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三伏灸之利弊

 明经方 2023-01-08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正文

讲解人:圆光  

录音文字整理:刘世琴 郁玫


现在这个时候叫长夏,长夏主湿。一年之气有风、寒、暑、湿、燥、火,而现在是湿气最重的时节。南方进入梅雨季节,人常说的“入梅了”。这个时候正是“湿”气所主。天气不但热还很潮湿,空气里面全是水气,水气蒸腾迅速,多发雷雨。

我们说春夏养阳,其实这个夏就是到夏至而已,夏至夏至,顾名思义夏天至此为止。夏至一阴生,阴气开始内生了。夏至以后其实就进入长夏了,长夏主湿,而不是主阳,阳气已经升到顶了以后,热蒸腾地上的水形成湿气,这个时候湿加上热反倒会湿温病。

​到暑天,那就热到这个热气蓄积到顶峰了,这个时候要避太阳,要避这个暑气,都要避的,所以我们民众完全是搞反掉了。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言:“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欬,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夏伤于湿,秋为痎疟。秋天容易伤什么?秋天容易为燥气所伤,小孩子脾胃弱,阴分运化不足,秋天容易被燥气所伤就易咳嗽,喝秋梨膏润肺就可以。

如今三伏天快到了,趁这个时节,来谈谈现在艾灸的一些问题,就是很多人推崇的“三伏灸”。“三伏灸”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养生方式,然而现今很多人以为这是“公认的常识”,都讲究在三伏天要艾灸养生,方正是人云亦云,你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好不好。我说的是养生,并不是说三伏天不能艾灸治病,如果非要艾灸,如何才能避免在三伏天不伤身体。

为什么暑天不能轻易灸?

暑天即使不灸人体都常容易中暑。暑气是非常伤身的,我们学《桂林古本伤寒论》,里有专门的暑病条文,暑病先伤肺,方用竹叶石膏汤。(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石膏汤主之。)

伤暑之后人会出现神昏,没精神,伤暑之人容易晕倒。以前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要军训,有些女孩子受不了热,在操场上晒一段时间就头晕昏倒了。其实正儿八经到暑天这个天气,我们不但不能艾灸,反倒要干什么?要避暑!以前达官贵人不都要去避暑山庄么。西游记里有三个大王,都是犀牛精,分别名为避尘大王,避寒大王,避暑大王。三个犀牛精,偷吃酥油,还幻化成观音菩萨。大家有印象吗?后来是被奎木狼(东方七宿)给降伏的。

映射到修行,也是一个道理:第一要避寒,第二要避暑,第三要避尘。避寒,就是在寒气很重的时候,修行打坐时要注意避寒。你看现在僧人冬天上早殿很早,四点就半起床,上完早殿之后手脚冰凉,哆哆嗦嗦回去了。这样你咋修行?所以说寺庙里的那些僧人身体都很差,因为不遵循天道原则。其次是避暑,佛家讲叫“结夏安居”,夏天就不再行脚了,不再行脚的原因,有人说是怕踩上小虫子,其实不然,是为了避暑。暑天你再行脚、再走路,很容易中暑。你现在这个天出去干活,让太阳暴晒,你不就“太阳中暍”了吗?夏天外很容易中暑,所以要避暑。避尘就是避开一些尘世的俗事儿,远尘离俗,主要心要清静。

图片

作为养生来说,我们什么时候应该艾灸更好?

真正合适艾灸的时候大概从惊蛰开始。惊蛰开始其实还不是太好,惊蛰时阳气刚要生发,最好应该从清明开始。为什么叫“清明”?清和明,就是指你昏昏沉沉地猫了一冬天,阳气都没有生发起来。这个时候阳气生发,相当于清晨太阳出来了,你看这个天是不是开始呈青色?天色逐渐明朗起来,证明这个时候是阳气开始升腾起来了。我们真正养生就是从清明开始,顺应天时。你看清明的时候我们山里的茶就开始长了,明前茶,明后茶,都是在那一段时间,草木开始生长了,茶开始生长,也有菜了。

有一种菜叫蕨菜,是每年最早生的。我们住山里都知道,其他菜都还没有生长,它先生长起来了。为啥叫蕨菜?蕨菜的“蕨”其实就是那个厥阴的“厥”加上草字头。每年的第一气是厥阴风木嘛,它先发,它得了点阳气就往外发,所以这个蕨菜的生发之气是很旺盛的,有蔬菜之王的美名不是徒有虚名的。

茶也一样,每年茶有最先发的,有最后发的。我们最先发的茶跟最后发的茶,中间能隔半个月到二十天。我们第一波茶都采完了,有些茶还没动,都没发芽呢。这是为啥?上一次破水兄来的时候我们还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们武夷山最早做的岩茶叫“黄观音”,每年第一批做, “黄观音”是最先做的茶。然后最晚做的茶叫“不知春”。为啥叫“不知春”?因为春天都已经过了,它还没发芽,它不知道春天来了,所以取名叫“不知春”。“黄观音”和“不知春”中间要相隔将近二十天。

