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瑜伽练习中验证前人的智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只有云知道啊 2023-01-08 发布于北京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因为被无数人验证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像我们平时分享的感受,很可能只是阶段性的,而经典则不然。”

这是阿汤练习者Vicky对瑜伽书籍的看法。起先,当她自己练习阿汤时,她对阿斯汤加瑜伽的理解更多停留在体式层面,她能感受到一直往下练,就能做到越来越多的体式,身体也会越来越好。

随着练习时间的积累,她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发现自己的练习更轻盈了,在练习中她似乎没有那么用力,还能感受到呼吸的平静以及内在的转变,便会想更多了解这个流派。于是,她与《传承》相遇了。

往常Vicky的阅读体验没有很友好,要么是翻开一页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要么是根本不会翻开,一些书籍就此束之高阁。而《传承》这本书,她开始看时,发现竟然能读下去,尽管是竖版的繁体字,一切发生得如此神奇。

读的过程中,她会有很多共鸣,就会很激动,比如书中提到阿汤对练习者的影响,她似乎感同身受;书中提到练习者的感受、经历、体式突破的过程,她也似曾相识。

她还分享了一个阅读小方法,读《传承》时,她并非坐在一个地方,捧着它干啃,而是会用手机拍下书中的内容,坐地铁或其他零碎时间,拿出来读一读。

之后,Vicky接触到的是《瑜伽玛拉》,她读过几页后,感觉这本书很像一本教材,前面序言的部分有些干货,后面的体式介绍比较简单。第一遍,她没有看完,暂时把它冷落了。2022年,不知何故,她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开始认真读前面的部分,并且读了好几遍。她发现,每一句话都很有深意,并非随便写在那里,忍不住细细品味,再把那些话在自己的练习中去印证。

后来,Vicky还读了《瑜伽经》的内容,但不是大家常见的那本,而是石宏老师翻译的《瑜伽经》三摩地篇述要。虽然文字比较难懂,有点像学术论文,故事性没有那么强,但她还是会啃下去。这本书按照《瑜伽经》的每句经文进行讲解,她会依据自己的喜好,挑着阅读,并仔细琢磨每个字眼。

Vicky提到,她曾看过老掌门人一段视频,他说:“我们应该在每天练习完,读一些经典。”她记下了这句话,只要一有空,便会在教室里练完体式后,跑到老师的书架前拿下一本书,琢磨经典中的语言。渐渐地,她感觉自己能读懂的内容多了一些。

她还在尝试读《博伽梵歌》,由于故事里的人物比较多,她一开始基本看不懂,也不太懂要表达什么,可近期她好像又能懂一点点了。她觉得这是瑜伽练习带给她的进步。这些经典书籍,往往比较难啃,但她不会因为读不懂就轻易放弃,而是依旧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看下去,这在她眼中就是一种进步。

我觉得经典是前人的智慧,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我只需要按照上面说的去做,从我的练习中去印证、去体验就可以了。无论是否相同,我都会先尝试他们提到的方法,也许我还能有自己的感悟。这总比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要容易多,那样做会浪费更多精力和时间。”

对于这些瑜伽经典,Vicky会反复阅读,她表示当练习经历不同程度时,再回去读同样的经典,会品出不一样的味道。

很开心,能跟Vicky聊到瑜伽书籍的话题。她对体式的感知力很强,也许体式的形状能体现出一些她的感知力,但更多内容只是发生在她的内心深处。我猜想,她的一些感知力应该来自读瑜伽经典的启发,那是一种学以致用。

瑜伽经典都是大师们撰写的,她认真研读经典,算不算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呢?是不是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呢?我以为是的,也希望更多人能在瑜伽的道路上长久地前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