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中年危机的余欢水没有逆袭

 蓝小烈 2023-01-04 发布于云南

假如生活给你一巴掌

你是否有勇气迎掌而上?


最近热播剧《我是余欢水》的主角余欢水,是一个很丧的社畜,最大特征就是

这几年,中年危机成为影视题材里的宠儿,另一个是原生家庭,哪部剧不带些许这两个题材,似乎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我是余欢水》就是一部以中年危机为主基调的剧。

先别着急着表示视疲劳,毕竟是正午阳光的作品,江湖有云:正午出品,必属精品。正解。正午阳光的剧绝大部分都是匠心制作

朝九晚五还着贷、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是这个时代中年压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个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判断自己是否进入中年,大概就是从秃头、油腻,不敢再潇洒地做月光族开始。

被时间推着走,是真的很无奈。

回想一下,谁年少的时候不是满眼星辰大海,幻想仗剑江湖

现实呢?个体只是沧海一粟,最终归入历史的洪流,绝大多数甚至连水花都不生一个。

余欢水是这么一个人物:在公司里随时被上司指着鼻子骂,大气不敢出,是后浪可以随便拍死的前浪;在家里被老婆和老婆的婆家各种嫌弃,于是本能地示弱,编谎话,低到尘埃里,求换一世宁静,事实上呢,连一时的宁静都换不来。

老婆要离婚,朋友不还钱,公司人人欺。

讨好型人格,实惨。

总之,就是一个连养狗的恶妇邻居都可以指着鼻子骂的窝囊的中年男人。

逆袭前的他把弹幕给整压抑了,大家纷纷表示,忍不了。

影视剧放大了余欢水的“丧”,但是余欢水的生活却是很多人实实在在的经历。一家老小的负担压在身上,还贷款,买车,上有老下有小,于是不敢辞职,不敢生病,如果再如余欢水般好点儿面子,就只有不停用拙劣的谎言掩饰,假装看不到周遭的嘲笑,弱弱地苟且着。

影视剧嘛,不可能只有低谷,没有高潮,欲扬先抑走一波。

所以余欢水逆袭了,源于一次就诊,拿错CT片,被误诊为胰腺癌晚期,于是正值人生谷底的余欢水挣脱了性格枷锁,不管不顾了。

所有人还在用一贯的方式对待余欢水,他怒了,发出野兽般的嘶吼,震慑了一众粗鲁对待他的人。

用一个字形容:爽

懦弱画风变豪横,弹幕一片666。

郭京飞的余欢水被与他塑造过的性格截然相反的苏明成附体了。

所以,人人都笑余欢水,疏不知,人人都是余欢水,而且很多人一辈子很可能都没机会逆袭。

那么没有逆袭的余欢水的人生,真的就那么惨吗?

并不完全是。

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有主观能动性。从人物自身问题来分析,余欢水的性格有明显缺陷,当然,剧中是因为他出过一场车祸,导致他学会了用怂和谎言来逃避。

所以这个小人物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性格缺陷;二是生活压力。

性格千人千面,这个很难统一,性格有时候决定人的一生,并且很难改,除非像余欢水般遇到极端事件,当然,这也不一定就能改变,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那么余欢水面对的生活压力呢?能否缓解?怎样设计安全垫?怎样规划?

答案是:保险

除了保险,我找不出第二个更好的工具。

余欢水作为大多数普通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代表,怎样做保险规划能够最大程度地抵御风险呢?

首先配置重疾险+医疗险。

逆袭故事的缘由是余欢水被误诊为胰腺癌。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余欢水就医时,与医院门口煎饼摊大姐的对话。

大姐说,人吃五谷得百病,由不得自己,她娃的爸就是得了癌症,花了二十万,钱没了,人也没了,欠了一屁股债,癌症反正也治不好。

这是很多家庭有成员罹患重疾后的真实写照,当然,大姐的话不全面,随着医学进步,很多重疾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治愈,但是前提是你得有钱。

