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万志愿军被包围,彭老总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激流一舟 2023-01-08 发布于中国香港

1950年10月19日,经过中央的几番严密计划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秘密赶赴朝鲜战场,帮助朝鲜人民军抵抗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进攻。


6天以后,随着双方的第一次接触,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揭开了序幕。

抗美援朝

在志愿军入朝以后,凭借着完善的战略布置、细致的战术配合,以及战士们坚韧的战斗意志,一下子将原本已经打到鸭绿江畔的“联合国军”,再度赶回到了“三八线”以南。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在志愿军的猛烈进攻之下,“联合国军”就接连输掉了4次大规模战役。

作为“联合国军”的主力,不可一世的美军部队,遭受到了自从二战以来最为惨痛的损失。

这也打破了美军驻朝总司令麦克阿瑟所承诺的“圣诞节前带领部队回国”的诺言,不但重重地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甚至还让他丢掉了总司令的位置。

然而,正当我军的胜利脚步继续向前迈进的时候,美国却紧急将原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升上了总司令的宝座。

麦克阿瑟

与狂妄的麦克阿瑟相比,李奇微的战术布置则要显得精细了许多。

在他的带领之下,美军不但重新拾起了战斗意志,还利用更加优越的军事装备,在第五次战役当中,给志愿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甚至还在将我军的十万主力团团围住,妄图将其“一口吃掉”。

面对这般困境,就连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也陷入了无计可施的地步。

眼看我军主力“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毛主席的一封电报,成功解决了此次的危机,让我军主力从敌人的包围圈中“逃出生天”,将战场上本要倾斜的天平,重新拉了回来。

那么,当时的战况究竟如何?十万大军是如何为包围的?毛主席又布置了什么样的战术呢?

作战细致的“战场之狐”

朝鲜战争爆发不久,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便由于一场意外而去世,于是,美国军方紧急调派了陆军参谋长李奇微,前来接替沃克的职位。

在前四次战役当中,相比于其他的美军部队,第八集团军在李奇微的带领之下,在战术执行方面十分的细致,经常可以在“联合国军”全面崩溃的时候,还能“逆流而上”对我军进行一定的威胁。
这也让我军注意到了这位被称为“战场之狐”的美军中将作战能力有多么强悍。

然而,李奇微所带来的威胁在不久之后才彻底呈现出来。

李奇微

1951年4月,因为在朝鲜战场上指挥作战接连失败,所以麦克阿瑟被调离到了后方,由李奇微接替了“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位,并同时出任了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远东美军总司令,正式晋升为了美国陆军上将。

在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之后,李奇微马上对美军的作战方略进行了重新设定。

在经过与作战部一众参谋的仔细分析以后,李奇微认为,麦克阿瑟原先所制定的进攻战略,过于保守,而且远远低估了志愿军的战斗能力。

于是,他先是下令分布在远方的兵力向回收缩,将绝大部分主力聚拢到几处关键的战略要地,形成坚固的防御阵线,阻断志愿军的进攻节奏。

之后,李奇微又对几支原本被打散的残部进行整编,使其重新凝聚战斗力。

经过这么一整顿,原本被我军赶到“三八线”以南150公里左右的敌军,突然展现出了十分坚韧的防守态势,使得我军再难前进一步。

李奇微的“陷阱”

在稳住脚跟以后,李奇微便开始对志愿军进攻习惯进行研究。

通过从美国情报部门、五角大楼以及战地情报机构所收集到的数据,李奇微发现,在发生大规模战役的时候,志愿军的进攻节奏虽然非常猛烈,但却往往十分短暂。
一般情况之下,一周的时间内,志愿军就会主动停止发动进攻。

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联合国军”的许多原本“在劫难逃”的部队都侥幸逃了出来。

具有丰富战争经验以及敏锐的战略头脑的李奇微,瞬间就意识到,这一定是志愿军的后勤支援能力有限所导致的。

于是,李奇微打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志愿军的那套穿插战术应用在自己身上,利用美军更加强大的机动能力,将这套战术发挥到极致,以此来对志愿军进行还击。

由于在领导第八集团军的时候,李奇微的部队作为主力与志愿军交手次数很多,所以他早已将这套穿插战术学到手中。

所以,如果真正有机会应用到战场之上,李奇微又很大的信心可以对志愿军造成严重的打击。

不过,想要成功使用穿插战术,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需要设置“陷阱”,以此来“诱敌深入”。

抗美援朝

否则,如果没有摆脱对方的后续部队,强行进行穿插,很有可能会被反包围,最终反而让自己的部队深陷困境。

于是,李奇微决定在时机到来的时候,诱导志愿军进攻,从而让他的陷阱能够套住“猎物”。

不成想,这个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

十万志愿军的“危机”

由于第四次战役的成功,志愿军的第19、第3、第9兵团集结完毕,从而志愿军第一线作战部队增至3个兵团共11个军33个师另4个炮兵师,加上人民军3个军团,总共60万余人。

