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德群——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

 丁益奇 2023-01-06 发布于江西

图片

朱德群(1920年5月22日—201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萧县白土镇(时属江苏)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

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

1941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即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

1945年任教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9年任教台北师大艺术系。

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

1955年定居巴黎,从事绘画创作。

1980年入籍法国。1997年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

朱德群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

2014年3月26日凌晨在巴黎去世,享年94岁。

朱德群是中国美术学院上世纪30年代的老校友。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表示:朱先生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母校的骄傲,也是全球华人艺术家的骄傲。他的艺术促进了中法之间的文化理解,也加深了中法两国的友谊。作为法兰西艺术院历史上第一位华裔院士,他为母校赢得了辉煌的荣誉,他的艺术是我们后辈画者、学人心中的不灭明灯。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可敬的前辈与师长,而感到伤痛与惋惜。他的离去是中国乃至世界艺坛的重大损失,我们为陨落了这样一颗璀璨的艺术之星而感到沉恸与悲伤。

朱德群,自幼随父学习书画,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得吴大羽指导。194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台湾任教。1955年赴法国,长期在巴黎从事绘画工作。作品曾获巴黎春季沙龙银奖。

朱德群的抽象油画多从源自大自然的视觉记忆中提炼素材,同时也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画面经营注重线条、色块的冲突对比和交融呼应,变幻多端而法度自在;用笔洒脱大方,气脉连贯,带有传统书法笔势;色彩层次丰富,常于恍惚混沌之中透出神秘玄妙的耀眼之光。1997年朱德群被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

吴冠中生前谈及朱德群时曾多次表示,没有朱德群就没有今天的吴冠中。

朱德群小吴冠中1岁,但早吴冠中一年进入当年的国立杭州艺专学习。1936年,他参加军训时与当时就读于浙大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电机系的吴冠中结识,一起聊天时,吴冠中表示自己学电机并不太适应,而喜欢画画。

军训之后,杭州艺专放暑假了,朱德群就带他到学校来,住在自己寝室里,每天一起到教室里画素描,画水彩画。就这样,朱德群不但教会了吴冠中各种绘画技能,还在吴冠中决心放弃已读了一年的电机专科学历、报考杭州艺专之际,给他提供了各种帮助。1936年,吴冠中成为低朱德群一级的校友,从此走上绘画道路。

吴冠中曾说,是朱德群影响了他的一生。“如果没有这个起源结构,我也许是一位工程师,远离艺术天堂之门外。” 

朱德群作品欣赏:

1、朱德群 1951年作浴 尺寸:46*38cm

图片

2、朱德群1952年作 菊花  尺寸:50*61cm

图片

3、朱德群1953年作 静物:淡妆 33*24cm

图片

4、1953年作八仙山 81*65cm

图片

1955年朱德群离开台湾远赴巴黎,开启了他的艺术创作之旅。于60年代的作品中他多以单一色作背景,运用阔笔与快笔所挥洒出的宽窄厚薄的线条则游走于画面上,时有似瀑布奔泻的水流,颇有大江东去,一泻千里的气势;而细节部份则以细笔勾勒出的蜿蜒线条,含蓄婉约就如小乔初嫁时的神情。

5、1955年作卢森堡公园 73*116cm

图片

6、1955年作 巴黎第五区之木府达46*55cm

图片

1956年,朱德群开始将自己画中形态慢慢抽象化,到1957年,他在巴黎展出的画,已全是抽象的面貌。朱德群的变化,引起了法国幻觉派艺术家让·科克托的注意,他邀请朱德群参加在王宫剧院举办的今日绘画展。与现代派大师毕加索、米罗和马克斯·恩斯特,同场展出自己的作品。

