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如何保护书籍

 菩提树下思如泉 2023-01-06 发布于浙江

二、防潮:东汉一年一度的全民“曝书”集会

追溯古代文化史,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头或木棒,将文字刻在兽骨上,形成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商周两朝是青铜器制造技术的顶峰,由此又出现了代表性的“金文”。此外,还有陶器、砖瓦、兽皮甚至树叶,都曾被用作书写材料,但无一例外具有书写不便、携带困难的缺陷,以至于放眼全国,识字的人只有一百多个,且都局限于贵族阶层。

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沉闷局面首度被打破,逐渐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潮,竹简的使用开始广泛流行。史籍记载,汉武帝时有大臣向天子进谏,短短三千字的一篇奏文,竟然用了四百多斤的竹简,需要两个大汉才能抬进宫廷。后来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人们在写字著书的时候才有了另外一种选择,此后竹木简牍与纸张书籍并行数百年,直到东晋末年权臣桓玄下令,简牍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当时的人们先用火烤青竹,使其中的水分充分渗出,便于书写,同时免于虫蛀。因青竹渗水有如流汗,故简牍史册又称“汗青”。纸质书籍最怕的是火,而竹木简牍最怕的则是受潮发霉。古代藏书家在修室建楼的时候,往往会优先考虑书籍的防潮问题,各种防水措施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在墙壁中添加防水层、南北采用雕花门窗通风透气等。此外,一年一度的“曝书”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防潮秘诀。

南方一到梅雨季节,空气就会变得非常潮湿,堆积如山的简牍很容易发生霉变,所以“曝书”就成了私人藏书家必备的防潮措施。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辑释》记载,每年七月七日太阳高照,是文人们集中晒书的日子,他们将简牍书、纸质书随衣服被子一道搬出来,在烈日下曝晒一整天,以驱除湿气,延长书籍的使用寿命。“曝书”之时闲来无事,文人们自然而然地攀谈起来,谈古论今、侃天侃地,慢慢演变成读书人的集会,形成东汉士子以书会友的高雅风尚。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司马光小时候聪明,长大后更了不得,是北宋闻名全国、著作等身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不但博览群书,而且对自己的万卷藏书爱惜有加,深谙晒书之法。他曾花大价钱在洛阳买了一块地,起名“独乐园”,专门用来晒书。每到晒书之时,他都要对子孙们千叮咛万嘱咐,将书摊开背面朝上,让书籍部分接受阳光的直晒,因为这个部位相对厚实,是湿气最多的地方,这样晒能把书籍晒得更透。

三、防虫:樟脑丸——“书虫”的克星

除了火灾和潮霉,古代藏书还惧怕一种特殊的害虫,叫做“蠹鱼”,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虫”。蠹鱼属衣鱼科无翅昆虫,喜食富含淀粉或多糖类食物,偏爱温暖潮湿的环境,昼伏夜出。而古代的私人藏书楼,正好满足了蠹鱼对生活习性的全部要求,而胶装书籍中的糨糊,则成了它们最爱吃的东西。

为了抵御蠹鱼对书籍的侵蚀,古代藏书家往往会在屋顶的木板上涂上泥浆,在炎炎夏日起到隔热的作用,在低温的环境下,蠹鱼无法生存,就会在藏书楼内自行绝迹。除了控制温度的方法,古人还会使用中草药预防虫蛀,一般采用莽草、天南星等具有毒性的草药,碾成粉末至于书籍旁边,将蠹鱼熏死。

具有强烈挥发性气味的香料,也是驱除蠹鱼的良方。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韶州、漳州一带盛产樟脑,是从樟树上刮下的膏脂制成,色白如雪,散发出刺鼻的香气,具有防虫、防腐、防臭的功能,堪称保护古籍的上品。

除了藏书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损坏之外,人为疏失造成的书籍丢失也是令古人头疼不已的难题。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藏书楼的主人们往往会制定出严格的书籍阅读保管条款。比如明代大学士孙承澲就对子孙后代明文规定:凡是取书阅读的人,看完就要放回架子上,不得私自带出藏书室。亲朋好友来借书,有副本的书才能借,没有副本的一律不外借。

阮元在《宁波范氏天一阁书目序》中的条例则更为严苛,但凡私自擅领亲友入阁的人,罚其一年不得祭拜祖宗。擅自将书籍借出的人,罚三年不得参加祭祀。这些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的流通性,但却在防止藏书流失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结语: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荟萃出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不仅是无数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论是古籍还是当代书籍,我们在管理和保护工作上都任重而道远。借鉴古人保护藏书的优秀经验,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

1、《四民月令辑释》

2、《本草纲目》

3、《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