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化字是历史的必然——读 张书岩等著《简化字溯源》

 云蔚志读书 2023-01-08 发布于上海

多年以来,围绕着汉字简化一直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议论。有些人甚至把简化字看作是中国内陆50年代少数激进的文改活动家闭门造车杜撰出来的产物,是共产党的发明。这是一种误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客观实际的。这本1997年出版的读物简述了我国清末以来汉字简化和规范工作的历史,既有较为充分的学术依据,又有较好的可读性。

一、一直在演变的汉字

首先要确认的一点是,汉字一直在发展演变,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字形演变和笔画的简省与书写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在使用语言和文字过程中力求经济省力的原则的体现。

汉字上溯可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距今三四千年了。为了方便使用,人们对汉字产生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形体便于书写,导致求简的趋势;二是要求加强汉字的表音表义功能。在汉字发展史中,既有简化,也有繁化,异体字多,写法不固定。由于古汉字形体过于繁难,简化是大幅度的。隶书就是秦国人为了日常书写方便,不断破坏和改造整体的字形而形成的。

二、简体字古已有之

早期的汉字由图画发展而来,一个字有多种写法,一字多体自甲骨文就存在。笔画多的就是繁体字,笔画少的就是简体字。

简体字和简化字并不一样,简体字是指流行于群众之中,未经整理和改进的形体较简易的俗字,它不具有法定性,其写法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有多种。而简化字则是指在简体字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的整理和改进,并由政府主管部分公布的法定简体字,其写法只能由一种。收入《汉字简化方案》(后发展成为《简化字总表》)中的简体字即为现行简化字。

现行简化字始见于先秦的共49字,占所选388个字头的12.63%;始见于秦汉的共62字,占15.98%;始见于魏晋南北朝的共24字,占6.18%;始见于隋唐的共31字,占7.99%;始见于宋(金)的共29字,占7.47%;始见于元朝的共72字,占18.56%;始见于明清的共74字,占19.07%;始见于民国的共46字,占11.86%;始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共1个字,占0.26%。

由此可见,现行简化字绝大多数来源于历代的“俗字”和“手头字”,即历代简体字,其中约30%来自先秦两汉时代;有一些来自草书和行书;还有一些竟还是“古本字”,比它们的繁体的历史还要老得多!

简体字不仅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其中也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流行。在历代碑刻拓本或者古代典籍中就有大量的简化字。

三、近代的简体字运动

自从国家机器诞生后,国家开始规范和统一文字。从秦代的“书同文”,到几次石经的刊布,最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行简化字。我国政府自上世纪50年代起对汉字进行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汉字的笔画进行简化。这既是我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和普及文化教育的需要,也是历代汉字规范工作的继承和发展,是汉字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必然。

(一)清末揭开简体字运动的序幕

真正揭开简体字运动的序幕的,首推清末教育家陆费逵。为了表示推行简体字的决心,陆费逵曾把自己的姓名简化。他所创办的中华书局一直出版繁体字版的古籍,令人想不到的是其创办者竟然是简体字的提倡者。

历史上曾给过简体字合法地位的,要算是19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革命。当时的太平天国政府的印玺和文告、书籍,大量采用了先秦以来民间流行得简体字,同时也创造了不少新的简体字,其中的绝大多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布的《汉字简化方案》采用。

五四运动后,简体字运动的逐渐兴起。钱玄同首次提出了汉字简化运动。他是系统提出汉字简化方法的第一人,归纳出了简体字的八种构成方法:

1,将多笔画的字删减,粗具匡廓,略得形似者,如寿;

2,采用固有的草书,如为;

3,将多笔画的字仅写它的一部分,如声;

4,将全字中多笔画的一部分用很简单的几笔替代,如刘;

5,采用古体写法,如从;

6,改用少笔画的字,如灯;

7,另外设计简体字,如响;

8,假借其他字,如义。

钱玄同提出的这几种简化汉字的方法与后来新中国简化字的方案基本一致。

(二)民国时期的简化字运动

民国时期,官方的简化字也一度有推广的机会。

1931年,由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的《国音常用字汇》出版,该书把宋元以来的习用简体字大多收入,是最早提倡简体字的字汇。推行手头字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大加快了汉字简化运动实践的进程。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也不得不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由政府公布法定的”简体字表“,这是史无前例的。由于受到国民党内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第一批简体字表》在公布半年之后就被通令”暂缓推行“。尽管官方的推广受挫,在民间仍然在使用简体字。1936年10月,容庚出版了《简体字典》(4445字)。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了《常用简字表》(3150字)。1937年,字体研究学会发表了《简体字表》(约1700字)。

(三)新中国对汉字简化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全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成为当时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党和政府把简化汉字作为建国初期文字改革的首要任务。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设立表明,我国文字改革机构已由研究性质改变为国家职能机构。汉字简化从原来的主要由民间推动转变成中央政府的重任之一,开始举全国之力来推动了。

汉字整理组根据中共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的批示精神,在中央教育部公布的2000常用字的范围里,利用简化偏旁类推简化同偏旁字的方法,对常用字进行简化,把简化字从338个扩充到1634个。从1951年至1954年,先后推出了五稿《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

终于,我国汉字简化运动的高潮到来,《汉字简化方案》(1956)和《简体字总表》(1964)正式颁布。《汉字简化方案》中所收的简化字,绝大多数在历代典籍中是有出处的,而且多在群众中流行已久。方案采取”述而不作“和”约定俗成“的原则,只记录和整理已有的简体字,而不去制造新的简体字。

在此之后,除翻印古籍和由其他特殊原因的以外,原来的繁体字应该在印刷物上停止使用。其他特殊原因,主要指文物古迹、书法艺术。专门向港澳台发行的印刷出版物,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以使用繁体字印刷。

四、对汉字简化的评价

(一)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汉字简化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正如周恩来总理1958年1月10日在政协报告会上所作的《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所说:

方案公布后,两年来,简字已经在报纸、刊物、课本和一般书籍上普遍采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大家称便,特别对初学文化的儿童和成人的确做了一件很大的好事。......简体字是要比繁体字好学好写,因此包括工人、农民、小学生和教师在内的广大群众热烈欢迎简字,这是很自然的事。

(二)尚存的不足

据新加坡学者谢世涯的统计,《汉字简化方案》共列繁体字544个,平均每字16.8画;简化后为515个简化字,平均每字8.16画。差不多减少了一半的笔画,省去了不少书写的功夫。

同时,笔画大量的减少也使得易混字相对增加,造成分辨和识记的困难。有些同音替代不适当,如以复代覆,历史上早有通用,但义项并不完全相等,有时可能引起意义混淆。对偏旁的简化和类推规定不够明确合理。

在流沙河写的《正体字回家》一书中,指出了不少汉字简化后失去原有含义的例子。这书虽然参杂了流沙河个人的愤懑情绪,对汉字渊源的考证还是比较充分,可以作为汉字历史溯源的一种参考。

(三)简繁之争

从汉字的历史变化可见,简体字自古有之,笔画由繁至简是历史的趋势。根本不存在不用繁体字,中华文化就失去根基的说法。

很多人奉台湾为中华文化的遗存,他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连台湾也提倡过文字改革。1952年,蒋介石说:“我们的汉字笔画太多,士兵教育困难,学生学习难度也太大。我觉得汉字还是应做适度的简化。我的意见,与在大陆时期一样,先提出一个简化方案,再提交到会上来讨论。”1970年,台湾出版了《标准行书范本》,采用了多达1580个简化字,其中与大陆简体字相同的就有400多个。

至此,简繁之争可以休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