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桓公四年(2)- “渠伯纠来聘”

 网上资料_收藏 2023-01-0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1--

桓公四年的夏天,周桓王派宰渠伯纠来鲁国聘问。


宰:“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中提到过,宰是官职。按照《周礼天官》的记载,根据官阶不同,分为大宰、小宰和宰夫。“隐公十一年公薨”一篇说过,公子翚就是向隐公求大宰不成,而起了杀心。

这次来的渠伯纠,究竟是大宰、小宰还是宰夫呢?咱们一会儿再说。

先说“渠”字。

《说文解字》:“渠,水所居也。”
先秦字典《尔雅》,其中《释水》一章解释了各种水道(“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却没有“渠”。《周礼·匠人》“匠人为沟洫” 一段,讲了各种人工水道,也没提到渠的名称。最早的人工渠,是出现在战国后期的长渠(又名白起渠,位于湖北襄阳市,最早是秦将白起以水代兵、水淹楚国鄢城的战渠。)
而且,金文中并没有“渠”的字形,所以这个字形应该出现较晚。

名词含义的“渠”,在《周礼·车人》中出现过一次,意为“车牙”,即车轮的外周。这让我想到,砗磲最早称作“车渠”,是不是因为边缘形状类似车轮外周而得名?

图片

砗磲图片,来自网络

我颇怀疑作为姓氏的“渠”字,实为“遽”字,理由如下:


1) 先秦古籍中,出现在人名、地名中的“渠”字多有通假。
如《史记·孔子世家》“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战国策·赵策》则记为“卫灵公近雍疸、弥子瑕”,《韩非子·难四》称“雍鉏”。
又如,《春秋·定公十五年》“齐侯、卫侯次于渠蒢”,而《左传》记为“齐侯、卫侯次于蘧挐”;《公羊传》“齐侯、卫侯次于籧篨”。

2)唐代颜师古的《匡谬正俗》中,对“未央”的解释里提到这么一句:“语云未渠央。亦言未遽央。遽與渠同。”


3)《荀子·修身》:“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唐代经学家杨倞注释到:“渠读若遽,古字渠、遽通。”


而“遽”字则屡见于金文,如鼎鼎大名的师遽方彝:


图片

师遽方彝,西周中期,连盖高16.4厘米,口纵7.6厘米,口横9.8厘米,重1.62千克。腹部两侧一对象鼻形耳,长鼻上卷。盖面及腹饰变形兽面纹。内有中壁,将容酒部位分隔为两室,可放不同种类的酒。盖做四阿屋顶形,一侧下沿有两个方形缺口,可置挹取器。器内、盖有相同铭文各67字。现藏上海博物馆。

图片

师遽方彝盖铭文,大意为某年正月丁酉,周王举行飨礼,师遽受到赏赐,并制作了方彝来纪念此事。
“遽”字从辵(chuò)、豦(jù)声。
豦”本身按照《说文》的解释是“兽类互斗相持不解”的意思。
从上面铭文,可以清楚分辨出“豦”字上半部分突出的虎牙,和下半部分的兽类身体。至于是在相斗,还是“虎举足”,就看不出了。

读者可能发现了,师遽是名,并非遽氏。
那有没有“”氏的青铜器呢?
也是有的,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只“遽仲觯”,内底有铭文“遽仲作父丁宝”,证明作器者为遽氏。

图片

遽仲觯铭文




--2--

猜了半天人家的姓氏,接下来聊聊后世学者注解这句经文时,所聚焦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称呼渠伯纠的名字?
大家都知道,古代(乃至近代)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如国君面前,可以称呼别人的名。否则,直呼别人的名是不礼貌的,“ 名,终将讳之”。
渠伯纠代表周天子来聘问,这种情况下,称呼其名,显得格外突兀。
因此,历代解经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左传》:
父在,故名。

《左传》认为,渠伯纠的父亲此时仍健在,如不称名,只称其“渠伯”,将造成与其父称呼的混淆。

杜预继而延申道:“王官之宰,当以才授位,而伯纠摄父之职,出聘列国,故书名以讥之。”

图片

《公羊传》着眼于渠伯纠的身份:

宰渠伯纠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宰渠伯纠何?下大夫也。
问:宰渠伯纠是什么人呢?
答:是周天子的大夫。
问:为什么称“宰渠伯纠”?
答:因为他的身份是下大夫。

《公羊传》回答了本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认为渠伯纠是下大夫,也就是宰夫的身份。

