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动的家

 济宁文学 2023-01-05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流动的家

作者:胡勤贵


摄影家张翔先生一直追寻着微山湖,用光和影记录着微山湖。前些日子接连发我几组渔民生活的图片。通过图片发现:湖的特色是船,船的特色是家,家的特色是人,人的特色是所从事的生产和天伦之乐。风土人情便在眼前。我想到了微山湖“八怪”。房子船上盖,孩子栓起来。还有伸手把鱼逮,鸭子论连卖,莲藕不挖用脚崴,苲草能做菜,干鱼久放不变坏,鲤鱼四鼻怪又怪。自古水上讨生活便和陆地上不一样。说怪也不怪。这八怪对别处的人看新鲜新奇,而对二湖涯便是平常的生活了。房子船上盖,家就是船,船便是家。家在湖上流动,烟火便成了风景,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

黄河决口湖形成后便有了连家船了。湖里的鱼,鸭,菱,莲藕,芦苇成了生活的源泉。许多的人沿运河黄河来湖上捞日月。越聚越多的船随着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枪帮,罱帮,网帮,大船帮。三钱的不给俩钱的说话。帮里的人相互扶持,互相关心。凝心聚力,抱团生产,有利共取,是连家船人生存的大智慧。微山湖上,没有什么事是一只小船解决不了的。

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日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刘少奇曾化名胡服走秘密交通线跨湖去延安。铁道游击队,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交替护送。当时因湖西情况突变,日军加强了扫荡,封锁严密。刘少奇在湖上连家船里住了几天。等待合适的时间。七月的微山湖芦苇浩荡,蒲草丛生,莲藕成片生长。天蓝湖美。景色宜人。泊在芦苇蒲草从里的连家船,阳光下安静安详。真如世外桃源了。在这难得的环境里,刘少奇给地方武装和当地党委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在全国各个战场取得的胜利。指示保护好秘密交通线。闲暇,刘少奇还看连家船上的人使用卡,篮,钩,叉,箔捕鱼。每当吃到微山湖独有的“四鼻孔”大鲤鱼便赞不绝口。连说“好吃”“好吃”!告别时,刘少奇深情的说:“我们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生活愉快。多谢你们细心的照顾”!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时,新四军军长陈毅来回过微山湖。站在连家船头,陈毅诗兴大发,留下了《过微山湖》一诗。

横越江淮七百里,
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
残月扁舟入画图。

在那个年代,陆续有一千多人乘连家船过微山湖,无一失手。连家船成为了革命的堡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错。但一方水土先养育水草,鱼,鸟,芦苇……渔民再靠水草,鱼,鸟,芦苇过生活。湖里的一切始终是连家船生活的来源。湖里的鱼,鸟,水草随着自然环境变化着;连家船和船上的人也随着自然变化着。枪帮消失了;罱帮也不见了。网帮也发生了变化。大船帮走出了微山湖,一路沿运河通江达海了。总是再若干年后,重的轻了,轻的重了。变化着的才是真实的世界。

随着形势的发展,连家船也和岸上的村子一样发生着变化。鸟枪换炮了。木头小船换成了水泥船,多数是钢板船了。船上像陆地的房子一样隔着单间。靠近船舵的地方,盖起来了一座岗楼式楼阁,供做饭,休息,娱乐欢聚。也有不盖的。家家不一样吧!楼阁顶上摆了花花草草。偶尔,有花猫小狗在花草间抓捕蝴蝶,令人惊奇不已。船头是渔家天井。四根柱子支起的凉棚上铺着苇帘。晒鱼晒虾了便把帘子铺开。不用时卷起。天井里摆上方桌放上茶具酒菜,盘腿而坐。在湖光水色里,凉风习习;啃几只螃蟹,嘬一盆小龙虾;喝酒品茶,别有一番情趣的。连家船的中间当是渔家的卧室。空间不大,亦别有洞天。家具冰箱彩电都有。摆放的井井有条。连家船的周围总停着几只小船,像陆地上的汽车电动车,供人出行用。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成为连家船的电源了。胖娃娃鲤鱼年画,大大的福字春联,挂在凉棚上的风干鱼,栓着绳子的小孩,笑嘻嘻的洗衣服的孩子妈……相应成趣,构成一幅幅图画。为这漂泊在湖上的连家船平添了几多诗情画意,几多美感,几多欢乐。渔家水街的校船上,国旗随风飘扬。有歌声从船舱里飘来:“我们的学校;架着浪,踏着波。舱里,水里,花开一朵朵。书声,涛声,汇成一支歌”。这正是微山湖发展的动力啊!希望随着歌声在微山湖上飘,飘着。

孩子大了,到了结婚的时候,父母便为孩子另定制一条船,他们单过。湖上婚礼才热闹呢!水街的船间飘红旗彩帜,有“缨子”高高挑起,有乐声依依;有红男绿女;有船载宾至。热闹的喧哗洒满了整个湖面。当然,欣赏渔家婚礼一定要在渔家好日子里来。

乡村振兴渔民更需要振兴,实施了渔民陆居工程。圆了渔民多年的“岸上居住,湖上生产”的梦。留恋连家船的也只有过惯了湖上生活的老人了。连家船终将成为历史。但作为风景,连家船将永远留在微山湖上。留在湖区人的心中。

向上滑动阅读相关文章

姥姥说她没有家 家在船上

胡勤贵

姥姥说她没有家,整天在微山湖上飘摇。

不是姥姥没有家,而是姥姥的家在船上。船就是家,家就是船,叫连家船。

在儿时的记忆里,微山湖上到处飘着连家船。几根竹子弓起来,用几把苇子把船舱覆盖着,这就是一个家了。简陋的很呢!

