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河帖 |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七百八十期

 新用户78168KoG 2023-01-04 发布于河北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780期


褚字里有春风、有明媚的引诱,无论中锋、侧锋都婉约亮丽,处处勾人。我尤喜撇捺的优雅,那长出去的一点点就是若隐若现的风情,又熨帖又得意,明明勾引了你,却又一脸正人君子。

  山河帖


图文 | 雪小禅
图片设计 | Ora
点击下方音频 吉琳为你播读

“山河”二字大。壮阔波澜之味荡漾,用好了是锦上添花,用不好要压自己的运势。但褚遂良用,恰恰好。

他便是山河。

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么喜欢褚遂良,是发自心底里的喜欢,在我心底里排第一的喜欢——大概总有一个书家的魂儿会潜移默化侵略进来,或者隐约中就觉得亲和近,莫名的、说不清的。比如说当代文人中,我觉得和沈从文、孙犁近,也许到底文字中有相同的气息。

我初见褚遂良便心动。只觉地动山摇——就是他啊。灵魂中的DNA相近相认了。那字也个个似埋伏着的亲人,纷纷扑出来抱我,亲我。个个欢喜,字字惊心。

我屋内有两张字全是褚体。一张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另一张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挂上之后,一屋子飘逸空灵疏朗之气。古雅绝俗、瘦硬得体、字里生金、行间玉润,温雅大方之余,又生出几分妩媚、艳润,丰艳的勾着人,却又正大仙容。仿佛瑶台深锁婵娟,偏又露出一脚红鞋,未穿罗绮衣,又遍地风流意——像看梨园戏中曾静萍演戏——妖而不媚,艳而不俗,又像品一壶陈年老茶,不动声色中收了你的三魂七魄。

那字中“清远萧散”之意明明夹裹着无限的性感和迷离。

请允许我这样疯狂赞美着褚河南(人称褚遂良为褚河南),那中正平和之外全是一脸的妩媚和春色,妖啊。

褚字里有春风、有明媚的引诱,无论中锋、侧锋都婉约亮丽,处处勾人。我尤喜撇捺的优雅,那长出去的一点点就是若隐若现的风情,又熨帖又得意,明明勾引了你,却又一脸正人君子。

《山河帖》带着盛世之息,褚遂良是开元盛世之臣,深得李世民之欢。历代帝王,李世民对书法的重视和喜爱登峰造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尤其偏爱王羲之。“一字千金”故事因此而来,凡有王羲之字者,一字千金。于是集了《圣教序》,于是有了全国文人都写王羲之。李世民的精神知己书法知音是虞世南。二人长期秉烛夜谈,谈话内容多是书法艺术。

那真是盛世,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开创了大唐的辉煌,长安城、五花马、千金裘、锦衣夜行,仿佛整个盛唐都弥漫着山河浩荡的意味。

但他爱书法,这个有鲜卑血统的皇帝,迷恋王羲之到夜不能寐,神魂颠倒。书法的魅力从来没有过的巅峰,整个国家都带着墨香书香。长安城里,到处是写王羲之的人。

但他的知己虞世南死了。

他大恸,痛失知己。无以言说,山河皆碎了,还有谁能懂他?一个皇帝,找崇拜的人,到处都是。找爱的人,三千佳丽。找懂他的人,难。

李世民悲痛好久,丞相魏徵推荐了褚遂良。

写得最像王羲之,也最有王羲之神韵的人。

褚遂良入住唐宫,成为负责李世民“起居住”的官。李世民所有行为都会被褚遂良以最好的书法作品,最真实的笔法记录下来。

李世民问:“朕有不妥的地方,你也要记录下来吗?”

褚遂良答:“当然。”

他是个耿直的人,更多的时候,他是李世民的书法知己——辨别王羲之书法真伪,褚遂良独具慧眼,几乎能一眼认出,丝毫不爽。这为李世民搜集王羲之的书法提供了最好的佐证。在唐代的书法家中,得其真谛,并神似形似王羲之的,褚遂良算是翘楚。

褚遂良开始参政——这也是他悲剧命运的开始,贞观十八年(644),作为黄门侍郎的褚遂良开始巡察全国各地,高宗即位后,又升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

高宗欲废后立武则天,他不要命了反对——将官笏放在台阶上,把官帽摘下,叩头流血,他被发配广西,坠入深渊。晚年的褚遂良又被贬越南。他致信高宗,诉说自己对高祖和太宗的效劳,无效。

659年,褚遂良在流放中孤独死去,武则天并没有放过他,一方面削掉他的官爵,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孙也流放到他死的地方。

他的代表作品《雁塔圣教序》,是去世前六年所书,仿佛一生的悲欣全在书中。字体瘦劲、极具丰神硕骨,法则有筋骨,行间多生玉润之风,字里生出飒飒丰姿,仪态万方。褚遂良法取王羲之,又得虞世南真韵,后来的颜真卿多受其影响。

