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弟弟文璧大事记

 文氏家族 2023-01-07 发布于湖南
华文氏宗亲网www.wxzqw.cn,利用网站、QQ、兴趣部落、手机版论坛、微信、微信群、微博、博客等平台,为各地文氏打造全方位的交流联系平台,随时了解全国文姓动态,家谱、寻根,请点上面“蓝色字”关注我们!

广东省文氏通谱图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弟弟文璧大事记
湖北 文佳明

前  言
 璧,字宋珍,号文溪(广东家谱又名天球,还有家谱名天璧)。文璧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弟弟,与其兄俱学、俱贡、俱第,后賜进士,与兄同朝为官。但在元军攻打惠州时开城投降,成为了降将。长期以来被人们所不理解,也饱受一些文人的讥讽,以致有一些璧公后人,都不愿公开承认自己是其后裔子孙。难道文璧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不懂忠孝廉耻、伦理道德,不懂得成为降将必将背负骂名的后果?本人为璧公22世孙,经过对当时那段历史和家族史的研究,有必要还原当时事实,还老祖宗一个清白!

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九月,二十万蒙古铁骑由丞相伯颜统领,分两路进攻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文天祥接到小朝廷专旨,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起兵勤王。然而毕竟实力悬殊,南宋气数已尽。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空坑兵败,至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南宋已基本丧失抵抗能力。祥兴元年(1278年)文璧在惠州遇势如破竹之强大元军,南宋大势已去之时开城投降,有效地避免了惠州的屠城之灾。后来文璧在《齐魏两国夫人行实》一文中这样解释当时献城的理由:“是冬(1278年冬),大兵至广,诸郡瓦解不能支,天祥以身殉。明年秋,宋祚终焉,璧以宗祀不绝如线,皇皇无所于归,遂以城附粤。”诚然,文璧的行为不够伟大,没有与城池共存亡,没有抗战到最后一人,不是英雄。然而正是这一无奈、痛苦而艰难的决定,解救了惠州的百姓免遭杀戮,避免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剧的发生,庇护了一方百姓平安。同时,也正是这一决定,保护了文氏一门免遭诛灭九族。纵观文璧一生,虽不忠君,但却爱民('念广民兵后疮残,凡可以救民于水火与衣冠于涂炭者,尽心焉。’见刘岳申广西宣慰文公墓志铭)。虽未尽忠,但却尽孝。是他在殿试前,毅然放弃廷对,留侍病危父亲;是他将旅殡他乡的母亲归葬故里;是他从京城带回兄长文稿并广求兄长遗文而传之梓,使天祥公文章得以流传;是他多方谋划将流落京城的孙氏妹(抗元名将孙桌夫人)即长妹懿孙母子返归故里;是他将夫家破亡、体弱多病的彭氏妹即次妹淑孙养之终身;是他赎回被没收的房产,修建丞相祠和太师祠,使文氏先祖得以安饗俎豆;是他奏请朝廷官封三代,得到恩准,为文氏子孙争取到了良好的生存、生活、发展条件和环境。璧公一生为保全文氏宗族,为文氏一族的生存和发展呕心沥血、毕生操劳,竭尽全力,被时人称为“孝悌无双”。正如天祥公所云:“三仁生死各有意”,“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隐。”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璧公先祖,虽未能成为民族英雄,却是文氏家族的大功臣!

受道德偏见的影响,对于文璧记载的资料很少,即使是文氏家谱对璧公介绍也较为简略,使我们这些璧公后人对璧公也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此,我从《宋史》、《元史》、《文天祥全集》、文氏家谱及其他一些资料中初步整理出了璧公的大事记,以期使璧公后裔和文氏宗亲对璧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璧,字宋珍,号文溪(广东家谱又名天球,还有家谱名天璧)。文璧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弟弟,与其兄俱学、俱贡、俱第,后賜进士,与兄同朝为官。但在元军攻打惠州时开城投降,成为了降将。长期以来被人们所不理解,也饱受一些文人的讥讽,以致有一些璧公后人,都不愿公开承认自己是其后裔子孙。难道文璧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不懂忠孝廉耻、伦理道德,不懂得成为降将必将背负骂名的后果?本人为璧公22世孙,经过对当时那段历史和家族史的研究,有必要还原当时事实,还老祖宗一个清白!

