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操作视频】年前再学点临床针刺小妙招!吴汉卿“三部九针十二法”如何操作

 唯风yq54g3horv 2023-01-06 发布于云南

引用格式:吴军尚,华丽博,吴军瑞,吴汉卿,刘文浩,李雨声,许能贵.吴汉卿“三部九针十二法”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22,42(12):1409-1412.

吴汉卿,主任医师、教授,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结合家传太极龙关针法创新提出“三部九针十二法”。

吴汉卿认为针刺治疗过程中选经取穴决定疗效、方向深度决定安全,而针法则是灵魂,对于疗效的发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吴汉卿根据不同腧穴的解剖特点,规避风险区域,在保留传统针法作用的同时,调整、简化针法操作,总结为12种新型复合针法,命名为“三部九针十二法”,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强安全性。现对该针法要点及临床运用进行介绍。

三部

吴汉卿将针法归纳为皮部针法、筋膜针法、骨膜针法,即“三部针法”。临床应根据病位辨证选用针法,避免针刺过深或不及,以手下阻力感作为评判标准,如针下柔软、无阻力感则无需继续进针,以免造成无效甚至损伤正常组织,限制针刺疗效的发挥。

九针

吴汉卿根据针体长短、粗细规格的不同,可分为微型筋骨针和巨型筋骨针。其中,微型筋骨针可分为圆刃、扁圆刃、温针型、锋钩形、三棱形、马蹄形6种,具有针体细、微创伤、痛感小等特点,主要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类风湿关节炎等小关节病变及年老体弱者;巨型筋骨针主要分为勺状、圆头形和棱形筋骨减压针3种,针身较长、针体较粗,可起到大面积松解粘连、钝性分离、疏利经筋、减张减压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广泛性肌筋膜炎、外伤后遗症、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顽固性病症。

十二法

吴汉卿通过多年的经筋解剖研究,根据腧穴局部神经、血管分布及肌肉走行,结合《黄帝内经》刺法及家传太极龙关针法等传统针法的特点及治疗作用,总结出12种适用于不同治疗部位、层次的针法,现对其加以简述分析。

1  皮部针法

(1)经筋飞挑法:适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引起的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在运用经筋飞挑法时选用三棱形微型筋骨针,操作时沿患者肢体麻木、疼痛区域所对应的经筋循行区带进行,通过抖动腕部带动针尖轻快挑刺,其状如蜻蜓点水,故称为飞挑法。进针深度多为1~2mm。若麻木症状较重者,则进针深、手法重,可挑断部分皮下紧张痉挛的肌纤维,同时可挑刺络脉出血以调畅血行、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缓解局部经筋紧张拘挛状态;若病程久伴肢体萎缩者,可进针浅、手法轻,微微挑刺出血。

(2)末端筋膜旋刺法:适用于肢体麻木、急症、热证。该针法选用圆刃微型筋骨针,对于肢体疼痛麻木患者可在八邪、八风穴或四肢末端、筋膜间隙快速进针1mm左右,随后捻转针身,快速出针放血。该针法在传统点刺基础上增加捻转针身的操作,可进一步增强针感及放血力度以达祛瘀生新、调和荣卫之效。

(3)温针叩刺法:适用于风寒湿痹所引起的筋伤疼痛、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炎等。该针法选取温针型筋骨针,先将针体加热烧红后,于脊柱小关节囊、四肢关节囊、风湿结节处,快速点刺筋膜3~6针,进针时利用腕部叩入腧穴,随后迅速出针,深度根据部位多控制在1~3mm。操作时要求稳、准、快、红、直,即持针稳、叩刺准、进出针快、针体须烧红、垂直进针(不可斜刺)。

2  筋膜针法

(1)筋膜弹拨松筋法:主要适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关节炎等。操作时选用扁圆刃微型筋骨针,快速垂直刺入至筋膜层,纵行松解3针后,不过多行提插,以纵行疏通、左右摇摆针柄3~6针。如针下柔软即可快速出针;如针下仍有结节感、阻力感可继续垂直进针,重复弹拨分离。该针法可产生较强的“得气感”利于经气的激发,同时对筋膜组织可产生牵拉、钝性分离的作用,缓解局部经筋紧张痉挛的状态。

(2)双手筋膜弹拨松筋法:该针法是筋膜弹拨松筋法的延伸,主要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肌筋膜炎等脊柱部位病变区域较大者。操作时选用扁圆刃微型筋骨针,医者双手各持1针,同时刺入两穴,双手同时行弹拨松筋、分离手法,保证双手用力一致。该针法增强了刺激作用,进一步发挥经气之间的协同效应。

