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70多岁才中进士,却写下了一首千古名作,最后7个字人尽皆知

 云端书馆 2023-01-08 发布于河北

唐诗有种特殊的题材叫“战争诗”,例如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王瀚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这些诗读来令人热血沸腾,然而每场战争,都浸透着无数人的鲜血,正如曹松所言“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诗出自他的《己亥岁》,只有7个字,便揭示了亘古不变的历史现象,令人拍案叫绝。

《己亥岁》

曹松〔唐代〕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译文: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被战云笼罩,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都不能实现。请你不要再谈论封官晋爵之事了,要知道,一个将军扬名立万,是成千上万的士兵送了命来成全的。

曹松是晚唐诗人,其诗学贾岛苦吟。“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崇义里言怀》),是其自我写照。

据《桐城县志》载,曹松生卒年大约在公元830—903年。这是个战乱迭起,黄巢起义,朱温乱唐,五代十国酝酿成立的历史区间。

乱世是英雄的时代,可不是文士的时代。曹松手难缚鸡,生不逢时,只好在战争的夹缝里到处奔走避祸。

曹松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兼惠家族。直到昭宗天复元年,曹松终于考中了进士,但此时的他已年逾七旬。

还真是乱世出怪事,那一年的榜上竟有五位古稀老人,他们是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因之成为佳话,号曰“五老榜”。

扯远了说回这首诗,己亥岁,即己亥年,为唐僖宗乾符六年。这首诗自注作于广明元年,题《己亥岁》,表明是追忆去年时事而作。

当时唐王朝已处于衰落时期,疯狂镇压农民起义,不仅两河、中原,连大江以南也变成了战场。为了镇压农民的反抗,唐王朝扩军经武,培植将领,一些地主阶级分子和个人野心家为唐王朝效命向起义军进攻,军阀们更穷凶极恶地杀戮人民,战乱中的人民遭受巨大的灾难。

这首诗就是诗人有感于这血淋淋的现实,为人民发出的正义呼号。

诗的首句写唐朝末年战事汹涌。当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统治者对起义军施以残酷围剿,整个江南地区战火连天。

第二句表现的是战争给民生带来的巨大破坏。

“樵”指砍柴,“苏”指割草。“樵苏”生活艰苦,原本没有乐趣可言,但面对蔓延的战火,九死一生的老百姓们已经把平安的砍柴割草生活视为无比的欢乐了。

“何计”两个字说明,此时百姓们连砍柴割草的乐趣也享受不到了。以“乐”反衬百姓的“苦”,意味深长。

第三句表现的是表现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发人深省

“凭”字意在“请”、“求”之间,封侯是帝王对功臣的爵赏,自汉唐以来主要是赏赐立有战功的武将的,封建社会的许多壮士和读书人把拜将封侯作为人生的理想,但诗人却说:面对人民的苦难,请你不要再说封侯的事了。

结句则抒发感想,言简意赅,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一”与“万”相对照,“功成”与“枯骨”又相对照,形象极为鲜明,揭示了战争可怕的破坏力,意味深长。这句怵目惊心,是全诗诗眼,警策有力。

这首诗言简意深,强劲有力,将惨烈的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反对战争,对战争的危害认识深刻。既批判了高骈之流的现实杀人者,也概括了战争的某种本质,具有普遍的认识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