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青春在巴州大地上播撒绿色

 弘净 2023-01-04 发布于河北

  张效红

  “得先找出合适的地块,挑选适宜的树种,确定间距等养护方式,得确保植一片、活一片、成一片。”这是迪丽拜尔·克力木在忙着督导今年春季造林计划摸排工作。

  48岁的迪丽拜尔·克力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科科长。她自大学毕业后投身植树造林的战场,默默坚守20多年,是巴州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和发展的执行者,她用青春和热血在巴州大地上播撒绿色。她多次受到自治区和自治州的表彰,荣获“巴州四大特色林果优质高产高效标准技术推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2年,她获得了“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称号。

  科学种树 筑牢生态屏障

  1978年,我国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巴州各县(市)全部列入工程建设范围。

  1999年迪丽拜尔参加工作时,正是经历重大工程由初期转向成熟的阶段,是各项工程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她丝毫没有退缩,而是毛遂自荐,勇挑工作重担。为了能吃透政策实质并用于指导工作,她认真学习有关工程各阶段的林业政策、法规,经常在深入县、乡搞调查研究完毕后,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总结提炼。20多年来,她的足迹踏遍了巴州八县一市的每一条林带,每一项基层制定的工程规划上都流下了她的汗水。经过潜心研究,她在当地积极推广造林乡土树种,有效解决了当时成活率低的难题,为全州乃至全疆盐碱地造林提供了科学发展方向。

  坚持原则 严把工程质量

  随着退耕还林、三北工程的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为顺应新时期林业发展需要,确保工程按期顺利进行,她严把各县工程作业设计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评审,对发现的问题敢于当面指出。一年中,她召集各工程县(市)对当年的工程实施方案进行评审,每一本实施方案她都会认真细致地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有的实施方案编制粗糙,没有按造林技术规程要求编写,树种选择单一或不符合当地造林模式,株行距不符合实际,还有的病虫害防治、抚育管护方面内容过于简单等等,我都会当时让方案编制单位进行订正。” 迪丽拜尔说。她还积极主动向上级单位反映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规划与计划资金不衔接、造林补助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未成林抚育和成过熟林残次林的更新改造应纳入三北工程建设内容等实际问题和困难,争取到上级部门对巴州林业项目的最大支持。每年年底,迪丽拜尔还会积极主动联系上级林草部门申请重点项目计划。20多年来,她争取到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中央预算内项目40多个,乡镇林业站建设、森林抚育、造林补助、退化防护林修复、村庄绿化美化等90多个中央财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相继建设了库尔勒市东山防护林工程、且末县河东及河西防沙治沙工程、和静县北山绿化工程等数十条通道绿化工程、四大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工程。为不断提高营造林质量,迪丽拜尔在认真总结国家、自治区营造林核查组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2000年起,委托林业科研单位对全州营造林实绩进行核查验收,从而规范了各县(市)工程建设的作业设计、数据统计、图表卡档案资料管理等各项技术要求。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她制作了农田防护林造林卡片,不仅规范了档案管理,还能及时掌握巴州防护林建设情况,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在她的带领下,全州各地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造林合格率保存率逐年上升,造林面积和质量都取得较大突破。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她还多次组织开展全州营造林工程管理及质量提升培训班,在有关林业政策、法规和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国家营造林的核查办法等课程中进行授课。

  目前,全州保存人工林面积285.09万亩,森林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67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608.8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由0.9%提高到2.27%,农田基本实现林网化建设,农区内部的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土地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加强产业引导 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总结摸索,全州把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与工程建设目标有机结合,使生态与群众利益紧密相连,激发了各族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内在动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型发展之路。

  2017年,她被下派到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托格拉克勒克村参加技术服务。托格拉克勒克村主要以种植红枣为主,走访中她了解到,该村村民吐泥沙古丽枣园连年红枣产量很低,亩收入不到2000元。为让枣农早日走上致富路,迪丽拜尔手把手地教他们红枣技术和枣园管理。通过几年的努力,吐泥沙古丽家的红枣不仅产量上去了,收入也不断增加。为了实现教会一个带动一家、教会一家带动一村的目标,这些年迪丽拜尔跑遍了若羌、且末的每个乡镇,下沉入住,时刻做到为民服好务。20多年来,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基层林业战线踏实苦干,无私奉献,她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著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在她的积极引导下,各县(市)结合工程实施情况,不断加大特色林果业建设。截至目前,全州地方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62.19万亩,果品产量达到55万吨以上,林果业年产值超过54亿元,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超4000元,实现了稳定增收。

  20多年来,她团结带领八县一市的绿化工作者们,积极投身林业工作,每年亲自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做好工程检查,她们的足迹踏遍了每一个工程乡镇,为全州绿化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一名林草人,她深知守护绿水青山的重大意义,因而更加热爱辖区的每一片绿色,热爱心中的这一份绿色事业。“我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质量推动国土绿化行动,科学造林种草,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让巴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迪丽拜尔坚定地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