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说的就是药性在六淫方面的使用。
六淫,就是指一年当中随气候不同而产生的“气”,五运六气中的六气。 即风、寒、暑、湿、燥、火。
比如,你身上有痛点,但是这个痛点是来回移动的,一会这痛,一会那痛,今天这里痛,明天那里痛,那么这就是其中的“风”。
针对风,就要用“辛凉”和“苦甘”的药,辛甘发散,甘以来缓之。
如果是暑,内里大热的话,那这时候就要使用寒药和咸味的药,经老师无数临床实践,如果人热到极点,用寒药却不起作用时,要抓住时机,用咸味的热药下去,让里面的热一下子瞬间转凉.
因为,我们的身体如太极图,是一个圆形在循行,所以,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所以,热达到极点时,借用热的药性往前一推,下一刻变会下降至寒点。 这个湿,分寒湿和湿热两种情况,一般在关节的基本上都是寒湿,这种都是用苦来燥,用热药。
还有一种就是在身体内部的湿热,那这种就用苦寒的药,再用酸味和淡味的药来将所有的湿收到一起,再从身体利出去。 火和热,大家很不好分清楚,最简单的分辨方法是看舌苔,如果舌苔黄且干,还有看到裂开,这就是火盛,如果是舌苔黄且湿,那这种就是热。
火盛的情况下,就要用寒凉的药,咸味的药来泻寒,再佐用苦味药来下火,酸味的来收。
比如,大便带血,有三种情况,如果先出血,那就是内痔,如果是最后擦才有血,那就是外痔,如果是大便和血在一起,并且一天下痢不止,几十次,这种就是内有火,就要按照以上的大原则来治疗。
如果是燥的话,就用苦味来泻它,辛味来发散燥气,用甘味来滋润。
寒的话,就要用热性的药,例如咸药来泻寒,且用苦味和辛味来辅佐。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五行生克原则: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依据这个原则,我们便会知道,当补一个脏器的时候,另外的脏腑也可以同时补到。
比如白色的食物,本身是入肺脏,但也能加强其母脏脾的同时,还能增润其子脏肾。
虽然说每种味道是进入一个脏,但是过犹不及,不能太过,适量就好。
都知道酸入肝,对肝好,但是吃多了的话,就会伤到(肝)筋。
吃多苦的话,会伤气,可以用咸(肾水)来克制(心火)。
甜味吃太多,会伤到(脾)肌肉,可以用酸(木)来克制甘甜(土)。
吃辣吃太多,会伤到皮毛,就用苦(火)克制辛辣(金)。
咸味吃太多,会伤到血,用甜味(土)克制咸味(水)。
反过来就是说,筋不好,不要吃酸。
皮毛不好(太多),不要吃苦。
腹胀不要吃甜。
气喘,气不够,不要吃辣。
血浓,不要吃咸。口如果总是渴的话,那就代表肾里面血太浓了,这是表现之一。
其实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当一个肾病患者,吃了药,嘴里不断向上涌出津液,这就可以说明,她的肾功能恢复。
没有办法,市面上的甜味都很不保险,自己拿捏不准的时候,就可以买些真正的蔗糖来泡水喝,这样就可以稀释肾脏的血浓度。
还有一种情况,现在很多甜食,其实都已经经过加工,性质早就发生变化,属于真正酸性了,这时候,你吃到你以为的甜食其实是酸味,那这时候吃太多,就会影响到脾土。
因为木克土,酸克到脾。
像很多人吃过阿司匹林后,到了医院打针,血管找不到,为什么,因为阿司匹林是酸性的,把血管收起来了,太厉害了。
这是本位上的相克,再进一步还会克到五脏:
比如,酸吃太多会伤到脾胃(木克土),会造成吹火嘴。
苦吃太多会伤到皮毛(火克金)。
甜吃太多会伤到肾,影响到骨、记忆力、还有掉发(很多男性多是这种情况)(土克水)。
辛辣吃太多,指甲都枯掉(金克木)。
咸味吃太多,血会变得浓稠,脸色暗淡发黑(水克火)。
药物的命名: 以外形来命名的中药有:人参、枸杞
以颜色来命名的有:黄连、
气:xilie(伤科)香薷
味:甘草、苦参
质地:石膏、赤石脂、归头、归身、归尾
季节:夏枯草、款冬花
功能:何首乌、补碎骨
药物的炮制方法: 使用火的有四种:有煨、炙、瑕、炒。
“煨” 意思就是把东西埋在热热的沙土里一段时间。
“炙”就是用一些东西和药物放在一起炒,比如,醋、盐等。
“炒” 就是无需加任何佐料直接将本身的药物炒熟。
“瑕”就是放在火上烤的意思。
使用水的有三种:分为侵、泡、洗
“侵” 就是需要放在水里很多天。
“泡”也就是泡一下。
“洗”就是稍微用水一下就可以了。
水火共制呢还分为:蒸、 煮 、九蒸九晒 蒸和煮很简单,而九蒸九晒则是需要将用特殊物料侵泡后的药物,放在一定的工具里,用烧的很旺的柴火去蒸到所需的时间,然后再拿到太阳底下来晒,这样反复蒸煮九次,在天地间经过阴阳合和相互转化。具滋补,不滋腻,极易吸收。
还有用温热的生姜来解其药性的毒的例如,半夏,所以,现在我们拿药的时候,都会看到“姜半夏” 这个名字,其实这就是用姜炮制后降低了半夏的毒性。
一般用到盐,用其咸性,用来攻坚,走肾,比如,肾结石。
而醋,就是用到它的酸性,作为收敛来使用。
还有我们经常听到的童子尿,这个也是用来祛毒的,比如,腰疼。
用米水来炮制,是用来中和药物本身的燥性。
用乳制品有时候去滋润一些枯萎的药物,也会去它的燥性。
还有特殊的土会用来补中焦的脾胃。
还有些比较烈的牵牛和元花就要用面和白曲来缓解其药性。
而黑豆和甘草也是经常作为祛毒的佳品。
有些药物使用的部位也要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一颗药草有花、果、根、茎;比如病人有腹胀,那么就会去掉其茎部。
而莲子吃的时候是要去芯的,就是去它的燥性。
而麻黄呢,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它是用来发汗的,但是也是取它的根,它的结是要去掉的,因为,这个地方是止汗的。所以,每位药都有其特殊的地方,一定要加以记忆。
中国大部分药基本都产在四川,当地非常便宜,而且也属于道地药材,药效也很好的,比如柴胡,就是四川的最好,其他的地方也有,而且做的非常漂亮,但是懂的行家一看就知道,药效已经很差了。
有些药物就是越原始的越好,如果炮制不当,力量不足,也就完全没了药的真正作用,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所以,炮制药物也是有很大学问的,不可轻视。
比如,广州、香港的药都加工的非常精致,好看,而且价格翻了几十倍不止,但最终的药效令人叹息。
在之前,我国的“大黄”出口到国外,然后,国外经过加工后做成了“大黄锭”,并以一元一粒的价格回销回来,而我们当初出口的价格却是“一斤五角”的价格,真的很痛心。
像我们的宝岛就有很多黄柏,如果我们国人能了解它的用处并珍惜,做成处方一代代吃不完,可是现如今,长久以来被美国人做成消炎药回销回来。
先不说它的价钱,就单其对人体伤害性也是不容小觑的,这可是我们土地上的宝贝,是老天爷自然赐予的,但由于我们的无知,丢失了这么多珍贵的文化财产。
还有我们的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