广大中医专业医师临床参考。文中提到的方、药及其他各种治疗方法,非专业人士切不可自行盲目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从病因学的角度,中医把病大致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主要指外感六淫及疠气所导致疾病,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记载中,又称作“瘟疫”、“疫毒”、“疫病”、“异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内伤”主要包括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引发的内脏疾病(本文对“内伤”病在此不详细介绍)。

近期受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本次主要讲解中医治疗外感疾病的传统思路和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同样都是感冒,同样都是外感病,每个人情况不同,有人发热很高,有人就是低烧;有人浑身疼痛不咳嗽,有人咳嗽身体不疼;有人咽喉疼痛,有人嗓子没事;有人怕冷,有人怕热;有人腹泻、有人心慌;有人舌苔黄腻,有人舌苔白润;有人脉浮而数,有人脉浮紧……各种表现完全不同,甚至同样一家人得了感冒,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症状不一样,这在中医学看来,是因为他们体质不同,因此同样都得了外感病后的“证”不一样,有的人是“风寒证”、有的人是“风热证”,还有“气虚外感证”、“寒湿外感证”,同时,同样的“风寒证”,还有兼湿、兼虚等不同的兼证,所以,在调治疾病时,中医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辨证论治”。

所谓“辨证论治”,即根据病人的发病原因、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结合中医理论,全面分析、作出判断,辨别出患者是一种什么“证”,这就叫做“辨证”;然后针对这种“证”,再进行遣方用药而进行治疗,这叫做“论治”。

因此,中医的精髓在于调治的“病的人”,即通过“辨证论治”,帮助患者恢复正气,驱除邪气。(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如外感病,针对风寒证进行祛风散寒,针对风热证进行疏风清热,针对气虚外感证进行扶正驱邪,针对寒湿外感证进行散寒化湿,总之使身体的气血阴阳恢复平衡,身体疾病祛除而康复。

因此,中医治病一定要遵从“辨证论治”的原则,正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对证用方才行,在此提醒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即含有中药成分的冲剂、颗粒、胶囊、口服液等)时,一定要阅读药品说明,看清楚此药的功能、主治,弄清楚其对应的是什么证,对于外感病,至少我们要分清这个药对应治疗的是寒证还是热证,分清楚是疏风散寒,还是疏风清热,有针对性的服药方为稳妥。

《黄帝内经》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外感病中,阴阳主要就是指的分清楚是寒证还是热证,这一点尤为重要。

中医调治外感病,根据患者情况,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的证,分别是:风寒外感证、风热外感证、气虚外感证、寒湿外感证四大类,下面一一分述:

一、风寒外感证

主要表现:恶寒(怕冷)比较重,发热,出汗或无汗,头项强痛,骨节肌肉酸疼,鼻塞声重,或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色白质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病机概要:风寒外束,肺气不宣。

治法治则: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对证方药:以 桂枝汤 为主方。(根据临床情况加减化裁)

方药组成:桂枝汤方:桂枝9克,白芍药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掰开)12枚。[1]

(以上药方的组成和剂量主要依据为《中医方剂学》及《伤寒论讲义》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统编教材,中医专业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变化)

方义分析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经方,方中桂枝辛温解表,兼能通经络,用之以解肌祛风,为君药;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为臣药。两药等量配伍,以达调和营卫之功。生姜辛散止呕,且助桂枝散表邪;大枣味甘性平,益气健脾,兼助芍药益阴和营;炙甘草调和诸药,与桂枝则辛甘化阳以散寒,与芍药相合则酸甘化阴以益营,为佐使之药。(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方此方虽小,仅有五味,然配伍严谨,辛散中兼有收敛,解表时又护脾胃,扶正与驱邪兼顾,阳气与阴津并调。清代名医柯琴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加减变化:

若无汗而脉浮紧者,加麻黄6克,以发汗解表,发汗后即停用麻黄。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中麻黄使用要慎重,尤其是在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失眠、心律失常、咽喉干燥、体虚汗出、阴虚、盗汗、出血等基础病情况不宜使用麻黄。

若项背僵硬疼痛者,加葛根12克以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若头痛如裹,浑身酸沉,则可能兼有湿邪,可酌加羌活9克、苍术9克。平素体湿之人外感风寒证往往兼有湿邪,但此处是以风寒外感为主兼有湿邪,后面会专门讲“寒湿外感证”的专方“十神汤”。

若头身痛明显,则为寒湿凝经脉,可酌加羌活9克、川芎9克。羌活祛湿,川芎古人云“头痛不离川芎”可作参考。

若咽痛明显,可酌加桔梗9克。张仲景用“桔梗汤”治疗咽痛,可作参考。

若素有咳喘,有感风寒后,咳喘明显者,可酌加杏仁9克、厚朴9克。经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义可做为参考。

若兼有肺热,可酌加生石膏10—20克。张锡纯善用“生石膏”治疗外感病,认为石膏清肺热同时不失辛散之性,但用时一定要辨证准确。

彭鑫博士经验分享:

