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脚会找到自己的路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 书海遨游No.23001

 每日糊图 2023-01-06 发布于上海

书海遨游 No.23001

推荐指数:☆

  我们的脚会找到自己的路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

原书阅读:155分钟

本文字数:1,736

本文阅读:5分钟

(注:本读后感仅为介绍和评论该书,供自己学习和研究,做些笔记和思路的整理。)


正念减压疗法(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这几年着实很火,而且很多后现代主义流派的疗法也或多或少会结合一些正念的理念。这本书是正念疗法的创始人,乔·卡巴金先生,很重要的一本著作。

我会把这本书看成是卡巴金先生的一本答疑集。虽然书中只有一些小练习,但没有系统的介绍如何使用正念减压疗法,主要内容是针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疑惑,卡巴金先生都一个个的做了回答。也是借回复不同的话题,像拼图一般展现着正念疗法的核心思想。

话题的确很多很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并没有什么框架、概念能概括完整“正念疗法”,当然也不能概括这个世界。如果简单的看,话题主要都是围绕几个关键词展开:正念、冥想、当下、修习、无为…...同时也可以看出佛法和《凡尔登湖》对卡巴金先生的影响。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正念作为佛法八正道之一,卡巴金先生的正念疗法无非就是剥离了佛法信仰的部分,存粹用技术,而且是相对容易上手且能坚持的技术。

看过之后我深深的感觉到,其实正念疗法就是在走向佛法的正念,只是没有那么去“包装”,实质上心境和状态都像极了开悟。就像卡巴金先生所说,“知道自己的不觉,就是所谓的’开悟’。”我现在觉得正念疗法也可以看成就是一种能够同登彼岸的法门。

而且我深深感受到,其实冥想无法满足你的预期。这也是刚开始内观的时候,修习过程中对我最大的阻碍,即我的期望。也就是不能活在当下。当然如果单单用这句话去宣传,一定会阻碍很多人参与冥想,一定会影响很多人正念的信心。所以这也是卡巴金先生聪明的地方,可以看到反复在说回到当下,但只是提醒读者这个过程,并没有呈现给读者可能会获得什么“成绩”、“收获”。这也是在降低甚至转移读者对于期望乃至未来的关注。

“下刻虚空,此刻即是。”

而且也能看到现在很多人对于修习的误解,“所谓修习,并不是要你努力改变自己,或努力使自己与现在的样子有所不同,不是要你在感觉不平静的时候努力平静、在非常生气的时候努力表现得可亲。相反,它是要你记住对你来说什么重要,这样你就不会在盛怒或激动的时候遗忘了它、背叛了它。”

甚至很多人会用“佛系”来包装逃避、放弃的状态。很喜欢卡巴金先生对此的回应,“无为之乐指的是此时此刻无须达成任何事。”“冥想就是练习无为。”

可能对于不同阶段的人,在这本书中的关注点和收获各不相同。我会更多关注在路上的状态,也就是在所谓“修习中”的状态。很感谢卡巴金先生的提醒,“如果你一生都在修行正念,那么在前进路上你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障碍无疑是你那思考着的心。”

同时我喜欢的课题是把佛法和催眠疗法结合在一起,其实看完这本书以后,会发现我也在做类似正念的传播的工作,从这个角度上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传授智慧、冥想以及其他任何东西的最佳方式是以身示范、现身说法,以行动表现你最想传递的东西,同时把嘴闭上。”

总体来说,如果你对正念有兴趣,或者正在正念这条路上,这本书将非常适合你,总有一个议题也许正是可以松动你当下状态的钥匙。最后借用卡巴金先生关于《安拉罗格山》的引用,“我们都在安拉罗格山上。我们需要彼此的帮助。”与君共勉。

2023.01.04 


作者:乔·卡巴金
Jon Kabat-Zinn


作者:Ricky
一个走在心理学之路上的小沙弥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年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