《唐人书评》中,这样点评褚遂良之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气势中全是平淡天真,又淡泊又有说不清的婀娜,轻重缓急之间,尽显萧散恬淡之气,尽得无以言表之风流,是一个穿着白衬衣的男子,平头,布鞋,但眼神间全是风情万种,这是褚遂良书法的魔力。它既是初唐楷书风格的创造者,也是晋人书风最好的继承者。

“美女婵娟,不在多绮,在于姿态。”这个姿态,飘逸空灵,让人欲罢不能。后世颜真卿、米芾,皆出自褚遂良,运笔藏头护尾,一波时附三折,又圆润又含蓄又性感。何绍基说:这已经不是屋漏痕可以形容得了。

米芾本宋代书家狂人,得了褚体真味。这个狂妄的人儿说:“锵玉鸣珰,窈窕合度。”有人说颜真卿得到了褚遂良的筋骨,这话好,筋骨比肉强。韵比形强,像一个女子,态要比美貌好。

每次去西安,都会在大雁塔下坐一会儿,听风铃。

《雁塔圣教序》共一千四百六十三字,就在大雁塔下。风吹过来的时候,大雁塔的风铃吹得格外动人,仿佛也呼唤着千年前的褚遂良,他如何风日洒然写着《雁塔圣教序》和《山河帖》。 

“山河阻绝,星霜变移。”

我尤其喜欢《山河帖》中这两句,一种对山河岁月的无可奈何和绝望。人在时光中都是败寇,或者说是流寇,但真好啊,有书法和文字留了下来。然后在时光中继续被发酵,那些味道蒸发了出来,那些文字和书法被时光磨出了最美的包浆,然后熠熠生辉,然后星河灿烂。

他又写:

“伤摇落之飘零,感依依之柳塞。烟霞桂月,独旅无归,折木叶以安心,采薇芜而长性。鱼龙起没,人何异知者哉?”

真好啊,《山河帖》!这种山河飘摇无依之感,这种无以诉说的忧伤和无奈,好的书法作品一定有情绪的流动,这种流动异常打动人,有哀叹,有无奈,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无以诉说,是秋之况味,萧萧落意中,有散疏之气,却又莫名袭击人。

我就这样痴心地爱着褚遂良,甚至忽略了他的长相。翻了几本书,没有人描述过褚遂良的长相。但我知道王羲之、王献之是玉树临风的,是帅气英俊的;苏东坡貌似一般,米芾喜欢奇装异服,怀素做和尚也爱吃肉……很想知道,褚遂良的长相——我爱屋及乌。但又觉得不那么重要,有那么好看、隽秀、飘逸的字给我看就应该知足。字品就是人品,他宁肯被流放也不肯低头,最后客死他乡。

想想那么迷恋褚体,大概是喜欢那藏于书法中的一种气质——萧散、疏离,却又妩媚婀娜。并没有想吸引你,却以一种莫名的舒展和姿态让人欢喜了。

也理解李世民为何那么疯狂地喜欢王羲之,甚至爱屋及乌喜欢褚遂良。他们是否秉烛夜谈过?是否因为欣赏王羲之时心动心跳到窒息?

不得而知。

我没有见过褚遂良真迹,但见过苏轼、董其昌、文徵明真迹。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真迹面前,我动弹不得,我泪如雨下,我感觉一千多年前的时光和气息在我体内流窜,热血偾张。

那次热泪盈眶,记忆如此深刻,几年之后,我还记得泪水夹裹着墨气,就那样让我臣服了。

那时的人写字就是写字,真气、元气十足,绝不表演。

那时的人写书法就是日常,就像现在的人发朋友圈吧——而日常就这样袭击着人心,人心被艺术俘虏后,便是永远的囚徒。

写褚遂良时,放了一段赵荣琛先生的《荒山泪》,又凄美又有味,在美与好之间,是夹裹着淡淡惆怅的。手边是十年的老白茶,加了枣煮,想了想这个素净如瓷的夜,再谈《山河帖》,浑身山河意。

人至中年,听《荒山泪》,喝老白茶,读《山河帖》,都是萧散又寂美的人生况味——说不清道不明,但,体慰人心。

中途去了洗手间,看到自己略显憔悴疲惫的脸,又掀开头发看到白发。该染头发了。

窗外是一片星空灿烂,我打开窗,三九的寒气扑进来,我吸了一口,甜丝丝的,又有些寂寥空寞,是《山河帖》的味道。孤独啊,一样的,一样的。

我们和千年前的褚遂良一样孤独。

 

作者简介

         

雪 小 禅

新浪微博:@ 雪小禅
公众号:雪小禅 | 禅园听雪

知名文化学者,生活美学家,跨界艺术家,中国慢生活美学代言人。曾获第六届老舍散文奖、首届孙犁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中国青年论坛”北京大学讲座嘉宾。担任中央11、中央10、山西卫视、黑龙江卫视、陕西卫视等多档文化节目电视评委和主持人。代表作:《少年雪白》《山河映画》《惜君如常》《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风物人间》。

主播简介:吉琳。原保定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首席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河北省朗诵协会理事。



 嗨老朋友们 

 这是小禅老师新公众号 一起点击关注 

第七百八十期
主编 @ 遇见李菁
主编 @ 老去的枝

商务合作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