而宋代大儒胡安国则认定,渠伯纠就是太宰:
宰,冢宰也;渠,氏;伯,爵;纠,其名也。王朝公卿书爵,大夫书字,上士、中士书名,下士书人,例也。纠位六卿之长,降从中士之例而书名,贬也。于纠何贬乎?在周制,大司马九伐之法,诸侯而有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桓公之行,当此二者,舍曰不讨,而又聘焉,失天职矣。操刑赏之柄以御下者,王也;论刑赏之法以诏王者,宰也。以经邦国,则有治典;以安邦国,则有教典;以平邦国,则布政典;以诘邦国,则有刑典。治、教、政、刑而谓之典,明此天下之大常也。大宰所掌独谓之建,以此典大宰之所定也,乃为乱首,承命以聘弑君之贼乎?故特贬而书名,以见宰之非宰也。

胡安国认为,渠伯为太宰,本应记载为“宰渠伯来聘”。桓公弑兄即位,周王朝本应予以讨伐。可周王朝不但没有讨伐桓公,反而派太宰来聘问。太宰本不应当接受这样乱了治典的命令,可他却接受了而且来聘问。相当于自贬身份。因此按照宰夫的方式记载他的名字。

由于身处宋世南渡的时代环境,胡安国对于庸碌君臣最为痛恨,贬斥也最为激烈。朱熹对其评价:“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合精神”。



回顾桓公即位以来,确实没有朝觐过周王朝的记载。反倒是周天子首先派人来鲁聘问。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周王室伸出的橄榄枝,目的可能也并非聘问这么简单。

在明年,也就是桓公五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春秋时代绝无仅有的大事。周王朝最后一片遮羞布被狠狠扯下,王朝尊严就此崩塌。

本次的渠伯纠、明年的“仍叔之子”来聘问,很大可能是向鲁国这个王朝至亲来求取支持。

不幸的是,鲁桓公在利益面前,选择了袖手旁观。





--3--

桓公四年只有两条经文,而没有秋、冬的记载。

这不符合《春秋》“首时必书”的惯例。

杜预解释,这是由于史书阙文。

我们也姑且这么理解吧。



但《左传》中,在桓公三年、四年,用三条传文,记载了一个小国的故事:

  • (桓公三年) 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

  • (桓公四年) 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

  • (桓公四年) 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简单说就是,芮国发生了政变,芮国国君的老妈把芮伯放逐到了魏地。秦国对芮国发动进攻,结果还没能打赢。于是周王室和秦军共同围攻魏地,把芮伯带了回来。

图片

陕西省大荔县东南五十里,为学者公认芮国位置,

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1·(春秋时期)成周附近》



芮国,这个存在感极弱的国家,实际很早就登上历史舞台。记载周王朝发家史的《诗经·大雅·绵》中,就有“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的诗句。

商朝末年,周国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成为区域秩序的维护者,解决周边国家的纠纷。其中就包括虞国和芮国之间的争端。《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和芮国由于边界争议,一起来周评理。进入周国地界后,他们发现周民谦让成风,乃大惭愧,未见周文王而去,各自退让,边界争端自然平息,于是周文王在诸侯间声望更高,被视为受命之君。

灭商之后,芮国被分封给姬姓,成为周王室同姓的诸侯国。《尚书·顾命》记载,周成王去世前,“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诸人,留下遗诏,命他们辅佐康王。芮伯排名还在毕公、卫侯等人之前,在当时的王朝中是相当重要的位置。
进入春秋后,逐渐强大的秦国加快了对周边国家的吞并。《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二十年(公元前640年),芮国被秦国所灭。

时间来到2004年,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一伙盗墓贼的出现打破了小村的宁静。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与其斗争并迅速报警。陕西省文物局组织进行抢救发掘,取得了惊人发现,沉睡数千年的芮国文化得以重新人间。

图片

梁带村的位置


经过多次勘探,确认梁代村芮国墓地两周墓葬1300余座,车马坑64座。其中7座高等级墓葬,可能属于芮国国君和夫人。

编号为M26的“甲”字型墓葬,据推断墓主身份为芮君夫人,出土了一套五鼎四簋青铜礼器:


图片
仲姜鼎,口微敛,宽斜沿,浅半球腹,寰底,三蹄足。两侧附耳以短横梁与口沿连接,口沿下置六道扉棱,腹上部饰窃曲纹,下部饰垂鳞纹。图片来源:《金玉华年  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

图片

仲姜鼎铭文:仲姜做为桓公尊鼎



M26墓葬还出土了四件形制大小相同的青铜鬲,其中一件是这样的:

图片芮太子鬲,高12厘米,重约1.7千克。宽平折沿,短束颈,腹部外鼓,平裆,短蹄足,腹部与足对应处有扉棱,腹部饰波曲纹。现藏梁带村遗址博物馆。

图片

芮太子鬲口沿有铭文:芮太子白作为万宝鬲,子子孙孙永保用享

这座墓中出土了含有“仲姜”和“万”铭文的青铜器,很多学者推测,M26即为《左传》中所记载的芮姜之墓。


关于文献考证,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梁带村芮国文物的出土,让我们有幸看到了流传数千年的文献记载,与地下出土文物的相互印证。不仅反映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命力,也给予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