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4求人:我就不求,行不行?

 王肖杰 2023-01-08 发布于山东
张口求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求不熟悉的人。你可能会想:“我自立自强,不求人行不行?”——恐怕不行。一撇一捺是个人,人是群居动物,靠相互依赖才活到现在,没有相互依赖恐怕就没有现在的你我了。
你可能还会想:“他帮忙,我给钱,行不行?”交易把求人的成本降到了最低,也更便利,但交易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句俗话:“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有钱也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人,找到合适的人,送钱人家也不一定收。有时给钱事情反而更难办成,因为对方会有心理负担。
别想着不求人,其实求人有很多好处,比如提高效率、扩大效益,还能得到指点,在求人的过程中,你会收获更多,成长更快。
总之,在成人的世界里,求人是难免的,那怎样求呢?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人。可以先从外围下功夫,比如你先问A:这个事谁能办?A说B能办,你就多方了解B,比如从C那里打听,如果A和C都说B行,那找B大概率是对的。如果C说不行,你可以再问C谁更合适,如此循环,肯定能找到最适合的人。
二是求他能帮上的忙。帮人有成本,有些是举手之劳,顺水推舟;有些则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甚至还有物质上的花费。尽量减少被求者的成本,比如把所求之事编成微信发给对方,这样对方直接转发就可以了,不用费神费力。对地位高、能力大的人,尤其要注意为他节省时间精力。
三要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让别人知道你需要帮助,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困难对你来说可能是一座山,而对他来说就是一张纸,所以不用不好意思,张口三分利嘛。你不直说,对方还以为你在聊天,可能随口说几句宽慰话就过去了,没意识到你需要帮助。
有一点要知道:求人的背后是对等。“官官相护”好像很负面,“穷人帮穷人”好像很值得称赞,但他们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就是对等。官为什么愿意帮官?因为他们之间互相能够帮得上;穷人之间,你给我一瓢,我给你一碗,也是互相能帮得上。然而,官和穷人之间关系就不对等,官帮得上穷人,但穷人帮官能力要弱得多。
不对等关系为了对等,往往用物质方式来平衡,比如请客送礼。另一方面,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可期的未来也是一种资源,可以平衡不对等关系。如果一个年轻人勤奋敬业、善良助人、积极向上,他求助时,愿意帮的人就会多,因为别人看好他的未来,会觉得这个忙帮了不白帮,将来这位青年飞黄腾达能帮得到自己。相反,如果一个人工作不努力,人品也不怎么样,你愿意帮他吗?我想你也不会愿意的。所以人品也是你求人的资本。
接受了帮助要好好记着人家。任何一个人都喜欢感恩的人,不喜欢白眼狼。不仅要记着,还要让对方知道你记着。比如在公开场合多提对方帮你的事,当着众人的面感谢,这不仅让帮你的人感觉好,你还给众人留下了“懂得感恩”的好印象。背后多讲感谢的话,慢慢会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背后讲的话力量更大。
对于特别大的忙,感恩的方式就不能仅是口头说说。有句话叫“大恩不言谢”,不是说“大恩不用说谢谢”,而是说大恩不用语言来谢,要以行动来谢。韩国有句谚语叫“最好的感谢是持续的交往”,行动总是胜过语言。
求人,一般有两个结果:一是别人接受你的求助,二是拒绝。遇到拒绝的情况,还是要表示感谢,因为你占用了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其次表示理解,目的是把关系维持住,为日后继续交往打好基础。
被拒绝了,不要灰心,再去求助其他人。如果用尽全力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那就放弃吧。在成人的世界里,不是心想就能事成的。
请注意: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求人!除此之外,个人事项,比如介绍对象;工作事项,比如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需要人手、支持等;社会事项,比如推广读书、帮助老年人等公益活动,都可以求人。

求人,有时也是助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曾向钢铁大王卡耐基写信求助,当时她的老师莎莉文旧病复发需要治疗,卡耐基回信说:“你是如此的受人尊敬和爱戴,你竟然肯给我帮助你的机会,我觉得无比幸福。”所以不要害怕求助,你的求助可能也是对别人的帮助。
最后,孩子,我希望你有了能力之后,能成为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因为人之为人,价值就在于为了别人。

好友需要,分享给T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