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味讲堂】去腥的方法及原理

 流形sbz 2023-01-05 发布于甘肃

  爱

  

  

  “关注爱餐谋,做菜不用愁”,为餐饮老板出谋划策,爱美食、做美食、推广美食;敬畏食物,回归本源;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推动调味安全。

  通过与一些餐饮朋友交流,得知河北兴隆县某香精企业再次发生爆炸(网上可查),市场借机炒作其主导产品,乙基麦芽酚价格暴涨,市场囤货行为更是加剧供求关系,有时甚至是有价无市,作为业内人士总想为朋友们做点什么。麦芽酚市场定位为去腥,本期专门就去腥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让大家掌握去腥原理、方法后有更多一点的选择。

  一、食物中腥味、异味的形成

  动物性食物原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等营养物质,由于环境与自身的细菌作用,会产生多种腥臭味物质;营养丰富的植物性原料如豆腐,放置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异味。

  二、去腥的方法及原理

  1、焯水去腥——去掉水溶性的腥味物质

大多数腥味物质有一定的水溶性,烹调时可采用先焯水,通过沸水浸烫等方法除去尿素、胺类、低分子酸等腥味物质,再行烹煮,腥味大为减弱。

  2、中和去腥——去掉碱性的腥味物质

  氨气、三甲胺、甲硫醇、硫化氢、吲哚等腥臭物质均为碱性化合物,在烹调时添加适量的醋中和,就可使腥臭味大为减弱,其它酸性调料也有类似作用,如柠檬鱼中放柠檬汁,如酸汤鱼中的酸汤,如泡菜水均有去腥作用。

  3、酒类去腥——去掉脂溶性的腥味物质

  有些沸点低而不呈碱性的腥味物质,不能采用中和法去腥时,可利用酒精 (白酒、料酒、啤酒、红酒等)将鱼、肉类中的醛、酮、含硫化合物先溶解,加热后随酒精一并挥发掉。乙醇还能同原料中的醛类反应,生成香气物质——缩醛,它还能与有机酸结合生成酯类,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使菜肴去腥增香。市场上啤酒鸭、啤酒鱼、糟(醉)鱼都应用此种方法。

  4、高温挥发去腥——去掉不耐高温的腥味物质

沸点较低的腥味物质如甲硫醇、乙硫醇,可用加热的方法去腥。有些沸点较高的腥味物质也可采用高温长时间加热法去腥,如炖、烩、烧、烤等烹饪方法去腥,比如油炸、烧烤都有去腥作用。

  5、味道的掩盖

  味道的掩盖是指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味觉减弱。比如甜味和咸味可互相掩盖,谷氨酸、核苷酸对咸味、酸、苦味有掩盖作用,对腥味、焦味也有掩盖作用。

  掩盖腥味通常使用较多是香料,一类是天然香料,如葱含挥发油及葱蒜辣素,生姜含有姜醇,桂皮含挥发油、有机酸等等,上述物质均能增香使异味减弱,特别是在膻腥味较浓的动物性原料中使用,去腥增香效果更明显。另一类是合成香料,如乙基麦芽酚及其调配型产品(透骨香膏、3A粉等),通过本身强烈的香味掩盖食材中的异味。严格来说掩盖作用并没有去腥,只是让较高浓度的香味盖过挥发性的腥味,从而欺骗我们的嗅觉和味觉。如果香气一旦消失,腥味又能体现出来。例如麦芽酚用于烤鸭制作,鸭子热吃感觉不到腥味,一旦鸭子冷却香味消失后就会又闻到腥味。而且使用香料需要掌握好用量,一旦过量,香味还会盖过肉的本身味道,香料使用的原则是宁缺毋滥。

6、味道的派生:

  两种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会衍生出一种新的味道来。我们做了大量试验,目前派生去腥效果最佳是纯品型酵母抽提物(回味粉/KA66,配方中只含酵母抽提物和极少量盐),因为酵母抽提物是一种新型复合型调味料,含有几十种呈味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多糖,通过与腥味物质热反应,不但消除腥味物质,而且会产生新的肉鲜味来。相对而言,派生作用去腥比较彻底。

  注:

  1、以上去腥方法是基于一个前提,就是各类去腥方法只是对正常原料的气味和异味进行修饰,使口味更佳,明显腐败变质的原料即使去腥再好也不要食用。

  2、一般来说,如果使用一种方法去腥效果不尽人意,把几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肯定更好。

  3、以上方法观点仅代表参谋君个人观点,不周之处欢迎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