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伤寒”

 成中行 2023-01-04 发布于山西
 柯雪帆教授在《医林掇英》中强调本条文的含义:“这“伤寒’二字不可忽视,如果不是由外感病导致的脉结代、心动悸,就未必都适用灸甘草汤。”直接指出灸甘草汤主要适用于外感病中,外邪入里损伤心脏而出现的脉结代、心动悸。

关于“脉结代”
胡希恕先生认为“结和代,这是来之脉动的间歇。若脉动时止,而止即复来,则谓为结。结者,如绳中间有结,前后仍相连续,间歇极暂之意;若脉动中止,良久而始再动,则为代。代者,更代之意,脉动止后,良久始动,有似另来之脉,固以代名。”

关于方证六经归属
冯世纶教授认为本方证仅见心动、脉结代,参见《金匮要略》亦仅提到“虚劳诸不足、汗出而闷”。胡希恕先生明示谓“此大虚候,伤寒见之,慎不可发汗”,可知病主在里。但胡希恕先生在方解中指出,炙甘草汤是以生地黄、麦门冬、麻仁、阿胶滋血液于内,以桂枝去芍药汤调荣卫于外,明确了本方证是有外证的,已知桂枝去芍药汤治太阳病,那么里证为阳明病还是太阴病?分析药物组成可知,即人参、甘草、大枣、生姜等补中益气,治在太阴。以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等养血,而生地黄量独重,重在养血生津而清里热,治属阳明,故炙甘草汤方证,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兼血虚证者。同时,冯世纶教授注意本方古以酒水同煎重在温通,今反复实践观察,加酒效佳,不加酒效差。
 
冯世纶教授临证案例
刘宝利教授在“经方国际联盟”讲座中提到自己的一段经历:“2002年我考取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考完,早搏就开始犯了(笔者注:刘教授因患病毒性心肌炎后遗早搏),而且早搏得非常厉害。2003年的时候,冯老在中日友好医院出诊,那时候我自己经常瞎看些书,有一本黑皮书是冯老写的,叫《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 ——胡希恕》,我觉得冯老经方肯定学得很好。当时我早搏得厉害,那是第一次犯病,然后我就去找冯老看病,结果冯老给我开了一张方—炙甘草汤原方,当时我印象非常深。冯老跟我说生地用60g,黄酒必须用,就这么一张方子我吃了3周,当时明显感觉是:前两周先是下午早搏没有了,第3周、 第4周开始上午没有早搏了,当时我印象太深了。那时我每周五都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金匮要略》的课,教室非常冷,一边上课一边就犯早搏,刚开始是下午早搏没有了,后来上午也没有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犯过。炙甘草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也就是说辨证审方是有症状的,就是脉结代,心动悸。伤寒就是感寒,当时冯老还跟我说感寒之后的这种早搏就是用炙甘草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