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九月,二十万蒙古铁骑由丞相伯颜统领,分两路进攻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文天祥接到小朝廷专旨,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起兵勤王。然而毕竟实力悬殊,南宋气数已尽。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空坑兵败,至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南宋已基本丧失抵抗能力。祥兴元年(1278年)文璧在惠州遇势如破竹之强大元军,南宋大势已去之时开城投降,有效地避免了惠州的屠城之灾。后来文璧在《齐魏两国夫人行实》一文中这样解释当时献城的理由:“是冬(1278年冬),大兵至广,诸郡瓦解不能支,天祥以身殉。明年秋,宋祚终焉,璧以宗祀不绝如线,皇皇无所于归,遂以城附粤。”诚然,文璧的行为不够伟大,没有与城池共存亡,没有抗战到最后一人,不是英雄。然而正是这一无奈、痛苦而艰难的决定,解救了惠州的百姓免遭杀戮,避免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剧的发生,庇护了一方百姓平安。同时,也正是这一决定,保护了文氏一门免遭诛灭九族。纵观文璧一生,虽不忠君,但却爱民('念广民兵后疮残,凡可以救民于水火与衣冠于涂炭者,尽心焉。’见刘岳申广西宣慰文公墓志铭)。虽未尽忠,但却尽孝。是他在殿试前,毅然放弃廷对,留侍病危父亲;是他将旅殡他乡的母亲归葬故里;是他从京城带回兄长文稿并广求兄长遗文而传之梓,使天祥公文章得以流传;是他多方谋划将流落京城的孙氏妹(抗元名将孙桌夫人)即长妹懿孙母子返归故里;是他将夫家破亡、体弱多病的彭氏妹即次妹淑孙养之终身;是他赎回被没收的房产,修建丞相祠和太师祠,使文氏先祖得以安饗俎豆;是他奏请朝廷官封三代,得到恩准,为文氏子孙争取到了良好的生存、生活、发展条件和环境。璧公一生为保全文氏宗族,为文氏一族的生存和发展呕心沥血、毕生操劳,竭尽全力,被时人称为“孝悌无双”。正如天祥公所云:“三仁生死各有意”,“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隐。”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璧公先祖,虽未能成为民族英雄,却是文氏家族的大功臣!

受道德偏见的影响,对于文璧记载的资料很少,即使是文氏家谱对璧公介绍也较为简略,使我们这些璧公后人对璧公也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此,我从《宋史》、《元史》、《文天祥全集》、文氏家谱及其他一些资料中初步整理出了璧公的大事记,以期使璧公后裔和文氏宗亲对璧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江西永新坑东固塘文氏族谱图
文璧大事记
戊戌(1238年)嘉熙二年
三月初三出生。

乙卯 (1255年) 宝佑三年与兄弟一起到白鹭洲书院求学当年大比举郡贡士,与兄同举。冬,父亲亲自带着他们兄弟俩前往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参加殿试

丙辰(1256年)宝佑四年
二月初一通过礼部试,与兄同中奏名。(注:礼部将拟录取的进士名册送呈皇帝审核﹐称"奏名"。南宋科考省试合格,则正奏名而殿试)
五月,殿试前,父亲病危,文璧留侍,未参加殿试。
五月二十四日,兄文天祥高中状元。

五月廿八父文仪殁于京。

己未(1259年)开庆元年参加殿试,賜进士,授迪功郎,临安府司户参军京尹马公光祖举,改官知瑞州新昌县(注:在新昌判案又奇智。见刘岳申《广西宣慰文公墓志铭》“录大狱二十余,皆得其情。正宗室子嬖妾 杀妇之罪,决盗牛讼久而不决者,纵牛牛归故牢而盗服,由是新昌讼牒不入郡。”)后历任签判宁海军,办浙西安抚司,升制罝主管机宜文字司存,改制罝两浙主管官告院等职。

丙寅(1266年)咸淳二年
二月二十六长子隆子出生。

戊辰(1268年)咸淳四年
正月十五日巳时次子升子出生。

乙亥(1275年)德佑元年
十月皇帝旨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

戊寅(1278年)景炎三年
二月母曾氏封齐魏国夫人。
五月二十五日除权尚书户部侍郎,总领广东总领,兼知惠州。
九月初七日子时母齐魏国夫人殁。
十月,将母齐魏国夫人权殡于河源县义合乡古氏之里。
冬元军攻惠州,文壁开城投降。
十二月兄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

