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是担心“白肺”来袭,《金匮要略》的这些方药帮你渡劫

 阳光雨露253 2023-01-05 发布于浙江







图片

“白肺”肯定是最近社交的高频词汇,不少群众也因为这个“白肺”的问题特意跑医院拍CT。

大家似乎都很担心,都说最麻烦的事就是对问题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自己吓自己。所以对“白肺”必须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才不会杞人忧天。

“白肺”其实是肺部在影像学上的一种表现,只不过相对口语化一点罢了。

为什么叫白肺呢?正常的肺通气功能正常,肺泡里面充满空气,密度较低,在X光或者CT上都是透亮的,并且显示为黑色。但如果肺部有疾病,比如肺炎、肺部肿瘤或者有大量的积液,正常的肺泡组织遭受破坏,肺里的密度就会升高,透光性变差,这时候X光或者CT上就表现为一种烟雾笼罩的白色。

轻度的炎症并不会形成“白肺”,只有炎症面积较大,渗出液较多的时候,白色区域的面积达到肺部的七八成,才配得起“白肺”的称号。

“白肺”毫无疑问就是会影响肺功能,导致缺氧,引起呼吸急促、胸闷气短,血氧过低甚至会意识不清、嗜睡昏迷。血氧饱和度过低是很危险的,最好的监测方法就是血氧仪,所以血氧仪也出现过供不应求。

中医怎么看待“白肺”,中医称为悬饮,悬挂着的痰饮,是不是很形象。因为肺为华盖,在人体上焦,而肺中的炎症分泌物其实就是痰饮。只要痰饮清除了,“白肺”就会变透亮了。

《金匮要略》用了痰饮篇和肺痈篇两个篇章给大家建议。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咳嗽白痰,肺中有寒。咳喘倚息,不得卧。咳嗽的时候胁下痛引缺盆(锁骨窝)。可以用小青龙汤。

麻黄9g、白芍9g、五味子6g、干姜9g、炙甘草9g、细辛3g、桂枝9g、法半夏9g。

麻黄发散寒邪,桂枝温通血脉,白芍调和营血。

干姜、细辛、五味子是温化寒饮的套组。

法半夏燥湿化痰。

咳嗽时黄白痰夹杂,寒热错综,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可以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加石膏15-30g。目的是解决内热烦躁的问题,也可以清解肺热。

咳嗽黄脓稠痰,属于寒湿郁久化热,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热伤肺络,偶有咳吐血丝。证属热毒壅滞,痰瘀互结。可以用《千金》苇茎汤。

苇茎60g、薏苡仁30g、冬瓜仁24g、桃仁9g

方中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本经逢源》谓:“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为肺痈必用之品。

冬瓜仁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苇茎配合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

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

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痈。

遇到过用寒凉之药,伤了脾胃,久咳不愈,咳吐泡沫痰的,口干想喝水。属于里虚胃寒饮逆。可以用《千金》生姜甘草汤。

生姜15g、人参9g、甘草12g、大枣3枚。

生姜散寒止呕,人参补气生津,甘草补虚和胃,大枣安中养脾。

截断病势,防微杜渐一直都是中医的优势,在出现类似症状时做好干预,清除痰饮,就有可能避免“白肺”的形成。纵使是“白肺”形成后,配合中医中药也能加快恢复。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