每天人撑船走家移,追逐鱼儿。哪里的鱼儿多,好逮,姥姥的家就在哪里。是鱼儿牵着连家船在走啊!

家在船上,船在湖上。择小而居,依水而息。辽阔的微山湖面就是连家船的庭院了。

一年四季长满了蒲草、芦苇、荷花、菱角、还有鱼儿、龙虾、螃蟹......沿运河去江南路过微山湖的乾隆皇帝说:“日出斗金”呢!

是微山湖的水托起了连家船,姥姥家依靠船儿捞取水里的鱼儿生活。人,船,鱼儿分不开呦!多么悠闲而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啊!

姥姥一生就这样悠闲地飘在微山湖上。早晨,随着第一声鸟鸣,东方逐渐发白,姥姥便摇着船去拾篮收卡子,当阳光撒开湖面的时候,收货的船便准时出现在三孔桥码头,等急的鱼贩子一步跳上船来,一古脑地把鱼全收走了,留下一把花花绿绿的票子。

姥姥便用这些花花绿绿的票子换些油盐茶酱醋还有酒,然后心满意足地去寻找安静的地方弯船休息了。

姥姥说:力气有使完的时候,可湖里的鱼却永远逮不完。日子不是一天过的,要慢慢地来。

这让我想到了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的话:“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是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留余是连家船人多年遵守的规则吧。

休息好了,躲过了烈日,在太阳落下湖之前,姥姥选好一个区域把篮啊、卡、钧放到湖里,然后找一处风平浪静的地方弯下船,等待一夜的收货。

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像湖里的鸟鸣一样欢快而明亮。

连家船人善饮酒。早晨喝上一壶,主要是预防寒冷和湿气。晚上坐在船头端起酒杯,是对一天收货的欣赏和回味,也是对明天收货的向往。喜悦的心情,也随着太阳一样落入水中,做起了甜蜜的梦。

舒适而敞开的祥和,像雾霭一样缭绕于浩浩渺渺的微山湖上,星星点点的渔火,静悄悄地融入潋滟的波光里了。

就这样连家船成为微山湖上一道风景了。有时以芦苇为背景,有时以荷花为背景,有时以穿湖而过的大运河中的船队为背景,更多的是以蓝天白云,群鸟飞翔为背景,被摄影爱好者构成一幅幅图画。

这些图画在微信里飞来飞去,走进人们的生活里。许多人看着微信走进了图画里,在连家船上“做一天微山湖人”。

连家船让人找到了永远的感觉。它收藏着孤独寂寞,释放着收货的喜悦和享受自然的欢乐,让人忘却了烦恼,向往美好的生活。

人生就是这样,你若热爱,生活在哪里都可爱,家无论在岸上还是船上,永远是温馨的港湾,是生活的源泉啊!

微山湖的味道

胡勤贵

微山湖的味道在哪里呢?应在渔村,在连家船上吧。一条又一条漂泊的渔船聚在了一起,就成了微山湖上的一个村庄了。村随船移,船随鱼走。家在船上,船就是家,也就是连家船了。八尺小船水上漂,那里有鱼那安家,逐鱼而居,这是童话般的生活吧。连家船最向往的是早晨出发,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它靠岸而泊。可是,它靠不了岸,岸也接纳不了它。岸不属于漂泊的渔村,对于渔民来说,岸属于乡里人,属于“乡鳖子”。而渔民只有船头属于他们;盘腿坐在窄小的船头,下卡子,拾篮,看箔......时间长了,渔民便有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成长印记,那就是罗圈腿;还有抹不去的是身上浸淫着的 大湖的味道,乡里人说的湖腥味。乡里人便称他们为“湖猫子”。他们喊乡里人“土鳖子”。当然这早已成为历史了,仅残存在少数人的记忆里。

每一方水土总是有自己很独特的一些风韵,以此显示出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微山湖的渔村,还有组成渔村的连家船,就是微山湖独有的一道风景,酿造出微山湖特有的味道。