己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
授少中大夫、惠州路总管兼府尹。
三月 兄天祥被押解到广州,文璧与兄长告别。
仲冬携家出岭。

庚辰(1280年)至元十七年
五月自惠州进京入觐。与妹懿孙同到牢房探兄。璧公将次子升子过继天祥公。

辛已(1281年)至元十八 年
宣授临江路总管兼府尹。
夏,将与妹懿孙一起归。天祥公剪发以寄永诀并附诗书手稿与璧公。
九月赴官后,授嘉议大夫、同知广东道宣慰使司事, 改宣慰广西分司邕管。

癸未(1283年)至元二十年
八月 令惠之旧属林端荣与共徒,取建昌路达循,即河源殡所。护母柩归葬。
十二月,林护柩至循,以暴疾卒;路总管李英俊,俾林之徒,日夜守视。

甲申(1284年)至元二十一年
夏,劈将令孙礼入循,嘱李总管差人赴江西省禀事,就令其亲彭县尹与僧方灿及林之徙持护,由赣之龙南而出。时璧公以省委部粮南安,竣事,还至吉。先夫人旅衬适至,遂得与长妹懿孙,于值夏江口哭迎其棺衾。扶柩归故里,权奉于先庐近之别馆。

丙戌(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
七月十五日  撰《齐魏两国夫人行实》。
七月十七日葬母于庐陵淳化乡靖居里三采之原,得吉山口丙午向。

丁亥(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
南归赎回被官府没收房屋
(注:文隆子《文氏祠堂记》“先世之庐,代生长其间,中例录上官。先宣慰初南归引例辨之,得不尽没,至元丁亥,官例斥卖诸名簿者,赎回返之,是屋也,失而复得。则先宣慰之以晚从广西归,不遑它务,枚数先祀之所宜举伯氏之志之所未尽者,岁自竭成之祠堂。”据此推断赎屋时间)

丁酉(1297年)大德元年
辞官归吉,奏请朝廷加封三代,获准修建祠堂。(注:据文隆子《文氏祠堂记》和刘岳申《广西宣慰文公墓志铭》“自广西归, 日不暇给,以丞相前请,得加封三代。买先庐之沒入者,命子隆子稍仿古制,建家庙祠惠国”推断的璧公辞官时间大致在1297年或1298年初。)

戊戌1298年大德二年
十一月二十一日(家谱载12月21日。刘岳申《广西宣慰文公墓志铭》为“以大德戊戌十有一月二十日终于正寝”。)去世。葬八十四都东固早禾坑名曰“嘉禾阡”。

乙亥(1335)元统三年
加赠通议大夫、秘书卿、上轻车都尉,追封雁门郡侯。谥文惠。

此大事记显然不全,请各位宗亲加以斧正、补充和完善
附:
赐追封雁门郡侯文璧诰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嘉议大夫、同知广南西道宣慰使司事文璧,可赠通议大夫、秘书卿、上轻车都尉,追封雁门郡侯。谥文惠。宜令准此。
赐追封雁门郡侯文璧诰
按  注
璧(1238——1298),字宋珍,又号文溪,又名天球,天祥胞弟。生于南宋嘉熙戊戌年三月初三,与胞兄同赐进士,官至惠州知府,后升户部尚书郎。元统三年加封通义大夫秘书郎,上轻車都尉,后追封雁门郡候,谥文惠。有说璧以兄天祥死节不仕元,曾辞惠州防御使之职归隐故土庐陵。卒于元大德戊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享年60岁。

又注:有以文璧作文天璧,此谬误,以为有天祥,应有天璧,实际上文璧又名文天球。另文璋非文天璋,实其又名天麟。文天祥及诸堂兄弟如天佑,天祯,天瑞等同为春元公下之第十三世,虽名字中含“天”字,但宋代时江西富田天祥公此支文氏字辈应无“天”字之字辈排行,其后世有选列“天”字之字辈,盖以承前启后,概如此。(四海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