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氏名村]广西兴安县湘漓镇普头村

 文氏家族 2023-01-07 发布于湖南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文氏名村]

广西兴安县湘漓镇普头村

       兴安县湘漓镇普头村,始建于南宋末年,是一个具有700多年历史及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古村。村中居民主要为文氏家族。

        普头村面临海洋河(湘江上游),背依兴安有名的高山状元峰。从状元峰流下的两条小河,环村通过村子后流进海洋河,成为村子天然的“护村河”。村旁的“护村河”上,至今还保存着一座据说修筑于秦代的古石拱桥(民国初年重新移修)。一座长120多米的小桥横架在村前的海洋河上。村前有一大片沙洲,沙洲上长满高大的水柳,成群的鸭、鹅在海洋河上戏水。村上宋、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在树林中若隐若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光画卷。

(古石拱桥)

        据村上保存的民国三十七年编修的谱书《湘桂文氏联谱》及碑刻记载,文天祥为国献身后,他的子孙为逃避“灭族”之灾,日夜兼程四下逃难,其中先祖文理融南下广西,来到状元峰下,选择普头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带领村民割草植树,垦荒开田,塞坝送水,开沟排涝,在村前的渠道上修建石拱桥,在江口的大道上修建起杜山桥,给村民带来了方便。同时,文理融又兴办教育,将外地的先进耕织经验引进来。很快,普头村便成了兴安县有名的鱼米之乡,而文理融连生四子,人丁兴旺,在村中建立了文氏宗祠。

       文理融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寿终正寝后,其四子把他与妻黄氏并葬于普头村南端江口大路边的平毛岗上,其墓碑明明是元代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修建,而落款却是大汉皇帝纪元四千六有九年,辛亥岁十一月初九日重建,足见普头这文氏家族虽生在元代,但并未把元代视为中华皇朝正统。

        普头村自文理融祖公定居开创已来,至今已传至27代,其后代分布于兴安湘漓、崔家、漠川等桂北及湘南一带,有万余人。

普头村文氏宗祠

  普头村文氏宗祠为上中下三座相连的青砖灰瓦古建筑,大门上方挂着“文氏宗祠”的牌匾,两旁挂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流芳千古的名言。祠堂中立着两排共24根大立柱,中间有两个用青石砌就的天井。阳光从天井照射进祠堂,更显雄伟大气。

(普头村文氏宗祠内

       祠堂大厅的主龛上供奉着文天祥的木雕头像,主龛的右边供奉着文理融公塑像。祠堂右边的墙壁间,除竖着多块捐资重修祠志碑外,还有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十月初十的祭祀公田碑,立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孟冬月的文氏族普碑。

       祠堂的屋顶,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普头村文氏宗祠文天祥头像

        更为彰显文氏古训家风望族特点的是普头村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良好村风。而今,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且有众多的文化活动。文氏宗祠里,安放着电视机,供大家收看国内外各种新闻、戏剧、歌舞节目,村民们还常编排节目在祠堂自娱自乐。竹林的露天剧场,每年秋收后,都要请剧团来演7天到10天的大戏欢庆丰收。

元峰殿

(普头村的庙会)

  近年来,每逢初一十五或节假日,常有桂林、柳州、永州的城里人及全国各地文天祥的后裔,来到普头村观光游览,追忆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丰功伟绩。

        普头村的文姓村民,都以自己是文天祥的后代而感到荣幸和自豪。

编辑/文四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