很现实

重疾险是给付型保险,达到理赔条件时,保险公司一笔赔付,资金使用的自由度较高,可对于罹患重疾后丧失劳动能力的失能期进行补充保障。

重疾险是家庭保障型规划中首先应该打底的基础。

医疗险这里指的是商业医疗险,是建议自己补充的医疗险是由投保人自己购买,自己先出钱,后凭票据找保险公司报销的。市场上主要有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

社保医疗险基本是按国家规定比例报销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是最基本的保障,但是还有很多无法覆盖的区域(丙类药,自付项目),与此同时,社保医疗险存在起付线 /封顶线的赔付额度限制,所以需要商业医疗险作为补充。

商业医疗险一般分门诊医疗保险与住院医疗保险。医疗费用主要包含医生的门诊费用、药费、住院费用、护理费用、手术费用等,覆盖了部分社保目录外用药费用,比如一些靶向药和特效药。

现在很多网红百万医疗险都是这类报销型的医疗险。用于治疗花费,减轻治疗负担。

如果余欢水有以上两种保险,确诊时也许就不会那么崩溃,也不用考虑去黑市非法售卖器官换钱。

其次意外险。

本片开篇讲述余欢水在十年前曾经出过车祸,甚至导致性情改变,变得十分唯唯诺诺,凸显了意外险的重要性。

意外险是一种杠杆作用很大的保险,主要赔付因意外去世和伤残导致的经济损失,一年一两百块的保费就可以撬动50万左右的保额,可根据家庭开支情况为家庭成员适配一定的保额,用以防止家庭成员不幸发生意外而拖垮整个家庭的生活。

毕竟家人遭遇意外在感情上对家庭已经产生了巨大打击,不能在经济上再雪上加霜,而且明天和意外,不知道那个先到。

第三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也是一种杠杆作用很大的保,定期,顾名思义是对人生中某个时段提供保障,主要针对人生中创造价值的时期,通常选择保至60岁。而且应该以家庭主要经济支柱作为被保险人,以防家庭经济支柱发生不测而导致整个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比如余欢水,要养孩子,每月还4000多的房贷,老父亲每月的生活费,都需要支出,假如他离世,这些负担是不会消失的,需要继续流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以支持。

定期寿险是我觉得保险产品里面最能体现爱与责任的品种之,被保险人身故即获赔,而且保费不高,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以目前市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举例,35岁男性为例,二十年缴,一年大概1700-1800,女性则900左右。

最后年金险。

讲真,年金险与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相比有一定差异。毕竟以上四种是最最基本的保障型保险,我觉得每个个体都应该考虑配置,而对家庭中承担责任最重的人来说是一定要配置的。

年金险也很必要,但是要在以上四种配齐的基础上有余力的前提下配置。

像余欢水这样的家庭,未来养老需要养老规划,孩子上学需要教育规划,均可通过配置一定金额的年金险来实现。

但是由于年金险产品很多,精算设计安排也可以千变万化,产品结构相对复杂,通常来说坑也不少,主要的坑就是买了不适合自己规划目标的产品。

我一直认为保险是一个增加确定性的工具,所以一定要适配需求,否则,就曲解了这个工具的真正内涵。

一些人觉得保险骗人,主要也就是这个原因——买了不适合的产品。

年金险的选择以后再具体讲述。

以上是我给余欢水做的简单配置,我觉得适合大部分普通家庭。

毕竟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不会逆袭的余欢水,背着生活的压力,缓缓前行。

年少喜欢周星驰,单纯为的是搞笑。后来发现,周星驰塑造的角色,大多是小人物,小人物的辛酸无奈黑色幽默大概就是人生。

余欢水就是这么一个照进很多人人生的小人物。

弹幕上有人说,二十几岁的人看余欢水,觉得不安,怕这是以后的自己;三四十岁的人看余欢水,没有太多感情变化,因为已经看见了自己。

卡佛说: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生不是什么冒险,而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

有点儿悲观。

塔西里亚故事集里有句话:命运啊,与其说是注定,不如说是你忘了在何时做出选择。

尽力所能及的努力去拥有选择权吧,活在当下,挺好的。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