(1)近期外感病中,这一类风寒外感证的患者一般平素体格比较健康,或是偏寒性的体质,得风寒外感证后的特点是:发热体温比较高,怕冷明显,头项强痛,浑身关节肌肉疼痛、鼻塞声重,流清涕,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2)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教给我们服药后的一个注意事项,“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喝药之后过一会,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汗,可以能喝一小碗(大概200毫升)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温养中焦脾胃,以助药力散寒,此时盖好被子捂一会,全身微微出汗,这样能够排出寒邪,但不能大汗淋漓,大汗则耗气且伤阴液。药后喝热稀粥以助发汗,是张仲景应用桂枝汤的经验,古人说此法“既滋汗源,又防伤正”,非常值得参考。

(3)治疗期间饮食要温暖,清淡,有营养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大鱼大肉、甜腻等食物,以免增加损伤脾胃而影响病愈。

(4)治疗期间要保好暖,尤其是出汗后千万不能受风受寒,避免再次受寒而出现病情反复。

(5)一般风寒证病情来的急,好的也相对比较快,除非素体虚弱或湿气较重,一般病程比较短,对证治疗后大多数3天以内就能退烧,外感的症状就会逐渐消退,恢复后身体可能会遗留疲乏无力,头痛、身痛、腹痛、便溏等阳气不足、脾胃虚寒的症状,需要进一步调养恢复。

二、风热外感证

主要表现:发热较重,恶寒(怕冷)较轻,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喉干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机概要:风热犯表,肺失清肃。

治则治法:辛凉解表。

对证方药:以 银翘散 为主方。(根据临床情况加减化裁)

方药组成:银翘散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荆芥穗6克,淡豆豉5克,薄荷6克,桔梗6克,牛蒡子6克,竹叶4克,生甘草5克[1]

(以上药方的组成和剂量主要依据为《中医方剂学》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统编教材,中医专业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变化)

方义分析:

《温病条辨》谓本方可治“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适用于温病初起之风热表证。其组方谨遵《黄帝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轻宣、清热解毒、透表散邪,共为君药;薄荷辛凉透表、疏散风热,牛蒡子辛苦而寒、清热利咽,共为臣药;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共为佐药;竹叶、芦根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桔梗、甘草宣肺清热、止咳利咽,为使药。吴瑭谓“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清以去实之能。”诸药相合,共成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之功。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咽痒、干咳、口渴、舌边尖红、脉浮数为要点[2]

加减变化:

若肺热明显,可酌加生石膏10—20克。

若口苦咽干,寒热往来,可酌加柴胡9克、黄芩9克。

若咽痛明显,可酌加射干9克,桔梗9克。

若咳嗽有痰,可酌加枇杷叶9g、浙贝9g。

彭鑫博士经验分享:

(1)近期外感中,这一类风热外感证的患者属于症状相对比较轻的一类,一般是素体偏热的体质的人容易得,其主要特点是:发热、怕冷较轻、咽痛、咽痒、干咳、口渴、舌边尖红、脉浮而数。这说明风热上扰肺卫,并没有向更深处传变。

(2)饮食注意同以上风寒证,唯一不同的是风热外感证服药后一般不需要喝热稀粥以助发汗。

(3)一般单纯的风热证病情相对来说较轻,一般病程比较短,对证治疗后大多数3天以内就能退烧,外感的症状就会逐渐消退,恢复后身体可能会遗留干咳、咽痒、咽痛,口干喜饮等后续肺阴不足,咽喉不利的症状,需要进一步调养恢复。

本文重点总结:

风寒与风热的鉴别:相同之处:

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

不同之处:

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恶寒轻,发热重,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经验分享:

我以前经常在讲解《黄帝内经》的课程中反复强调,病人不是照着课本写的去得病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所讲的风寒、风热证的辨证,真正的临床中跟课本所讲的纯风寒证和纯风热证完全一致的病例往往比例不是很高,患者的情况通常都是比较复杂多样的。

比如风寒中夹杂着湿邪,风热中夹杂着气虚阴虚,风寒证兼有气虚的体质,风热证兼有湿热体质,甚至是风寒证兼有肺火,所谓“寒包火”,风热证兼有虚寒,所谓“上热下寒”(上面发烧、头痛咽痛,但脚还特别凉,还容易腹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中老年患者的基础病需要兼顾。

临床中要遵从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根据患者的情况辨证论治,在条件允许(有时间有精力详细辨证)的情况下,药方也要根据患者体质和基础病进行加减化裁的。

特别说明:本文的内容主要供广大中医专业人士临床参考。文中提到的方、药及其他各种治疗方法,非专业人士切不可盲目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方为稳妥。

时间关系,今天的课就分享到这里,在后续期的课程里,我逐步跟大家分享《中医调治外感病》气虚证、寒湿证如何辨证的经验,以及康复期后遗问题:如神疲乏力、咳嗽咽痛、心慌气短、腹痛腹泻、精力不足、反复易感等问题等如何调养的方法,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逐一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

我是中医彭鑫博士,我们下一期再见!(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0,28

[2] 彭鑫,胡镜清,王宁.抗疫古方今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30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