你看,同样的茶,为什么有些茶它就发芽特别早,有些就晚,这跟这个茶的性,跟茶自身的阳气是否充足有关系。最先发的这一批阳气是最足的,走“气”,所以说黄观音是所有茶里面最香的。它常是作为拼配茶来用的。在做黄观音的时候,哇,这个茶的香气简直了,非常香!你看,当茶阳气比较旺时,这个茶就走气,非常香。而到后面成熟比较晚的,比如“北斗”啊,“不知春”啊,这些茶的香气就弱,它走“味”,就是味道非常的足。气不足但味足,也就是说它的“阴”或者滋味儿很足。所以说阳足的事物,生发之气、阳气比较足;而自身阳气比较弱的事物它就走味,味道比较足一些。这就是通过做茶来感受万事万物的性情。每年最早发的这批芽做出来的茶特别香;到后来慢慢地,采到最后的这个茶的香味就不如刚开始的香,它自身的阳气不足了。

图片

清明的时候,在草木发芽的时候,我们这时应随着天地之气一起生发,开始户外活动,内经曰“广步于庭,披发缓行”。这个时候还披着发,春天多风,目的是要护住脖子后面的风池风府穴,缓行是不做剧烈运动,因为阳气才开始生发么。真正养生的期间就是从清明一直到端午。为啥到端午?端午相当于是一天中的午时三刻,阳气最旺,注意不是热气最旺。那个热气养生是用不了的,叫“暑气”。其实人一天最热的是啥时候?下午2点左右,那个时候是最热的,叫“午后热”嘛。我们人体阴虚的发烧不也是午后发热重吗?那个热是用不了的,这个跟修行一样,炼丹要去温润它!用少阳之气来慢慢地温,假如这个火很烈的话,这个火就“老”了,就用不了了,反而会引火烧身,《西游记》里面的过火焰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我们养生也是,从清明开始到端午这一段阳气生发的时间,我们利用天地之气,自身如果阳气生发不给力,那就需要借力来生发、驱赶我们体内的陈寒之气,这是“春夏养阳”。但是现在人却搞反了,他们是现在或者入伏之后再灸。这个时候恰恰是要避暑的时间,不但不能灸,反而要避暑才行。当然,避暑也不是让你整天开空调,那又被寒气所伤,走另一个极端。

我以前也有这个错误观念,伏天灸,灸完之后会头昏出汗。你们有没有暑天灸完之后头晕的经历?灸完之后头很晕,老盘之前也经常遇到吧,他原来开艾灸馆的(老盘:是的)。其实头晕是怎么回事儿?就是艾灸的热进入身体和身体的热气结合后产生了“中暑”的反应。在暑天的时候,不但不能灸,我们还要避暑,但他偏用艾灸把热气打到了身体里面,伤了他的“真气”。正所谓“壮火食气”,他就会头昏、头晕,这是不对的。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养生?其实正确的方法是要让热量从里面往外发,而不能从外面给硬打进去。外面的暑气已经很严重了,这时候你就是不去灸,如果正常不吹空调,人也是一身汗的,这是自然的反应。只要你不吹空调,全身每个穴位都相当于在温灸,对不对?你这时要再艾灸给身体附加一个热,汗如果出不及时,热散不出来是不是很容易中暑?人本来就处于中暑的边缘,身体出汗就是要让那个热散出来,如果热出不来跑到了血里,那就不是头昏了,就会头疼了。

图片

三伏天阳气都浮在外面,身体里面反而是“空”的,古人说东吃萝卜夏吃姜,这个时候其实我们要喝点碳烧的水,吃点姜,胃偏寒的吃点理中丸,让热从里面往外发,而不是用艾灸把热从外面往里打。夏天炎热,如果你感觉胃口已经不开了,理中丸都不能吃,可以吃点酸收的食物,喝点芍药甘草汤或者酸梅汤之类的,把阳和能量给往里收一收,胃口就开了。这个时候要吃理中丸的话就太热了。

夏天要避暑,暑气是很伤人的!真正不伤人的就是春天的少阳生发之气。我们采茶的时候,清明之后到端午,那段时间可以随便晒背。我们采茶的时候早上起来就晒背,晒得浑身暖洋洋的,很舒服。那个阳你可能会中暑吗?不可能。那个时候的阳你晒一下,身体都会吸收掉,它不会上火,也不会伤到你。因为虽然你身体晒的很热,那时候空气还是凉的,气是凉的。而现在夏天这个时候你出去晒会儿回来,你绝对会头晕、昏沉没精神,容易伤暑而有中暑的症状,太阳是烈的,气是热的。暑字的本意是上下都有“日”,上面是太阳,地上是热浪,热气形成一种蓄积状态。所以说三伏灸要慎重的,人说“冬病夏治”,理念上是对的,但其实并不是让你冬病“暑”治,你要明白这个夏仅到夏至。

冬病夏治,真正适合艾灸的时期是清明到端午前后,而不是三伏天。

到了端午老祖宗告诉我们要做什么?

