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 一、产销趋势 养蜂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刘基《郁离子》--书谈养蜂好处时说:“不出户而收其利”。意思是养蜂不占耕地、不用粮食、投资很小、花工不多,坐在家里就可得到利益。现今的养蜂业,规模比古代大得多,常要远出放蜂数月不归,但它仍是成本小、收益大、大有可为的速效副业生产项目。 养蜂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它能使农业增产的收入比养蜂本身的收入高出 20~100 倍。例如美国每年养蜂生产的蜂蜜和蜂蜡价值是1亿美元,而蜜蜂传播花粉使农作物增产的价值却有100亿美元。蜜蜂传播花粉,可使油菜增产40%,棉花增产达10~30%。六九八一年金山县在亭新公社小面积西瓜田作蜜蜂授粉试验,结果增产 29.10%。 蜜蜂浑身是宝,蜂蜜、王浆是人民生活中的滋补食用佳品,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百分之七十以上,容易被人体吸收,还含有多种无机盐、维生素、有机酸和酶,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和增进活力的作用。常吃蜂蜜对心脏病、高血压、肺病、肝脏病、贫血、便秘、痢疾、神经系统病、肠胃病都有良好的辅助医疗作用。蜂蜜和王浆还能做蜂乳、蜂乳精、巧克力、奶糖、冷饮及化妆品。蜂蜡可用于造纸、织布、油墨、研磨脱模、制笔、刻度、半导体无线电器材、雷管等工业和军工生产。蜂胶、蜂巢、蜂毒制成药剂,能医治鸡眼、银屑病、脚癣、高血脂、鼻炎、风湿性关节炎、乙型肝炎等病,花粉对慢性胃炎也有很好的疗效。 一个养蜂员一般可养 20~50 群蜂,生产蜂蜜 2千~5千斤,年产值可达2千-5千元。国家出口换汇率较高,近几年来,仅蜂蜜一项每年就能换回外汇5千万美元左右,出口蜂王浆价值更高,每出口1吨可换回4692吨小麦,相当于2万亩麦田的产量。据有关方面预测,国际市场对蜂蜜的需求今年将继续趋坚1982年全国蜂蜜市场出现购销两旺的新局面,蜂蜜收购量比上年增加35%,供应出口比上年增加37.6%。今年,农村由于生产责任制的推动和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养蜂业正在进一步发展,蜂群数和蜂蜜收购量将比上年继续增加,如果进一步提高蜂产品质量,发展养蜂业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二、典型经济效益 -上海市金山县亭新公社养蜂场,从一九五八年秋办场以来初期职工30人,8个养蜂小组,有生产蜂300多群。目前已发展到职工255人,50个养蜂小组,4500群蜂,并从事多种蜂具蜂产品的加工,拥有固定财产24万多元。一九八二年生产蜂蜜47万斤,王浆4054斤,以及加工巢础、浸膏等蜂具、蜂产品,产值共达77万元,每个养蜂员年产值达3830元,最高达6700元在24年中共上交公社积累242万元,平均年上交10.08万元已成为全国重点蜂场之一。 这个场所以能搞好养蜂生产,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建立和健全生产责任制是其内部动力。同时重视总结养殖经验,先后摸索研究了“开门运蜂”、“关王计划繁殖”、“花粉采集”“当地定点养蜂”和“副产品提炼浸膏”等养蜂技术,实行科学养蜂,以及开展综合利用等,使这个场由小到大,越办越好。 三、养殖技术 养蜂是一门科学,除了经营管理科学化以外,还必须不断探索蜜蜂的生理、生态特点,用各种办法提高蜂群的单产。 我国饲养的蜜蜂,常见的有中国蜂、意大利蜂和高加索蜂。每箱蜂由母蜂、雄蜂、工蜂三种蜂组成。母蜂也称蜂王,通常一群蜂只有一个,身细长,比一般蜜蜂大一倍左右,一生交配一次,专管产卵繁殖后代,在蜜源丰富的季节里,一天产卵1500粒,最健壮的一天可产2000~3000 粒。母蜂寿命较长,一般能活4~5年。雄蜂在一个群体中约有几十至几百个专管交配,交配后就死亡。