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导读(三十三)——《内篇 · 大宗师》1.6-5

 叶落无痕73 2023-01-04 发布于吉林

内篇·大宗师-5

【原文】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yù)语曰:“孰能(xiāng)相与于无(xiāng)相与,(xiāng)相(wéi)为于无(xiāng)相(wéi)为;孰能登天游雾,(náo)挠挑无极,(xiāng)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三人(xiāng)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xiāng)相与友。

莫然有(jiān)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xiāng)相(hè)和而歌曰:“(jiē)嗟来桑户乎!(jiē)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yī)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

二人(xiāng)相视而笑曰:“是(wū)恶知礼意!”


【注释】

(1)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皆为庄子虚构的人物。

(2)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高蹈绝尘,超然世外,游于太虚,相忘有生,与道游于无穷之境。挠挑,循环升登。无极,指没有穷尽的太空。

(3)莫然有间:他们淡漠相交不久。莫然,淡漠无心的样子。有间,顷刻之间。

(4)侍事:指帮助处理丧事。

(5)嗟来:犹“嗟乎”,招魂的叹词。来,语气助词。

(6)而:通“尔”,你。

(7)反其真:返归大道,指死亡。真,本真。

(8)猗:句尾助词,表感叹语气。

(9)趋:急步走。

(10)临尸:对着尸体。

(11)二人:指孟子反、子琴张。

【译文】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在一起谈论:“谁能够在无心之中相互交往,在无迹之中相互帮助呢?谁能登上高天在云雾中驰骋遨游,在无穷的太空中自由徘徊,忘掉自己的存在,也不去考虑生命的终结和穷尽?”

三人会心地相视而笑,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背。于是他们就相互结交为朋友。

没过多久,子桑户死了,还没有埋葬。孔子听到了噩耗,便派子贡前去吊唁并帮助料理丧事。子琴张和孟子反却一个在编撰词曲,一个在弹琴,相互应和着歌唱:“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经返归本真,而我们尚且为人啊!”子贡听了快步走到近前说:“我冒昧地请教,对着死人的尸体唱歌,这合乎礼仪吗?”

二人相视而笑,说:“这种人怎么会懂得'礼’的真正含义!”

【赏析】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的交友之道也许才是真正志趣相投,不掺杂功利目的的君子之交。

【原文】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yé)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hái)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彼何人者(yé)邪?”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xiāng)相及,而丘使(rǔ)女往吊之,丘则陋矣!彼方且与造物者(wéi)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wéi)为附(zhuì)赘(xuán)县(yóu)疣,以死(wéi)为决(huàn)𤴯溃(yōng)痈。(fú)夫若然者,又(wū)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ní)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wéi)为之业。彼又恶能(kuì)愦愦然(wéi)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


【注释】

(1)修行无有:培养自己的德行,信仰、实践虚无之道。

(2)外其形骸:把他们的身体置之度外。

(3)命:名,称述。

(4)游方之外:超脱于现实世界,即所谓出世。方,方域;指人类生活的空间。

(5)游方之内:所谓入世。

(6)女:通“汝”,你。

(7)陋:浅薄,鄙陋,见识不广。

(8)为人:为偶,结为朋友。

(9)一气:元气。

(10)附赘:附生在人身的肉瘤。附,附生。赘,肉瘤。

(11)县疣:长在身上的毒疮。县,通“悬”,悬生。疣,瘤疖。

(12)决、𤴯、溃、痈:都是毒疮之类。

(13)假:凭借。

(14)倪:边际,尽头。

(15)芒然:即“茫然”,无所系累的样子。

(16)彷徨:与“逍遥”同义,自得逸乐的意思。

(17)尘垢之外:世外,即无为寂寞之乡。尘垢,现实世界,指尘世。

(18)无为之业:清静无为的事业。

(19)愦愦然:糊涂、烦乱的样子。

(20)世俗之礼:指儒家的礼。

(21)观:显示。

【译文】

子贡回来后,把所见所闻告诉给孔子,说:“他们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不看重德行的修养,而把形骸置之度外,对着尸体歌唱,全无哀戚之色,没有什么语言可以称述他们。他们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他们,是摆脱礼仪约束、逍遥于人世之外的人;我孔丘,只是生活在世俗环境中的人。世俗之外的人和世俗之内的人彼此互不相干。可是我却让你前去吊唁,我实在是浅薄啊!他们正在与造物主结为伴侣,而逍遥悠游于天地的浑元之气(大道)。他们把人的生命看作像赘瘤一样多余,他们把人的死亡看作像皮肤上脓疮的溃破。像这样的人,又怎么会顾及生死的差别呢?在他们看来,生命和死亡的本质不过是灵魂寄托在不同的地方罢了,而真正代表生命的灵魂(并不会因为形体的消失而消失,)最终寄托于同一整体。忘掉了体内的肝胆,也忘掉了体外的耳目(,这些不过是寄托在形骸中所需要的外物),会伴随着死亡而消逝,同时伴随着生命又重新开始,循环往复没有尽头。他们无所挂牵地徘徊于世俗世界之外,逍遥自在地生活在空寂无为的境界之中。他们怎么可能糊里糊涂的去遵循烦琐的世俗礼仪,以迎合世人的看法和意见呢?”

【赏析】

何为方外?何为方内?内外之别在于对人为设定的规范的认可,所谓人为设定的规范包括了我们当下认同的法律法规、公序良俗。方外之人所认可的只是大自然的规范,也可以称之为天道,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原文】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

孔子曰:“丘,天之(lù)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

子贡曰:“敢问其方?”

孔子曰:“鱼(xiāng)相造乎水,人(xiāng)相造乎道。(xiāng)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jǐ)给;(xiāng)相造乎道者,无事而(xìng)生定。故曰:鱼(xiāng)相忘乎江湖,人(xiāng)相忘乎道术。”

子贡曰:“敢问(jī)畸人?”

曰:“畸人者,(jī)畸于人而(móu)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注释】

(1)方:方术,准则。

(2)天之戮民:天施给刑罚的人。孔子自以为不能摆脱天之桎梏,故谓“天之戮民”。戮,刑戮。

(3)共:一起追求、向往。

(4)其方:谓用什么方法。方,术。

(5)相造:适宜。造,往、适。

(6)给:足。

(7)无事:虚静。

(8)生定:指心性恬淡,不为是非、爱憎所动。生,通“性”,心性。

(9)畸人:奇异的人,不平常的人。畸,不正常。

(10)侔:齐同。

【译文】

子贡问:“那么,先生将遵循什么准则呢?”

孔子说:“我孔丘,乃是苍天所惩罚的罪人。即使这样,我仍将跟你们一道去竭力追求至高无尚的'道’。

子贡说:“请问用什么方法追求'道’呢?”

孔子回答:“鱼争相投水,人争相求道。争相投水的鱼,掘地成池而供养丰足;争相求道的人,虚静无为而心性恬淡。所以说,鱼相忘在江湖里,人相忘在大道中”。

子贡说:'请问什么叫不同于世俗的'方外之人’?”

孔子说:“不同于世俗的'方外之人’,就是不同于世人却与大自然相合的人。所以说:大自然的小人就是人世间的君子;人世间的君子就是大自然的小人。”

【赏析】

少生事端,不管闲事,心性自然安定。鱼儿们相吻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只有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才能实现个人心性的自由。同样在天道下生存的人们,你视孟子反、子琴张这些人还懂礼,不守礼,其实他们不过与你认同的规则不同而已。其实不论是方外不是方内,无不是道之所覆。在天道之下,有遵循自然之道,有遵循人为规则的,谁对谁错?相忘与天道之中,才能各自得到平静和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