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索瘤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脊索瘤互助邦 2023-01-08 发布于北京

  

1、脊索瘤的临床症状

脊索瘤是一种局部浸润的低级别恶性肿瘤。只有百分之五的病例是更具侵袭性的去分化型脊索瘤。脊索瘤生长缓慢,有时直到晚期才表现出临床症状,这些临床表现根据肿瘤部位而不同。

颅底脊索瘤通常发生于斜坡,伴有颅神经麻痹。根据肿瘤大小和鞍区受累情况,也可能发生内分泌紊乱,其他罕见表现包括鼻出血、颅内出血等。

脊柱运动节段和骶骨脊索瘤可表现为局部疼痛或脊柱神经根病变。然而,由于这些症状和隐匿性疼痛并非是脊索瘤独有的,因此常常延误诊断,直到病情发展到晚期,肠道或膀胱功能受损。特别是对于骶骨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来说,X光片可能会忽略溶骨性病变,而CT、MRI检查范围通常不会扩大到脊柱S2水平以下,因此诊断变得更加复杂。

大多数骶骨脊索瘤累及第四、第五骶椎骨,肿瘤可向前侵犯骨盆,但往往不会突破骶前筋膜。有研究表明,神经功能缺损在脊柱脊索瘤比在骶骨脊索瘤中更常见。颈椎脊索瘤可表现为吞咽困难或气道阻塞症状,甚至可表现为口咽肿块。

脊索瘤在刚出现时通常不会发生转移,但诊断延迟使得这种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变大。一开始仅有5%的脊索瘤会转移到肺部、骨骼、皮肤和脑部,但到疾病晚期,特别是局部复发之后,高达65%的病例会发生转移,转移可以发生于肺部、肝部、骨骼、切口下、淋巴结和其他部位。

总体而言,该肿瘤影响更多的是局部侵袭性,远处转移对患者的生存似乎影响较小。因此,局部复发已成为脊索瘤患者生存率的最重要预测因素,首次手术的切除范围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脊索瘤在影像学上的表现

脊索瘤发生在脊柱中线区域,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骨质破坏,其中心位于椎体,周围有软组织肿块。与脊柱骨肉瘤、软骨肉瘤不同的是,脊索瘤在累及相邻椎体时,会局部侵入椎间盘。

脊索瘤的钙化、骨膨胀表现,在核磁的T1加权像上一般显示等信号、低信号区,T2加权像上显示中度或明显的高信号,增强后成像有强化。另外,与其他骨肿瘤相比,脊索瘤在骨扫描中,显示放射性核素摄取减少或正常。

脊索瘤的初始诊断检查,应包括原发肿瘤部位和整个脊柱,以排除脊柱转移,推荐采用MRI核磁检查。如果诊断有疑问,也可以结合CT检查的结果。

手术前,需要进行加骨窗的CT检查。怀疑有椎动脉或颈动脉受累时,应进行核磁血管成像或CT血管成像检查颅内血管情况。

术后,应进行核磁MRI检查和CT检查,评估是否有残余肿瘤或残余程度。

核磁MRI检查应包含三轴位影像,逐层扫描厚度为1-2毫米。CT最好为大视野成像,骨质评估的标准层厚为1毫米,结合增强CT,可以更好的观察肿瘤软组织部分。

目前很少有PET-CT用于脊索瘤的数据,这种影像检查在脊索瘤的确诊、分期、治疗评估的作用尚不明确。

参考文献:

《Chordoma: current concepts, manage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

《Building a global consensus approach to chordoma: a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medical and patient communit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