(3)筋膜扇形松筋法:主要适用于腰背部、胸腹部、四肢腕踝关节部软组织损伤。操作时选用扁圆刃微型筋骨针,快速斜刺进针至筋膜层,随后将针退至皮层,分别向左右斜刺,如鸡足之状,在此基础上结合青龙摆尾针法,左右摆动针柄,使针刺部位呈扇形区域,松解6~9针后针下如有松动感即可出针。吴汉卿将该针法称为“一点三针法”,即一次进针可向3个方向针刺,特别是针刺腕、踝部经筋部位时,可一针多穴,避免过多进针,起到以点带线、以线及面的作用。

(4)丛性三针松筋法:主要适用于广泛性肌筋膜炎、梨状肌损伤、腰3横突综合征等顽固性软组织结节性疾病。操作时选用3根同等规格的扁圆刃微型筋骨针,医者单手握持3针针柄,针尖朝向同一方向,于腰臀部等肌肉丰厚处可垂直进针达筋膜层,行筋膜弹拨松解筋结;于胸背部、腰骶部操作时可提起皮肤快速斜刺透皮达筋膜层,采用扇形分离、摆动针柄的方法。该针法借助筋骨针的韧性采用多针并刺,避免多次进针,同时可弥补传统针具细小、刺激量不足的缺陷。

(5)过梁筋膜旋刺法:主要适用于顽固性肌筋膜炎、中风后肢体痉挛瘫痪、膝关节骨关节炎等。多选取腕踝肘膝等四肢部位以及督脉两侧腧穴,操作时选取圆头形巨型筋骨针,横行进针达筋膜层,缓慢推进至对侧腧穴皮下,不突破皮肤。握持针柄摇动旋转6~9针。“过梁”之法可横跨贯穿多个腧穴、关节、骨骼,具有沟通表里经脉、协调阴阳平衡的功效,并能激发深部气血;同时可钝性分离、牵拉、疏利局部挛缩紧张的痹阻经筋,恢复力学平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3  骨膜针法

(1)骨膜交叉叩刺法:主要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顽固性骨节疼痛等,吴汉卿治疗此类疾病遵循“在骨守骨”的原则。操作时选用圆刃微型筋骨针,快速进针达骨膜层,随后通过腕部带动进行小幅度的振颤叩刺(260~280次/min),针尖活动范围在1mm左右,以取“上下摩骨”之效。对于单侧肢体经脉阻滞迁延日久,以致患侧经络敏感性下降的患者,可通过叩刺健侧之经穴以调节患侧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进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达到“以左调右,以上调下”之效。

(2)骨膜扇形撬拨法:主要适用于广泛肌筋膜粘连、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经筋挛缩致神经受压所引起的疾病。操作时选取圆头形巨型筋骨针,局部麻醉后斜行进针达深筋膜层,随后行筋膜扇形松筋法,即退针至皮层后分别向左、右进针推铲筋结,并摆动针柄呈扇形分离3~6针,之后双手握持针柄进行撬拨、抖动筋膜层,出针后可配合拔罐放血。借助巨型筋骨针针体粗、针身硬的特点,通过撬拨、抖动产生“杠杆作用”对局部挛缩、粘连的软组织进行钝性牵拉与分离,起到“恢扩其筋,以舒其急”的作用。

(3)筋孔旋转松筋法: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压迫症状较为严重者,使用时多选取足太阳经大肠俞、关元俞。治疗时选取勺状巨型筋骨针,该针具前端弯曲如弧形,针尖为圆头,侧面观之其状如勺。操作时以60°角向脊柱方向斜刺,于筋膜层可弹拨筋结3~6针,继续进针当针下有阻力感、部分患者出现放射感即到达腰椎椎间孔外口,随后行白虎摇头针法旋转摇动针柄,以钝性松解分离神经根周围的韧带、粘连、筋结,缓解神经根周围的刺激压迫,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同时从大肠俞、关元俞向督脉方向斜行透刺,可一针贯穿两经,起到直达病所、振奋阳气的作用。

(4)骨膜旋转减压术:主要适用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关节炎、跟痛症等。操作时选用棱形筋骨减压针,该针针尖较为锐利,多于股骨大粗隆处、胫骨结节处、跟骨内外侧缘进针,当针尖突破深筋膜层到达骨面时会有明显的阻力感,随后医者右手掌根抵住针柄,左手固定针身,施加用力的同时顺时针旋转针体,当有明显落空感后即达到骨松质部,可缓慢出针。由于骨内压较高常伴有血液流出,可配合拔罐放血。该针法可直接降低骨内压、减少静脉淤滞,促进骨内微循环状态以及代谢水平恢复,从而保护关节软骨而治疗骨性关节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