三百多年前,在一个风雨交加令人恐惧的夜晚,黄河水先是微笑而来,在人们还没有回味过来的时候便咆哮而至,瞬间淹没了村庄、房屋、树木、庄稼......一夜间桑田沧海。黄河改道山东入海,在微山周围留下了一片沼泽,从此地球上多了一个湖泊。后来又传奇着抗日的故事。微山湖是黄河母亲的儿子,当微山湖稳定后,流淌多年的运河也依附过来。从夏镇到宿迁 凿咖河一百三十多公里,被微山湖护着的运河常年通航,繁华一时,给微山湖带来了炊烟,带来了欢乐。一条条的船载着南方的气息,像我的祖辈们闯关东那样,沿运河而来。停泊在微山湖上,开始了新的生活。鱼多,湖阔,人少,速来的信息沿运河传播,引得更多的连家船从江南驶来,撒满微山湖。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刘少奇、陈毅等曾乘坐连家船安全渡过微山湖去延安。延安是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是革命的圣地。站在连家船头,陈毅沉醉在微山湖幽静的环境里,诗兴大发,留下了“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的诗篇。微山湖上充满了革命的味道,连家船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有位同学是从连家船上走来的。多年前的一个暑假我曾随这位同学到过他的家-连家船上。所谓的家真是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三五根竹竿撑起两三片苇席,盖住了船舱,挡风遮雨,有了一个睡觉的地方。好在大湖是他们的后盾,伸手可以拾鱼,鱼吃不了可以上岸换钱。小日子过得比岸上的乡里人不差,也算悠哉游哉。同学父母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船头上的一顿饱餐,吃得全是鱼,满嘴留香,肚子滚圆,现在还让人回味无穷。前些日子,这位同学的孩子结婚,邀我去参加婚礼。同学早已弃船上岸,靠运输致富,在岸上盖起了楼房。渔民的生活已翻开新的一页。《资治通鉴·唐纪》中说:“凡人之情,穷则思变,只有变化才能带来新生活。而他的父母习惯了枕涛声入眠,谁劝也不愿上岸,说习惯了水上的生活,闻惯了大湖的味道,要不然心里慌落落的。婚礼后我去船上探望了老人家,虽然岁月在脸上刻下了皱纹,但老人的脸上依旧透着满足和幸福,精神矍铄。靠微山湖的滋养,老人生育了十多个孩子,让他的生命全力绽放。一个村庄只是一个人在岁月中繁衍的结果。在漂泊的环境里,让时间的魔法把一个人变成连绵的家族。如同湖上的芦苇一棵又一棵生长,最后连片起伏,成为湖上的风景。我想坐在我面前的老人不正是我们过去历史的见证人和 声言人么!,他们的尊严和权威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生存的信念和动力。安提斯泰尼说,把物质需求降到最低的限度,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精神自由。

一个人的出生地和养育过他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有多少人能走出生他养他的地方呢?又有多少人愿意离开生他养他的地方呢?年龄越大越留恋儿时的时光,越回味过去得事情。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我同学说人老了很固执,也很留恋伴随他一生的船。我想这不是固执,而是一生得坚守。既然改变带不来变化,那就不如不变,习惯成自然么!岸上笼中鸟的叫声哪有苇棵里鸟的叫声好听呢!老人家已经离不开养育他的微山湖了。老人的心和满身都长满了微山湖特有的气味,那就是微山湖的湖腥味。这种味道,被人称之为“湖猫子”铭记着一段历史。老人用最后的生命守住家园,守住微山湖,守住劳动者朴实的心灵。他的生命已融入到微山湖里了。他为什么不愿意离开,不正是因为他对这片大湖爱的深沉吗。

从同学父亲的话语中,我感觉到了微山湖的味道,那是连家船上升起的炊烟,是放鹰船上摇起的呐喊及放鹰人举网捞取收获打破冬天寂寞的欢笑。一阵风来,湖腥味飞起,飞进微山湖上的每条船上每个人的呼吸,让人沉醉。同学父亲描述的蒲草、芦苇、荷花香,以及藕的嫩白,莲的清脆,鸭的欢叫,鱼篮的喧闹,还有湖中小岛上的杨柳,湖滩上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纷飞的蝴蝶,鸣唱的鸟儿。这种微山湖的味道,将置身其中的我奋力抬升,径直达到一种清华疏阔的心思里。寻着这种微山湖的味道,它让我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淡然;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烦恼,多了一份快乐。深深地吸一口微山湖的味道,感受特有的清香、清纯、清朗,我的心啊是那么的欢快舒畅。随着船的晃动,我和湖水一样醉了。我明白了同学父亲的感受和不肯离开湖上岸的执着。有闲有居有生态美景,无事挂心头,不正是人间的好时节吗?我突然明白,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地储存一种情感,酿造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了。生活着就是幸福和快乐!

闲暇之余,享受生活的时候,就来微山湖吧。听几声鸟鸣,看芦苇摇曳,荷花盛开,闻几声连家船上犬吠;与花草蒲苇还有白帆、连家船上美丽的姑娘说话,和白云蓝天船桅 对望。把美丽的景色从微山湖味道里,从连家船冒出来的缕缕炊烟里,从苇鸟的叫声里拽出来,用相机一一轻点,那些人那些事是曲中最美的旋律吧!成为阳光中最迷人的风景,灵魂深处最深刻的记忆!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是谁又在弹响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呢?!

哦!我触碰到的微山湖的味道,正是那美景美食美好的生活啊。

作者简介:

胡勤贵,山东省作协会员。曾出版《微山湖散记》《看绿色成长》《乡言村语》。现在微山县委机关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