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理刑事报案、控告操作指引

 云语禅心 2023-01-09 发布于湖北

前言

刑事控告立案难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特别是,看似经济纠纷或者可能涉及刑民交叉问题的案件,公安机关经常以各种理由拒绝立案。为了提升大家对报案、控告程序规定的认识,熟知、会用救济途径,本期,笔者对相关刑事法律法规进行梳理,总结出以下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报案、控告权利规定

1.权利主体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报案或者控告。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二款

2.权利行使

控告可以委托律师代理。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

3.形式及要求

(1)报案、控告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口头报案、控告的,应当制作笔录。

(2)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也不属于诬告。

(3)报案人、控告人不愿公开自己姓名和报案、控告行为的,有权要求保密。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二、报案、控告的受理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三款规定,

1.公安机关受案规定

(1)对于公民报案、控告,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

(2)对报案人、控告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等应当登记,制作接受证据材料清单;

(3)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和受案回执,并将受案回执交报案人、控告人。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百七十一条

2.人民检察院受案规定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线索,由负责侦查的部门统一受理、登记和管理。

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年)第一百六十六条

三、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事项的审查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材料进行审查(调查、分析、研判),确认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谓之“立案审查”。

1.审查内容

主要是:(1)是否有犯罪事实;(2)是否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3)是否属于本单位管辖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2.审查期限

公安机关进行立案审查,有明确期限要求,分两种情况:

一是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审查期限是一般是7日;重大、疑难、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至30日;特别重大、疑难、复杂或者跨区域性的线索,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再延长30日。

法律依据:《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7〕25号)第十五条

二是归公安机关管辖的其它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至30日。

法律依据:《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公通字〔2015〕32号)

3.初步调查

公安机关发现案件事实或者线索不明,必要时,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调查核实。

调查核实过程中,可以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措施,不得对被调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调查对象的财产不得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七十四条

4.审查结果

(1)移送管辖

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立即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在二十四小时以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并告知报案人、控告人。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七十五条

(2)告知自诉

经过审查,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应当告知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受理。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七十六条

(3)行政处理

经过审查,对于不够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七十七条

(4)立案或者不予立案

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七十八条

四、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情形的救济

1.申请复议、复核

(1)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三十日以内作出决定。

(2)控告人对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后三十日以内作出决定。

(3)案情重大、复杂的,公安机关可以延长复议、复核时限,但是延长时限不得超过三十日,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七十九条

注意:关于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的办理程序,详见《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

2.申请不立案监督

(1)申请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公安机关对其控告的案件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

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年)第五百五十七条

(2)受理审查

人民检察院负责控告申诉检察的部门受理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控告、申诉,应当进行审查。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理由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负责捕诉的部门办理;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正确的,应当制作相关法律文书,答复控告人、申诉人。

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年)第五百五十八条

(3)要求说明理由或者通知立案

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七日以内,作出书面说明。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后,人民检察院认为理由不能成立的,经检察长决定,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认为理由成立的,应当在十日以内将不立案依据和理由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年)第五百六十一条

(4)通知立案后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十五日以内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复印件送达人民检察院。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立案书后超过十五日不予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公安机关仍不纠正的,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协商同级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立案后三个月以内未侦查终结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公安机关发出立案监督案件催办函,要求公安机关及时向人民检察院反馈侦查工作进展情况。

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年)第五百六十四条

注意:复议、复核与立案监督不能同时进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第十六条规定,收到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申请后,公安机关应当对控告人是否就同一事项向检察机关提出控告、申诉进行审核。检察机关已经受理控告人对同一事项的控告、申诉的,公安机关应当决定不予受理;公安机关受理后,控告人就同一事项向检察机关提出控告、申诉,检察机关已经受理的,公安机关应当终止刑事复议、复核程序。

3.刑事自诉

前述两种救济途径,复议、复核程序是公安机关的内部纠错,不立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外部监督。当这两种救济途径都“无能为力”时,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1)自诉主体

被害人以及死亡、丧失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刑事自诉。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2)自诉案件范围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侵占案。

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故意伤害案;非法侵入住宅案;侵犯通信自由案;重婚案;遗弃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犯知识产权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年)第一条

五、关于刑事案件地域管辖的规定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

具体规定,见《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年)第二条~第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年)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十五条~第二十条。

结语

依法、及时刑事立案是为了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同时保障无罪之人不受刑事追究。在此,提醒大家报案、控告务必依法进行,耐心沟通,尊重处理机关的决定,谨防不当维权变成新的侵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