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还是风热较多的,散寒麻黄汤等谨慎用!

 九不同 2023-01-06 发布于广西

南方气温较高,北方寒气逼人,所以有人提到南北差异,确实有这个情况。昨天有个小孩广东的,也是发热38度,鼻塞轻咳;怕冷恶寒不重,舌红尿黄,看一下舌照。

Image

开了桑菊饮栀子豉汤加减:

蝉衣6克,桑叶10克,连翘1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淡豆豉10克,栀子6克,芦根20克,甘草3克,竹叶10克,薄荷3克后下,葱白一段,两剂日一剂,

今早追访热退了!

Image

这里我要告诫大家,不要见到无汗怕冷就要麻黄桂枝,甚至加石膏其实不对的,这种不是寒包火,而是卫分证,必须按照温病学家提到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这个方就是严格按照温病来的,效如桴鼓!

赵绍琴老强调,家传经验,治疗温病退热就是开门缝,不是全部打开门户!所以临床选用少量辛温药,荆芥薄荷蝉衣僵蚕等;薄荷按照赵老经验都用三克,不宜大量。下边欣赏赵老一个外感医案。

周某,女,50岁。

【初诊】

身热头痛,体温38 3℃,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咽红且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两脉浮数。风温之邪,侵袭肺卫,用辛凉疏卫方法,以宣肺退热。饮食当慎,荤腥宜忌。

薄荷1.5克(后下),前胡6克,浙贝12克,桑叶9克,银花9克,连翘15克,淡豆豉9克,炒牛蒡3克,芦根30克,二付

【二诊】

药后小汗而头痛身热皆止,体温37℃,咳嗽有痰,咽红,已不痛,口干,舌苔白而尖红,脉象已变弦滑。风热已解,肺热留恋,再以清解肃化法。

薄荷1.5克(后下),前胡3克,黄芩9克,杏仁9克,芦茅根各30克,焦三仙各9克,二付药后诸恙皆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