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老刊物:《钟山》与《商州初录》

 对岸合欢树 2023-01-07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1982年,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对中国社会作了深层的洞察。1983年夏末,平凹到北京出席全国青年联合会的一次会议。当时任《十月》主编的苏予和资深编辑侯琪,专程到会上去看他。她们去主要是向平凹约稿,其次是作为两位老大姐,鼓励他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写出更好的作品。岂料,这次会晤竟给了平凹很大的精神力量。10月26日,平凹给侯琪写信说:“在我苦恼的时候,你们给以关心和鼓励,令我十分感激。我要下乡去,好好深入生活。今年我在那里已呆过三四个月了。陕南山区很有意思,山好水好,老老实实再写些东西吧!这次深入商州生活,直接的结果就是写出了《商州初录》和《小月前本》。1983年,贾平凹在他的小说中,开始对人生意义作多方面的探求。

文章图片2

《商州初录》是他创作发生新的转折的第一个战果。作品信手拈来,却涉笔成趣、自然天成。浓厚的民族传统和精神,工笔与写意结合,重传神达情,结构故事与刻画人物兼顾,是散文,也是小说。费秉勋教授认为,这是一种非现实主义的写法,贾平凹基本实现了“单纯出世”的第三种创作境界。他说:“这种写法主要是吸收消化我国古典文艺的美学精神所形成的,从志怪小说中,贾平凹学会了以平实的神秘感抓取读者的向往心;从《世说新语》,他学会了简练、隽永和传神;从《山海经》、《水经注》和地方志,他学会了对大小空间的鸟瞰和统摄;从话本和民间故事他学会了面对听众娓娓叙说的艺术;从晚明小品他学会了行文的自由通俗;从《浮生六记》,他提高了以叙事写情的本领。”

评论家还认为,《商州初录》作为小说,更接近我国“小说”一词的原始概念,即魏晋以前的“小说”范畴。“《商州初录》这种创作方法,既非现实主义,也非浪漫主义,而是改造我国古代就已存在的文人小说体系的一种独特的创作方法。”

《商州初录》在1983年第5期《钟山》杂志一经发表,便引起国内多位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并于1984年获取了江苏省《钟山》杂志首届文学奖。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商州初录》后,他又写《商州又录》,再写《商州再录》,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是作家精神上的归家还乡,也是作家的创作载体。贾平凹说自己是乡下人,而“乡下人贾平凹”是一个作家之精神、生命之本色的大体现,尤其在现代文明更为发达的今天,尤其人们为名利的追逐在日益扩大的市场经济中,我们为中国文学圣坛上有一位这样弯腰苦苦劳作的“我是农民”的贾平凹而感到欣慰。有人称其为散文,也有人称其为小说,我以为《商州三录》是散文体小说。(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