工蜂是发育不完全的雌蜂,每群蜂约有3万至7万只,专管采蜜、酿蜜,侍候母蜂、雄蜂,喂养幼蜂及建造、清洁和保卫蜂房的任务。 “蜂采蜜,蜜养蜂”,蜂和蜜是互为条件的。为了多收蜜,--般要在主要蜜源流蜜前两个月促使蜂群大量繁殖,使蜂群有足够的采集蜂;在缺乏蜜源的季节,可事先限制蜂皇产卵,以减少饲料消耗。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一)蜂群繁殖:抓好越冬早春繁殖,是关系到一年产量和蜂群延续的关键问题。蜂群繁殖的主要方法: D1黄分群过箱:蜜蜂进场的第一天早晨或第二天傍晚应把蜂群适当平均。这个工作在运箱时就在箱外标记好框数与蜂量,摆放时就一目了然,可以有计划搭放,然后就抓紧治螨,记录好今后调入巢脾的张数,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调框(脾)换箱放王。这三项工作需要细而快,最好同时进行。要注意换入巢脾不能是空脾,不能留一张未消毒的巢脾在蜂箱内。 2.调整蜂群:蜂群内的蜜脾不要过多或过少,大约每张有二斤左右的蜂蜜,蜂势要蜂多于脾,最好每张有月芽式的封盖蜜加上有水蜜为宜。 3.奖饲和喂饲;在巢门口视察,见有百分之三十的王蜂归巢带有花粉时可采取奖励饲养,促使母蜂产卵;耗蜜增加时,用巢门喂养器喂饲,每群半斤(蜜7水3),在蜜水里放些适量的药,如磺胺类,插入的巢脾除消毒外还要喷点药水,如四环素、土霉素类,防止美洲与欧洲两种幼虫腐虫病等一些蜂病出现。同时每天用脱脂棉条放在巢门口喂淡盐水,要不断洒水,不使它干燥,使蜂养成习惯,不远飞去采污水和河水,防止冻僵在野外。 4、松框:利用老蜂夺取子框,是培养出强群的一种方法。有两张封盖子时就松框,不要等新蜂出后松框,只要群内有相当的贮蜜与大量花粉,保持群内的温度,不要怕子多于脾的情况,万不可乱松与乱插。要注意群势,如蜂势较强可插在中间,一般是放在旁边(蜂多的一面)。每次松框插入的巢脾要用消毒过的优良工蜂房脾,群内蜜少插蜜脾,蜜多插空脾。 .宣采草 5.调整蜂群蜂势:在开手照料下的繁殖也会有群高群低情况出现。在出现群高群低时,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调整群势。例如蜂多子少,子多蜂少,蜜卵争脾,粉卵争脾等等,要随时调整解决,否则造成经济损失。。 (二)防治蜂螨:早春蜜蜂繁殖初期要进行一次综合性防治措施,春季花期后(紫云英谢后)搬蜂前用升华硫或硫黄粉(高级硫黄为宜),每半个月拍一次,这是防止小蜂螨的有效措施。在椴树花开始关王,花期将结束时放王(等封盖子后)打1~2次蜂螨,越冬前再打2~3次蜂螨。防治蜂螨用杀虫脒1份配水350份,用大喷雾机喷洒。升华硫或硫黄用纱布包扎,洒在框梁上。 (三)当地养蜂:根据当地一年中粉蜜分布情况,可以进行当地养蜂。按金山县情况:在黄霉时刻要留足粉蜜框,秋季8月初有一星期左右断花粉期;早春看情况摇蜜,可摇1-2次,到8 框足蜂以上就可以造王浆,造到9月中旬;棉花期可摇蜜1~2次,但一定要抢在前面摇,迟了要影响秋季繁殖,不利于蜜蜂越冬。 (四)试用塑料台(王)碗代替蜂蜡台碗生产蜂王浆:据金山县亭新蜂场同日本蜂王浆技术代表团合作试验,使用塑料台碗(按五十四个小时计算)平均每只产浆量0.275 克,移卵后接受率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比蜂蜡台碗多产浆0.025克。其优点是:1.塑料台碗不易损坏并有耐用力,即使移虫失败,也不会被蜜蜂破坏,不仅一年几个花期可使用,而且一至二年都可使用;2.塑料台碗高度一致,除蜂蜡时既方便又准确迅速,蜡屑不易混入浆内,损害幼虫少;3.塑料台碗培育的蜂王大小一致,体质优良。但使用时应注意:(1)先把台碗内的蜡除净,再用画笔沾上王浆和水的混合液涂在碗内,这样容易接受,然后把孵化的幼虫移入台碗内。对第一次不接受的台碗,一定要除净碗内蜂蜡,再涂上少许浆和水混合液,否则第二次仍不会接受;(2)取浆时应尽可能取净,以提高王浆产量;(3)取浆时不要把蜂蜡、幼虫混入浆内,以免影响王浆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