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部型肥胖的人应该怎么减肥更有效?

 飞石岭 2023-01-06 发布于浙江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怪异的现象,很是常见,那就是身体和四肢都不胖,唯独就腹部鼓鼓囊囊的,也就是中医时常提及的“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要如何理解呢?

对于腹型肥胖的人来说,他们的身形很是不匀称。硬要说他们肥胖吧,但是除了腹部外,其他肢体四肢又显得比较消瘦;但要说体型消瘦吧,其腹部却又凸显得很明显。而且衣着搭配也特别的不协调。

因此,对于这种腹型肥胖来说,在现代医学中是特别受重视的。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这种腹型肥胖和相对匀称的体型肥胖相比,腹型肥胖对我们的伤害更为大一些。

为什么会这种腹型肥胖的情况出现?

其实在中医看来,因素不外乎有两大类,一是脾虚失于健运;二是痰湿阻滞,三焦不畅。

“脾失健运”要如何理解?

我们常说,脾所主的是我们的四肢四肢,和一身的肌肉。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一身的肌肉以及四肢,要想收缩有力、舒张有度。就需要脾的正常运化,来濡养我们的四肢和全身肌肉;若是脾虚失于运化,那么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肌肉痿弱无力。与此同时,一旦脾虚失运,就很难运化体内的水湿之邪。这就使得水湿停聚在中焦脾胃,其直观表现就是腹部有一圈厚厚的脂肪堆积着。因此。就会表现出四肢消瘦、腹部却显得较为肥胖。

而这一症状表现,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很是常见。因为糖尿病的一大发病原因之一在中医看来,就是咱们中焦的脾出“故障”。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记载:“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大意是说,若是一个人长期进食肥厚油腻的食物,长此以往,就会令中焦受到痰湿的阻遏,从而湿热内积,转而发为消渴之症。

因此,对于大多数糖尿病人来说,则会多表现为肢体瘦弱,但是却腹部较为肥胖。而这,就是传统医学中的脾虚失于运化,从而无法输布脾运化而来的精微物质。从而,随着尿液排出了体外,却把湿热给留校了。简单来说,就是尿糖升高了。从而造成这样的局面。

“三焦不通”又要如何理解?

三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体内的通道,也是脏腑之间的系带,更是体内津液流通,以及元气通行的一个场所。

因此,一旦表现为腹型肥胖,那么就可能意味着痰湿阻滞,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三焦不通畅。若是三焦无法正常的让体内津液流通,这就会进一步地加重痰湿阻滞中焦。

此外,元气则是可以滋养体内脏腑。若是三焦不得通畅,那么元气也就难以通行。为此,五脏机能就很有可能受到损伤。与此同时,体内的元气还因为宗气无法下资而显得日渐匮乏。由此一来,我们的身体就会提前进入到衰老和多病大行军当中。

总体来看,一旦肢体瘦弱,但是腹部又显得较为肥胖的人,就容易多病。就比如说心梗、脂肪肝等。

遇到此类问题,要如何应对?

最简单的方法,其实就是日常坚持运动了。因为运动,不但可以健脾,还能除湿,更能行气,这基本上是改善腹型肥胖的最佳手段之一;此外,对于健脾来说,还有一个简单、方便,易操作的外用之法——脐贴方。

而选用脐贴法,是因为肚脐处的神阙穴,历来就倍受医家的重视。而脐贴方又是以温经活络的艾绒;以及祛湿、袪寒、补右肾命门的花椒;和养心安神的桂圆捣碎揉制而成,加味后,还可以加入养血安神的酸枣仁;补益肝肾、益精养血的枸杞。合用后,将之作用于肚脐的神阙穴处。就可以快速地被吸收,还能通过经络送达全身。因此,我们在此处用药,药效就可通过经脉,送达至中焦脾胃。

而这样的搭配,也像极了在中焦的阴寒之下,燃起了一簇火源,慢慢地蒸发着体内的痰湿浊邪,从而达到振奋脾阳、升发阳气、健脾祛湿的目的。

总体来看,一旦出现了腹型肥胖,这就需要引起我的高度重视了,因为它所预示的则是三焦不通,脾气已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