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本草经43— 黄芩、狗脊

 缠绵168 2023-01-07 发布于广西

175、黄芩

黄芩这味药在经方里面用的非常多,非常广,张仲景用的很多的药,在这里面都会讲的非常细致一点。

像经方里面的“黄芩汤”、“小柴胡汤”里面都会有黄芩,所以在看到那些汤药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到黄芩。

在张仲景那个年代呢,倪师推测,胎胪药录这本书非常好,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张仲景会将这些药运用的这么准确,应该和这本书的关系很大小。

我们想一想,本草经上面描述了这么多治疗风湿的药,哪个药应该用在哪个地方;这么多治疗去热的药,别的药不用却专挑黄芩,那一定是和胎胪药录这本书有很大的关系。

那我们现在学习后,再反推回去,肯定会找到蛛丝马迹的,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学习经验。

本草经原文说,黄芩味苦,无毒,能治各种热、黄疸、肠痹,下痢,能够排水,利尿。

所有的黄病,我们会用到黄芩,它味苦,性平。

黄芩的主治是清热,清热的药能够去心肺和大小肠诸经之热,还有肝胆的火,且主治黄疸。

我们知道它是清热的药,所以知道它肯定是治疗热痢的药,那寒痢,就不要用了。

寒痢和热痢怎么区分呢?很简单。

首先,看大便臭不臭,如果大便的是没有味道,而且,吃玉米拉玉米,吃什么拉什么,这就是寒痢,因为食物因为寒都没有被消化。

如果要是开黄芩下去的话,那就会越吃越严重,拉的会更凶。

热痢拉出来的大便就很臭,虽然都消化了,但排出来的都是湿,又臭又湿,还有酸味的,这是热症,这种可以开黄芩就很对症。

像肝胆的火,比如各种肝病,B型肝炎,C肝,肝癌,肝硬化,都要用到黄芩。

尤其是肝硬化到了癌症阶段的时候,人体会出现寒热并结的现象。

寒热并结的时候,就是既要有祛寒的药,又要有祛热的药在里面。

还有一种情况,肝胆里面有火,胆结石堵到了,恶心等也会用到黄芩。

所以,黄芩的用途非常多,热痢下痢的时候,全身发黄,就会用黄芩汤。

女科上面,黄芩还能养阴安胎。女人在怀孕的时候,是一个人在吃,两个人在补,所以女人在怀孕期间,大部分出现的都是热症。

比如说,还有这种情况,很多女孩子在结婚前手脚冰凉,但是在结婚怀孕以后,全身会热起来,另外,在生孩子之前,会有经痛,但当生完孩子之后,经痛就没有了。

这都是因为,女人在怀小孩和生完小孩之后,身体被完全的调整过。

如果,你在生小孩之前有各种病都没有关系,只要在生完小孩的月子期间,找到一个好医生帮你调理的话,可以说,能够百病皆去。

甄权说,黄芩治疗热毒、骨蒸,往来寒热,肠胃不利。

唐容川说,黄芩味苦,中多空虚,它色黄,中间带一点青色。

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黄芩,中间有孔道,人身上的三焦是行水气的孔道,三焦生相火,所以火很盛的时候就能用黄芩去火,能治火逆造成的呕苦。

黄芩中的那一点绿色,能够入胆,因为胆汁是绿色的,如果你听家长说,孩子拉出来的便是绿色的,那么这个就是胆汁。

如果喂母乳,奶水出来是绿色,那也是胆汁,呕吐吐出来是绿色的,那也是胆汁,这个时候就用黄芩,因为黄芩是黄中带绿,所以我们治疗肝胆病势必会用到黄芩。

肝经从经络来看的话,是从头络到阴部,走了一圈出去,所以当小便淋漓,五淋疼痛,就要开一些祛热的药,肯定会加黄芩。

我们从此看得出,唐容川解释的的非常好。

话说回来,比如,哪天去旅游,在山里迷路了,发病了,那你就可以随处找一找,一个草药看起来黄色的里面带点青色的都可以使用,然后再尝到味苦,那就是黄芩之类的药就可以使用它。

药征说,黄芩可以治心下痞,治胸胁苦满,呕吐下痢。

中医里面的“心下”指的是胃,就是胃痞,胃痛胃难过,就指心下,我们都可以用黄芩。

这个心下痞是怎么得来的呢? 

往往是,比如说你现在感冒了,好像又有些发烧,但只是微微的烧,本来不是很严重。

中医来看的话,这个病在表,因为这种脉都是浮的,黄帝内经讲脉浮皆为是表症,所以,只要开点发表的药就好了。

但不巧的是,因为还有些胃气,病人感到饿,这时候去吃外卖,正好,这个饭菜都坏掉了,一吃下去,人就下痢了。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原则是,病人有表症的时候,是不可以攻下的,首先要先解表,再去攻里。

但是,他这一不小心吃坏了肚子,这种情况就让他一下子把病邪带到了身体里面,造成表邪内陷,造成了心下痞的病症。

经方中,有五种心下痞的方子,这些在伤寒论里面也都记载的非常详细。

在这里讲单味药的时候,就先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概念。

而呕吐下痢都是从这里来的。

为什么会有胸胁苦满呢?因为病邪本在表,邪气一下陷于内的时候,那所有病邪通通一下子都跑到这个肋骨去了,从太阳表马上变成了少阳里症,全部病邪堵在胸勒之间。

开处方的时候,还要看这个人的体格大小,体格很壮的话就开三、四钱,如果是小孩子,就开一钱,体格中等,就开两钱就可以了。


176、狗脊

这个药,切下去的时,从侧面看,就像一只狗,而且还有一根黄线在里面,好像脊椎骨一样,那就是狗脊。

狗脊也很常见,也很便宜。

其味苦、甘,性微温。

主治是益气血,强筋骨,能够治疗肝虚肾亏,尤其是老人的病。

本经原文说其,主治是强腰脊,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盖痛,跛力老人。亦名百枝。

关机是什么意思?你看老人走路,动作很慢,关节很紧,这种情况就可以用狗脊。

狗脊是滋补的药,是强筋骨的要药,如果筋骨太弱了,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煮一些狗脊来吃。

甄权说,其治疗脚软毒风,肾气虚弱,续筋骨,能够去寒湿,狗脊这味药是温性的,我们可以当滋补的药,常常可以开。

因为补肝、补肾,所以尤其是男性吃了这种药绝对会比外边卖的那些所谓的滋补药好太多。

并且,这些都是我们历代医家都在用的,所以说,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