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尖高手是如何养成结构化思维的?

 新用户15472188 2023-01-04 发布于广东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就是透过表象看本质,并把本质拆解为简单模型的能力。

比如,你看到的服装、餐饮、健身、美容、医药、房产中介等行业的全国连锁店,就是表象

而理解连锁行业的商业模式,就是本质

能将这一商业本质拆解为单店业务模型,就是结构化思维。

比如——

单店如何选址?

利益如何分配?

团队如何管理?

价值链如何设计?

业务流程如何建设?

业务模型,可最终输出固化为产品手册和服务手册。

比如,你是做人力资源管理的,看到销售代表与区域经理岗位的不同,就是表象

不同岗位需要的胜任力模型,就是这个岗位本质结构化呈现。

比如,培训商务代表,可以从职业心态、工作习惯、业务流程、销售技能和商务工具5个模块入手。

而考评区域经理的能力,则包括区域策略与落地、业务管理、团队管理3个方面。

比如招聘工作,做好人才画像、简历标杆、胜任力模型,都是结构化思维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为什么要培养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中高层管理者的顶层思维。

不具备结构化思维,就无法掌握事物的底层逻辑,不能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变通。

不具备结构化思维的人,在岗位轮换或职务升迁后,将可能无法复制过去的成功。

比如——

销售冠军提拔为业务经理后,难以胜任。

人力资源主管升任HRBP经理后,无法适应。

培训经理调任人才发展经理后,无所适从。

产品经理调任运营经理后,倍感压力。

而具备结构化思维能力的人,可以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不同场景下,实现职业能力的迁移。

对企业而言,只有将知识结构化、体系化,才能够快速复制,长期传承,才能将能力建设在组织上。

如何培养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

比如,在和他人沟通后,你可以在脑海中梳理他谈话的逻辑和要点。

看了一篇重要的文章,你可以总结为内容提纲。

读了一本书,你可以整理为一个思维导图。

而如果针对复杂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一个工具,就是WHY-WHY模型。

从问题出发,连续问为什么,像剥洋葱一样,直至找到问题的根源和本质。

比如——

今天的任务为什么没完成?是因为中途设备停机了。

为什么设备停机了?是因为电机烧坏了。

为什么电机烧坏了?是因为轴承卡住了。

为什么轴承卡住了?是因为缺润滑油了。

为什么缺油了?是因为润滑油箱漏油了。

为什么漏油了?是因为箱底盖螺丝松动了。

为什么松动了?是因为这一项没纳入维修工日常点检项目。

为什么没纳入?是因为工艺员没有阅读设备说明书。

为什么没阅读?是因为采购员没有将设备资料给工艺部门。

……

你看,通过层层提问,就可以将表面的业务问题,逐步深入到流程和人的行为,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如果不做深入的拆解剖析,只是把设备修复,就无法从根源上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

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就可以结构化为3个点:

1.完善采购资料的交付流程。

2.检查新设备维保工艺编制程序。

3.设备保养点检表的日常监督检查。

所以,结构化思维,不仅是管理者的必备素养,而且是培养管理者的重要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