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概述(一百一十一)——明朝(四)

 金色年华554 2023-01-07 发布于江西

本期介绍明朝前期的外交情况。明太祖曾经对大臣说,如果海外诸国为患,不可不讨伐,但不为患的也不可擅动干戈。明太祖在《皇明祖训》中还将朝鲜、日本、安南(相当于今越南北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占城(在今越南南部)、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等国都列为不征之国。大体来说,明朝前期对周边国家采取睦邻友好政策,但也与个别国家发生过战争。

图片
明朝与日本的关系 倭寇的出现

明初曾派遣使臣杨载、赵秩到日本,恢复了与日本的友好关系。日本还曾派遣使者来华,并送还被倭寇从东南沿海掠走的七十多人。洪武年间在宁波专门为日本来华贸易设置了市舶司。但由于倭寇的问题,明朝实行勘合贸易制度,用作为凭验的贸易凭证“勘合”来限制日本使臣与商人,以防倭寇冒充。

相当于中国元朝后期至明朝洪武年间的时代在日本是所谓“南北朝”时期,当时日本国内有南北两系天皇,相争不已,内战频仍,日本西南部一带的武士、商人在国内封建领主的策动下便开始下海作海盗从事劫掠,适逢元末明初中国社会动荡,这些海盗甚至登陆北起辽东、南至两广海南等地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杀掠不止,被称为“倭寇”。永乐十七年(1419年)总兵刘江(本名刘荣,初冒称其父刘江的名字,?—1420年)率明军在辽东望海埚(在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亮甲店街道东部)一举歼灭登陆的倭寇,沉重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明朝政府还允许日本国内的封建诸侯十年一次来华贸易,发给勘合。

到明朝中后期,倭寇中并非完全来自日本的海盗,还有不少东南沿海的明朝商人、农民以及朝鲜流民也加入到倭寇中,因此也被称为“假倭”。

图片
郑和下西洋 明朝与西洋各国的关系

明成祖通过“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为了稳定内政,证明自己的统治合法性,也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同南洋、西洋各国的关系,于是派遣他的亲信宦官郑和(1371年?—1433年?)率官员、军队、船员等两万余人,在永乐年间先后六次航海到当时被称为“西洋”的今印度洋周边国家与地区。这六次航海活动与宣宗时期的第七次航海活动都由郑和主持,史称“郑和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是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晋宁)的回族人,父亲曾到过天方(今沙特阿拉伯境内的伊斯兰教圣城麦加)朝圣。郑和幼年,明军夺取云南,云贵等地的少年男子有一部分被带入明宫成为宦官,其中郑和(他的小名可能叫三保)就入宫,后随侍当时的燕王朱棣。他在“靖难之役”中立有战功,因北平东郊的郑村坝(今北京市东坝)而被朱棣改姓名为郑和。朱棣即位以后,由于郑和的家世考虑,命他统率下西洋的舰队。

图片

郑和下西洋油画,图片来自网络。图右侧是一只“麒麟”(长颈鹿)。

郑和所乘的船只被称为宝船,船长四十四丈余(相当于现代公制138米),宽十八丈(相当于现代公制56米),在当时世界上无出其右者。郑和所率明朝舰队还带有当时先进的武器,载有大量的粮食、淡水、马匹以及用于与沿途各国贸易的各类货物。由于郑和出使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非侵略殖民,因此除遇到海盗(如陈祖义)、个别敌对国家外,郑和船队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国家和地区之间都进行了和平的往来,这些国家包括占城、真腊、暹罗、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吉兰丹(今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彭亨(今马来西亚彭亨州)、苏门答腊、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巴邻旁)、爪哇、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溜山(今马尔代夫)、榜葛剌(今孟加拉国)、柯枝(今印度南部科钦)、古里(今印度南部科泽科德)、忽鲁谟斯(今伊朗霍尔木兹港,在波斯湾口)、祖法儿(今阿曼佐法尔)、阿丹(今也门亚丁)、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

不少国家的君主派遣使者甚至亲自随同郑和船队返航前往中国。其中浡泥(在今文莱一带)国王等国国王在应天去世,被葬在应天郊外,这就是今天江苏南京的浡泥国王等墓。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仁宗即位后,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动。但仁宗不久去世,到宣德年间,宣宗再次派遣郑和率船队第七次下西洋,而郑和在途中去世。这次下西洋活动结束后,明朝便从此停止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就在郑和下西洋活动停止之后数十年,葡萄牙航海家率舰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而哥伦布则率领西班牙舰队到达了今天的美洲等地。

除了郑和的大规模航海活动外,永乐、宣德年间还有大批使臣出使海外各国,而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各国使臣与商队到南京的人数就达到一千二百多人。但是,明朝相比此前的唐、宋、元等王朝,对海外各国来华贸易却有着严格的限制,限定各国使臣来华的日期、人数、船数,并用“勘合”等文件作为入境的许可。明朝还屡次禁止民间私自下海,将出国之人视为“无父无君之辈”。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穆宗隆庆年间。

