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属于自己的课吗

 刘语0_1 2023-01-06 发布于山东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研讨活动,评议时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有属于自己的课吗?所谓“自己的课”,指的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一些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方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老师也要与时俱进,以前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可能是上的扎实、效果显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作用发挥好。当然,这样的课放到现在也是一节好课,但却不是一节顶级的课。我们不但要上好,还要上出味道,要体现个人的创造性加工重构,要上的和别人不一样,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创新很难,但是值得深入思考、用心实践。

反思了一下,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我所欠缺的,我更习惯按部就班、条理清晰地工作。抓常规问题不大,上特色就很勉强。

想来想去,属于我自己的课只有1节,未来可能会多一些。功夫不负有心人,意识有了,再加上不断学习,认真思考,总是会有所收获的。

创新不是头脑发热乱想,要有充分的前期储备。知识决定视野,决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发展的上限,要持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都要成为“读书人”。数学老师还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师用书,读一遍就会有一遍的收获;要努力把握数学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重走探究路;要研究数学史及数学文化,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集众家之长并找到平衡点;要深入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及思想方法,并养成从落实核心素养的高度审视每一节课的习惯。

那么应该如何对课进行个性化加工呢?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进行思考。

1.变个顺序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同一类内容的编排上,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各有特色。比如“圆柱和圆锥”,人教版围绕“圆柱”和“圆锥”两条线索展开,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点的纵向理解。有的教材则采取了“认识”、“面积”和“体积”三条线索,加深了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

具体到一节课,数学探究过程是一个严谨的知识逐渐生成的过程,顺序轻易变不得,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适当改变一下各环节的顺序,有时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我们可以将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推理”过程前移,课初就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然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是否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探究。

这样处理的好处一是对学生的探究起到定位作用,不至于跑的太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个接近180度的结果,会收获必要的信心;如出现一个离谱的结果,学生也会及时纠偏。再就是通过前面的铺垫,也为学生主动利用“推理”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提供了可能。

2.换种方式

在教学“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很少有老师去深究。没有理解的记忆是盲目的,学生练习时经常会犯错误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其一,可以依托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先出示下面的题目:4个三人间和1个两人间一共可以住多少人?

学生会想到:4×3=12(人)  12+2=14(人)

师:我们可以把两个算式组合在一起,4×3+2,刚才同学们先算了乘法,再算加法。

接着出示:1个两人间和4个三人间一共可以住多少人?

生:2+4×3

生:4×3=12(人)  12+2=14(人)

师:顺序变了,还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那么,能先算加法吗?

生:不能,与题意不符。

师:你能编一些像这样“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吗?

类似的例子多了,学生自己就能发现规律,总结出运算顺序了。

其二,多种表征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

师出示14个球,让学生用算式表示球的个数。

生:1+1+…+1,把141加起来。

生:这样太麻烦了,可以22个地数一数,2×7=14。

师:看来,几个几个地数更加简便,我们可以像这样22个地圈起来。你还想几个几个地数?试试看!

生:我是44个地数的,圈了3次,还剩下2个,用算式表示是4×3=12  12+2=14

师:我们可以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4×3+2

      =12+2

      =14

师:可以写成2+4×3吗?试着像老师那样算一算。

师:这个同学等于6×3,你同意吗?

生:不同意!这样算就把圈里的分开了。

师:是的,要先算圈起来的,再算圈外边的。还可以怎样列式?如果再借给你2个球呢?

生:还可以用4×4­2来表示。

师:先算什么?

生: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如果没有听石红主任的《质数和合数》一课,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质(素)数、合数是怎么来的;不知道“质”和“素”就是“根本、本来”的意思,质数(或素数)就是基本数、“数根”;也不会想到“阿基米德螺旋线”竟如此震撼。从听课老师积极参与的情况看,大家和我一样有共鸣。

喜欢数学、迷上数学,才可能会学好数学,所以追根溯源,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背景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我们一直在讲,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只是说的多,做的不到位,浅尝辄止罢了。

“费曼学习法”的三要素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我们可以试着用它来上一些课,比如《确定位置》,引导学生一步步将“数对”创造出来。

先出示横着的一队人,让学生说出其中一人所在的位置,在“从左数还是从右数”的冲突中,老师告诉学生“一般从左往右数”。然后出示竖着的一队人,再指一人,让学生说出他的位置。有前面的经验,学生会想到应该先确定前后。再出示一个方阵,使学生明确用一个数表示不足以解决问题,让学生试着表示其中一个人的位置,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指出“列,从观察者的左边到右边数;行,从前往后数”,“先说列,再说行”,并出示数对。

课的最后让学生表示一个小正方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的位置,发现2个数也不够用了,留下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机会表示、解释,不断暴露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学生思维不断起伏跳跃,这样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入且有意义。

4.做足数学味

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深入人心,当我们习惯了生活情境化的数学课堂,对于数学的发展不见的是件好事。高度抽象性使数学居于自然科学的顶端,数学的魅力在于它呈现了一个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神奇世界,数学课堂也应充满思辨。

以“可能性”的教学为例,教师用书给我们的建议是“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据此确定的教学目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在大约三课时的教学中,我们一般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摸卡片”、“摸球”、“玩转盘”、“转硬币”的操作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有机会听刘德武老师上《可能性》,一点生活情境都没有,而且容量很大,“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在这节课中都有体现。

片断1

“□□+□□=”

A.它们的和(  )是三位数

B.它们的和(  )是两位数

C.它们的和(  )是四位数

D.它们的和(  )是一位数

E.它们的和(  )比其中任何一个加数大。

学生通过分析,同样可以引出“可能、一定、不可能”。

片断2

“( )÷4”,结果有余数吗?哪种可能性大?

对于这种改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比较认同这种上法的,也特别赞成刘德武老师的一句话——数学本身才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可能性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空间和舞台。常规的上法,活则活矣,但热闹过后,我们经常会有一些疑惑,感觉思维含量偏低,数学的味道很淡,数学的思辨无处可觅——一句话,不值“三课时”。

5.融入风格

出去学习,有些课让人拍手叫绝,但一段时间后,再翻看听课记录,看到的只是一些常规的设计。究其原因,可能是执教者个人魅力使然,或风趣幽默、或智慧睿智、或重视方法积累、或胜在深挖教材,又或者兼而有之。不管是哪种情况,共同点是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变成了个人的一种追求、一种符号。我们不管离他们距离多远,都要有改变的意识,并拿出积极的行动,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然,数学课堂上的“变”无疑也是一把双刃剑,做好了会让别人眼前一亮,拍手叫绝;反之则可能会“伤”到自己。但是如果不去尝试做些改变,就永远不会有提升,只会原地打转。

我们要学会从旧的经验中跳出来,不拘泥于老的认知,让一些数学课的实施有多个选项,并获得不一样的感受,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哪些是需要坚持下去的,日积月累,我们的成长之路就会有无限的可能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