要赛龙舟,是不是?是要动、要生阳,让阳气生发。赛龙舟,龙是啥?龙就是那个阳气。乾卦的“飞龙在天,其实就是赛龙舟的意思,让阳气生到顶的状态。端午赛龙舟的时候要吃什么呢?每家要挂艾草,吃粽子,吃艾叶粑粑。那个时候要艾灸,要赛龙舟,要熏艾,喝雄黄酒,你看看,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发阳气。古人很智慧的,他们知道这一天要让你身体的阳气升到顶,与天地同步,正如一天中的午时三刻。过了端午之后的阳气就都不好用了,这时已经是壮火了,无法达到真正养生的目的了。再到了伏天,到那时我们反而应该要去避这个热,避这个暑,不要被暑所伤。什么是伏天?伏就是按兵不动,结夏安居,草木都停止生长了,你也就别折腾了。

古人专门称端午这个月是“五毒月”,这个时候女子要回娘家,这是为人好。五毒月不让吃凉的,也不让行夫妻房事,就是避免这段时间伤着你的阳气。

以前行刑都讲究要在午时三刻,拉出午门外斩首。午时三刻,这就是古人的一种临终关怀。犯人在被斩首时让他尽可能多得天地的阳气,以免死后成为阴下鬼,这是古人对犯人的一种临终关怀。你看现代人动不动到医院里边去吊水,吹空调,进去就出不来,里面越来越阴寒了。

真正在暑天,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比较热,也比较湿,这时候该如何处之?很简单,喝热水,喝碳烧的热水。平常我们在家里就喝碳烧的热水,自然出汗,让汗从里面往外出,汗一出来湿气就带出来了,这就是最简单的养生。汗出之后,一方面可以泄热,另一方面可以把体内的寒湿气给排出来。这样每天都很精神,不会出现头昏昏的状态。以前老盘他们经常在会馆里面做艾灸,现在看来,很多艾灸理念都是错误的。老盘还说过灸完之后头晕脑胀的反应是正常的,其实不对的,这是中暑了,为暑气所伤了。这时你就要用竹叶石膏汤了,清里面的热,专门解暑的方子。

图片

现在民众所接受到的养生知识跟我们认为养生知识,完全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背离的。接受了太多西方的直线思维,他们那种所谓的“养生”,最后好像都是在“养医生”。身体越灸越差,也没见几个正儿八经暑天能身体真正养好的。更有甚者,阴虚阳亢的也要灸,本来就阴虚,这一灸又把热打进去了。“火气虽微,追虚逐实”,又把阴液给灼干了,上火嗓子痛、失眠等,这都是灸的副作用,不管你用什么艾灸或者三伏贴之类的。

那这么说三伏天就不能艾灸了么?那也不是,我一直在说不适合用三伏灸养生,并不排斥治病。真正什么时候适合灸呢?局部受寒,比如胃寒,或者肾阳虚,确实是一派阴寒之证,没有阳亢的症状,我们就可以艾灸,这时艾灸是很好的,也要温灸不能过热。比如,小孩子吃凉的拉肚子,可以局部灸一下。空调吹的关节受寒且疼,可以温灸。包括如果一个人肾阳虚,我们也可以灸。但是肾阳虚要看虚到什么程度?会虚到附子泻心汤证,就是他一边肾阳虚,一边心火又很亢,心火旺胆火就旺,胆火旺口苦咽喉干,你一看这不是少阳病么?其实不是,用少阳方子治不好,这反而是少阴病,病根是肾阳虚。这时就又没法灸了,这时真要灸的话一定要针引热气,即用针把热气给它引下来,不让热往上跑,平衡身体的阴阳。如果灸法失当,让火往上跑,那他灸了之后只会更难受。像方剂中的附子泻心汤,这个方子理法就类似针灸的功效,一方面补着下边的火,另一方面又把上越的气往底下引、阴阳交和,理法明了,针药可以相通的。

如果你真的是病了,受寒了,那当然可以灸,什么时候灸都行。但是作为养生来说,现在已是夏天,是不适合做艾灸来养生的。艾灸一定要把握好清明到端午阳气生发的这段时间。而从清明到端午,我在山里每天都在做茶,每天都在运动。通过采茶,每年春天都在劳作,身体一年比一年好。如果这段时间你错过了,没利用好,这一年就白瞎了。你就没把握住“春夏养阳”这个时机。

图片

人跟草木一样,你看三伏天的草木,有哪个还发芽的!现在去种任何东西,一种一个死,一定会被晒死的。草木停止生发了,也没有茶树在发芽了。人也一样,气已经不生发了,近于饱和了。这个时候反倒是过热了,需要给草木遮一下阴,别把它晒死,这跟人需要避暑的道理是一样。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夏天很热的时候就别乱灸了。正确的做法是,喝炭烧的热水,不吃冰冷,非要吃凉菜配合姜食。热要从里往外发,让皮肤开泄出汗,但不能逼迫汗出,夏天不吹空调不吃寒凉自然出汗才是自然养生之法。

不是有句名言说么:鸡蛋从外面打开的是食物,从里面打开的才是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