唐宋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日益繁荣,海外贸易不绝。而明朝东南地区山地居多,地方豪强兼并加重,使得大量人口不得不出海谋生。这些出海的人当中包括富商、小商人、手工业者与农民,很多前往南洋即今东南亚地区。明初在旧港居住的华人就已有数千人,而在爪哇等地也有数千家之多,在吕宋(今菲律宾吕宋岛)、文莱(今文莱)也有不少华人居住。明朝商人通过贩卖瓷器、丝绸、铁器,与购买胡椒、谷米、棉花等物,与南洋发展了商业关系。留居南洋的华人则带去了来自中国的铁制农具和制糖、采矿的手工业工具,与茶叶的种子、种植胡椒的方法,与当地居民共同开发了南洋地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
明朝与安南的关系

明朝建立后派遣使者到安南告知改朝换代之事,安南则遣使向明朝朝贡,明太祖按照元朝旧制册封其国主为安南国王。当时安南国内政局不稳,陈朝君主已经大权旁落,废立操于权臣之手。建文帝时,安南国相黎季犛(1336—?)索性灭陈朝自立,并改姓胡。不久因遭到陈朝旧臣反对,被迫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也是陈朝公主之子胡汉苍。永乐元年(1403年)胡汉苍向明朝朝贡,隐瞒了篡国的事实,被明成祖册封为安南国王。不久,安南陈朝遗臣等人到明朝控告胡氏篡国,请求明朝讨伐胡氏,复立陈氏。明成祖经过调查发觉被骗,大为震怒,于永乐四年(1406年)派朱能为征夷大将军,统率号称八十万的大军攻入安南。次年五月胡氏父子都被捉拿,押送到应天囚禁。

明成祖在永乐五年(1407年)六月便改安南为交阯,设置交阯布政使司。由于明成祖没有恢复陈朝宗室的作为及明朝官吏在交阯的贪暴行径,安南各地自从永乐五年之后反抗不断。永乐十六年(1418年)黎利(1385—1433年)起兵反明,此后加之明仁宗即位后将镇守交阯十九年、颇有善政的黄福(1362—1440年)召回内陆,交阯反明活动更加激烈。明宣宗即位后,多次镇压均无成效,便开始商议放弃交阯。这一提议遭到了夏原吉等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不能将二十年的功业毁于一旦。杨士奇、杨荣则表示应当复立陈朝,得到了宣宗的支持,但这一活动也很快失败。最终,明朝不得不在宣德二年(1427年)放弃交阯。黎利则连年遣使明朝,请求明朝的册封(可见他在安南的统治合法性与明朝中央政府的册封是紧密相关的),最终在宣德六年(1431年)得到批准,他便恢复了安南(后黎朝),向明朝朝贡。

图片
明朝与帖木儿帝国及中亚各国的关系

帖木儿帝国与蒙古汗国时期分封的察合台汗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前面中国历史概述(一百)——元朝(三)文章中曾提到约在1330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察合台汗国的疆域基本在今天中国境外的中亚河中地区(锡尔河、阿姆河之间的地带)。1370年,出身于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1336—1405年)经过征战,操控了西察合台汗国的大权,后来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建立了一个东起今天我国新疆西部,西至小亚细亚,南达印度,北抵钦察草原的庞大帝国。

起初,由于帖木儿的主要征服对象是西面的波斯与北面的钦察诸汗国,他对明朝采取了朝贡的策略,从洪武二十年(1387年)首次派遣使臣到明朝,此后频繁进贡马、驼等物,而来往贸易也颇为频繁。但到了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帖木儿此时征服了许多国家,逐渐开始对明朝不满,扣留了明朝的使臣,断绝了交往。当击败奥斯曼土耳其之后,帖木儿甚至妄图率大军攻伐明朝,在永乐二年(1404年)冬出兵,最后却在次年突然死去。明成祖对这次入侵也作好了准备,在帖木儿死后仍命甘肃总兵官加强边防。实际上,帖木儿死后,其子孙争权夺利,他生前所建立的庞大帝国也逐渐分崩离析。

图片

左为现代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帖木儿铜像,右为明成祖朱棣画像,图片均来自网络

帖木儿的后裔及中亚、西亚其他国家君主,大多乐于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因此明朝文献中涉及中亚、西亚等地名的记载很多,如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等。明朝洪武末年至永乐年间,曾派遣陈诚(1365-1457年)五次出使西域,明仁宗即位后便鲜有遣使西域者。除了与周边国家的往来外,明初的使团还加强了我国新疆地区东察合台汗国及其各附庸领主与明朝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新疆与内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介绍明朝中期的政治军事情况,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图片
图片

历史地理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