7、1956年作 街景B 60*73cm

图片

8、1956年作都 100*81cm

图片

9、1956年作 裸体系列之一33*46cm

图片

10、1956年作 景昭肖像 81*65cm

图片

11、1956年作巴黎一隅

图片

12、1957年作思乡 100*81cm

图片

13、1958年作上古造型 65*54cm

图片

14、1959年作第24号构图 162*130cm

图片

15、1959年作 第35号构图60*81cm

图片

16、1959年作第21号构图:玉千顷 81*60cm

图片

17、1960年作第54号构图:雨后 92*65cm

图片

18、1960年作第53号构图:红雨村,白云舍 195*130cm

图片

19、1960年作第48号构图:浪中影 116*89cm

图片

20、1962年作第137号构图 92*65cm

图片

21、1963年作 第145号构图 81*100cm

图片

22、1963年作第157号构图 65*100cm

图片

23、1963年作秋意 65*92cm

图片

24、1965年作鸿 162*130cm

图片

25、1967年作庐山 146*114cm

图片

26、1968~1971年作秋末 162*130cm

图片

27、1974年作柳暗花明又一村 162*97cm

图片

28、1975年作退潮 65*81cm

图片

29、1976年作埋没的一生 130*97cm

图片

30、1977年作无题 80*80cm

图片

31、朱德群1978年作 无题 100*100cm

图片

32、1979年作构图 100*81cm

图片

33、1980年作无题 46*61cm

图片

34、1982年作天高气爽 195*130cm

图片

35、1982年作明亮 50*100cm

图片

1985年。朱德群从日内瓦回法,在经过阿尔卑斯山看到冬天的暴风雨时非常激动,到家后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开始画一幅名为《仲冬》的画,此时的他完全融入画中。“从1935年画到1985年,整整50年之后,我才有这种感觉。从那之后,我感到自己已经和画完全融为一体了”。

此后,朱德群的作品更加狂放自由,激情四溢,灵感喷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激情和灵感并未消减。他说,这全来自自己不停歇地画。“激情和灵感都不是等来的,这些都是来自一个人的不停的工作和自然的感受之中,如果你不画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灵感和激情。”

36、1985年作仲冬之二 195*260cm

图片

37、1986年作宽广的 130*195cm

图片

38、1989年作冬之光 130*195cm

图片

39、1989年作光之旋回 97*130cm

图片

40、1989年作蓝影 195*130cm

图片

41、1989年作倒影 81*100cm

图片

42、朱德群1989年作 冬之灵感 97*130cm

图片

43、1990年作异乡 73*100cm

图片

44、1990年作希望在即 60*73cm

图片

45、1990年作往事 130*195cm

图片

46、1990年作即席灵感 162*130cm

图片

47、1990年作天与地 65*81cm

图片

48、1990年作往昔 130*98cm

图片

49、1990年作风格 73*100cm

图片

50、1990年作回 114*116cm

图片

51、1991年作节日夜庆 180*230cm

图片

52、1992年作思想的光辉 195*260cm

图片

53、1993年作瞬间之照明 114*146cm

图片

54、1993年作蓝色韵律 92*73cm

图片

55、1995年作春回 130*195cm

图片

56、1995年作初晴 200*600cm

图片

57、1996年作泄露神秘 200*200cm

图片

58、1997年作温和 89*116cm

图片

59、1998年作透明酣畅 160*220cm

图片

60、1998年作平面与深度 73*92cm

图片

61、1998年作最初的微光 130*130cm

图片

62、1998年作二元世界 65*81cm

图片

63、1999年作活跃的内容 73*93cm

图片

64、2000年作忍辱负重,迈向光明 200*240cm

图片

65、2000年作 丹诚 98*116cm

图片

66、2001年作书法 60*60cm

图片

67、2001年作祝福 130*195cm

图片

68、2001年作勇往直前 130*195cm

图片

69、2001年作善变的冰河 73*92cm

图片

70、2001年作显现 54*65cm

图片

71、 2001年作深渊之灵气 200*480cm双联作

图片

72、2002年作充沛 89*116cm

图片

73、 2002年作拾遗 130*195cm

图片

74、2002年作诗情 89*116cm

图片

75、2002年作走向灿烂的明天 54*65cm

图片

76、2002~2003年作复兴的气韵 430*730cm

图片

77、2003年作兴奋 60*73cm

图片

78、2003年作不期而遇 92*73cm

图片

79、2003年作内心的喜悦 130*195cm

图片

80、2003年作赤心 200*200cm

图片

81、2004年作空间的掌握 92*73cm

图片

在许多中国画家眼里,朱德群的作品属于西方艺术体系,但在西方艺术家眼中,朱德群的绘画却展现出浓厚的中国风情和精神。两种迥异的观感,透视的却是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巨大差距。

朱德群虽然在法国呆了49年,但他所受过的中国文化的熏陶,没有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减少,反而对他的绘画生命有了更多的滋养。他觉得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负有继往开来的责任。文学作品可以翻译,绘画却不能。所以,必须使自己的作品能够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既要保留中国文化之优势,又要吸取他国文化之长处。正缘于此,朱德群才深受法国及世界画坛的敬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