这让我方兵力刹那间超过了“联合国军”的总兵力,地面战局的胜负天平也在这一刻开始向我方发生了倾斜。

但是,随着兵员的增加,有几个所面临的困难也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朝鲜半岛地形复杂,所以新入朝的兵团,对于战场局势准备得十分仓促,所以对敌情和地形都并不熟悉。

而且我军的物资问题也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在衣食方面,仅仅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军用需求。

向敌人进攻的志愿军战士们

在两相结合之下,通过与军委中央的讨论,志愿军朝鲜作战指挥部决定在敌人的增援部队登陆之前,尽快发动第五次战役。

而这次战役的目的,则是为了消灭敌人所布置在前线的6个主力师,使其难以对登陆后援部队产生保护屏障、挫败其登陆计划,争夺“三八线”以南的战场主动权。

而此次主要所采取的战术,仍旧是之前屡试不爽的战役包围迂回与战术包围迂回相结合。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志愿军的这个布置安排,正好落入了李奇微所布置的陷阱当中。

在第五次战役开始不久,志愿军所设定的几个战略目标接连被打掉,这让将士们信心大涨。

指挥部当即兵分三路,继续向敌人的阵线进行推进。

志愿军战士

然而,当继续行进了3天之后,彭老总却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

因为,虽然在这次战役双方刚遭遇的时候,“联合国军“吃了败仗,可是他们所损失的,不过是一些战斗力低下“杂牌军”,其中大部分都是韩军、菲律宾军队、泰国军队还有欧洲一些小国家的队伍。

可担当主力的美军却根本没有什么损伤。

而且,在敌人撤退的时候,丝毫没有任何慌乱的地方,反而是井然有序,队列极其工整。

要知道,当初作为美军王牌中的王牌,第一师在被志愿军打垮而逃的时候,部队依然是杂乱无章,显得十分急迫。
身经百战的彭老总,自然是立刻想到了这极有可能是敌人所设下的圈套,于是当即命令部队暂停追击。

可是,虽然彭老总的命令已经十分及时,可由于志愿军的行军速度十分快捷,即便是只依靠两条腿,也仍然已经深入敌人阵线将近200公里。

这已经让敌人形成了一定的作战空间。

志愿军战士

看到志愿军停止了追击,李奇微也知道我军看破了他的计谋。虽然这段距离比他设想的要近一些,但是也仍然在可以实施作战的范畴当中。

于是,李奇微一声令下,“佯装逃跑”的美军,立刻调转方向,乘坐战车用最快的速度开始对“孤军深入”的志愿军进行穿插包围。

由于美军超强的机动能力,很快,最前线的第九兵团和第三兵团的主力不读就被敌人分割开来。

第九兵团的第12军和27军第加起来共10万人的部队,与后方前来支援的王近山所率领的第三兵团失去了联系。

第九兵团的总司令宋时轮,一边将部队进行收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防御阵势,一边将这个紧急情况报告给了总指挥部。

听到这个消息,彭老总顿时心头紧张了起来。

彭老总

要知道,美军这次所派遣来对第九兵团进行包围的足足有15万人,几乎是美军最精锐的主力部队。

除此之外,李奇微还安排了“联合国军”近10万人作为后援部队,在旁边虎视眈眈地对其进行监视,一旦贸然出兵救援,很有可能会让敌人“围点打援”,再度增加我军的伤亡情况。

一时之间,就连彭老总都想不到任何对策。

眼看再不及时想出解决办法,第九兵团的两个军就要被敌人“全歼”,彭老总连忙将给北京打去了电话,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军委中央。

志愿军战士

毛主席的对策

在当天晚上,得知此消息的毛主席紧皱着眉头,在中南海的院子中来回踱步。手中的烟抽了一支又一支。

知道主席在思索对策,所以军委中央的诸位将领也不敢过去打扰。

在思索了一个多小时以后,毛主席突然快步走到了朝鲜战场的地图面前,对战场的态势进行仔细查看。

随后,他向身边的周总理说道:“向朝鲜发电,电文就八个字: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毛主席

当这封电报发过去以后,彭老总看到这八个大字以后,一拍桌子大声喊道:“还是主席厉害!第九兵团有救了!”

这八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十分简单:既然敌人已经重兵包围了第九兵团,那么再去进行救援就相当于“抱薪救火”,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集中大批兵力,对其弱侧进行猛攻,进行“反包围”,将被动防御变为主动进攻,那么在里应外合之下,敌人的兵力将不得不进行收缩,到那个时候,包围圈自然将被破解。

李奇微

于是,在这套战略思想的牵引之下,第三兵团和第九兵团的余部,开始对美军发动反攻。

最终,在经过了一番血战以后,成功将被困的10万将士,从敌人的包围圈中拉了出来。

不过,虽然成功救出了10万将士,但是我军所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烈。

留在铁原阻击敌人的63军,在敌人的猛烈轰炸之下,伤亡数量一下子过半,最终仅剩了不到万余人。

而第五次战役,也以我军的惨胜而告终。

铁原阻击战

战场上的残酷是如今的我们难以想象的,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初在其他各国看来,实力差距极为悬殊的两方,最终却以志愿军的胜利而告终,这也让中国从此以后,彻底站在了国际的舞台之上。

而为祖国英勇作战的战士们,也将被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