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太宗的“圣君”形象是怎样炼成的?

 澴川行者 2023-01-09 发布于山东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形象,那是绝对地“伟、光、正”的。

唐太宗李世民

什么叫“圣君”呢?

他唐太宗就是。

那么,我们中国的历史上,还有没有其他的“圣君”呢?

没有,就他一个。

那炎帝、黄帝、还有尧、舜、禹,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都是被神话故事所神化了的人物。

而他唐太宗李世民,却不是传说中的人物哦,他可没有被神话故事所神化哦。

他是一个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千古第一“圣君”哦。

那么,为什么他是一个千古第一“圣君”呢?

他这个千古第一“圣君”的美誉,是由哪些人评价出来的呢?

评价他为千古第一“圣君”的,那肯定不是你,也不是我。

能够给他以这个评价的,那肯定是那些有头有脸的学界大拿,权威的学术机构,是吧。

比如说,像北宋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先生,就是一个顶呱呱的学界大拿吧?

司马光

他就是这样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像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圣君”了。

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这不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第一“圣君”吗?

当然,更加权威的、来自学术机构的评价,还是我们现在的西方洋大人们所编著的《剑桥中国隋唐史》。

《剑桥中国隋唐史》是怎么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呢?

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注意,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成为中国千古第一“圣君”,就是因为他“纳谏爱民”,就是因为他“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独裁”“专制”时代的中国皇帝,他唐太宗李世民,却不搞“独裁”“专制”,反倒是“纳谏爱民”,非常地尊重像司马光一类的士大夫们的意见,“君臣关系水乳交融”

当然,除了历史上的学界大拿和西方的权威学术机构,我们当代中国的一些学术界活跃人物,也是对这个唐太宗李世民赞誉有加的。

比如,著名的《丑陋的中国人》的作者——柏杨先生,就也评价过唐太宗李世民。

柏杨

他是怎么评价的呢?

他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李世民大帝,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由于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规范。”“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130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我们要知道,这个柏杨先生,他可是最看不起我们中国人的哦,他可是认为我们中国人都是丑陋的中国人的哦。

但是,在这些丑陋的中国人当中,他还是发现了一些值得他“真心称颂崇拜”的“中国帝王”人物,其中的“最初一个”,就是这位“李世民大帝”。

那么,为什么“李世民大帝”,值得他柏杨先生的“真心称颂崇拜”呢?

因为,“李世民大帝”,固然有他的“勋业”,更有他的“美德”。

我们的柏杨先生,就是“真心称颂崇拜”他的“美德”的。

那么,“李世民大帝”的这个“美德”,又是什么呢?

前面的《剑桥中国隋唐史》,不是说过了吗?

纳谏爱民”、“ 君臣关系水乳交融”,那就是他的“美德”啊。

柏杨先生,就是因为“李世民大帝”的这些“纳谏爱民”、“ 君臣关系水乳交融”的“美德”,而“真心称颂崇拜”他是“自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

而且,正是因为“李世民大帝”的这些“纳谏爱民”、“ 君臣关系水乳交融”的“美德”,加上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的治理”,就为中国“开创了130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个“李世民大帝”为中国“开创了130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呢?

唐朝从开国到灭亡的总年数,是从西元618年,到西元907年,一共是289年。

柏杨先生这里所说的130年,应该是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西元627年,到唐玄宗李隆基退位的西元756年,正好是130年。

唐玄宗李隆基

这130年的时间,确实是唐朝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但是,这个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是由他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吗?

我们要知道,这130年的中国历史,虽然确实是很辉煌,但是,她也是非常地曲折、是非常地变化莫测、非常地起伏不定的耶。

如果说,这130年的“黄金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那么,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二圣共治”; 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第一次“黄台之瓜”;武则天的“篡唐改周”;然后,中宗二次上台,死得不明不白;太平公主涉嫌谋反,被赐死于家中;以及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这些,也都是由他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吗?

女皇武则天

而这些历史,对他这个开创者来说,可不是那么光荣的哦。

所以,柏杨先生的这个赞誉,是不是有些过头了呢?

事实上,李世民的文治武功,确实是有的。

比如,在文化上,他在他的弘文殿旁边,建立“弘文馆”, 诏令全国收集图书典籍,储聚群书达20余万卷。

他又设立检校官员,选五品以上的工书者为书手,缮写、整理、校勘那些图书。

除“弘文馆”外,还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等机构,也大量藏书,质量和数量是远远超过前代。

在军事上,他亲自领兵攻破陇西薛举、平定薛举之子薛仁杲gǎo,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又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了唐朝的北方;还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两大中原地区的割据势力,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又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tà和山东的徐圆朗。

然后,在登基之后,他又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tuó、回纥hé、高昌、焉耆[yān qí]、龟兹qiū'cí、吐谷浑tǔ yù hún等,

在政治上,他延续了前朝的三省六部制和郡县两级制,又在三省六部的基础上特设政事堂,以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还发展了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等等。

另外,他还整饬chì吏治,知人善任,对在他们兄弟争权过程中站错队的那些大臣们,既往不咎,唯才是举,又虚心纳谏,从谏如流。

在他的治理下,他的贞观时期共二十三年,唐朝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史称“贞观之治”。

但是,在他的那些文治武功中,那些历史的评价者们,并没有特别宣扬别的,而是重点宣扬他的“美德”,重点宣扬他的“纳谏爱民”、“君臣关系水乳交融”,这又是几个意思呢?

事实上,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唐太宗李世民,他真的是有那么多的“美德”吗?

如果讲“美德”,尊老爱幼、兄弟亲善、家庭和睦,这是不是应该算作一种“美德”呢?

可这样的“美德”,他李世民有吗?

他不仅蓄意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杀死了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逼迫了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儿女,真的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这也算作是他的“美德”吗?

当然,我们举出这个例子,并不是要在这个事件中,去站个什么立场,判断这个事件中的谁是谁非,而是要通过这个例子来说明,政治,是残酷的,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哪里会有那么多的“美德”呢?

但是,为什么那些学界大拿、权威的学术机构,还有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现代中国学术界的活跃人物们,都要赞颂唐太宗李世民的“美德”呢?

这就要我们知道,那些赞誉唐太宗李世民有“美德”的学界大拿,或者权威机构,他们所赞誉的李世民的“美德”,并不是普遍性的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美德”,而是一种特殊的,与我们一般人不相干,只与他们那些勋贵、士大夫们相关的“美德”。

这种与我们一般人不相干,只与他们勋贵、士大夫们相关的“美德”,就是“纳谏爱民”、“君臣关系水乳交融”。

所以,我们听到得最多的、能够体现唐太宗李世民的“美德”的话,就是他在悼念他的大臣魏征时所说的那一段话:“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李世民畏魏征

这里面的“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今魏徵逝,一鉴亡矣”,就是说,魏征这个人,就是他唐太宗李世民作为皇帝的一面镜子,只要魏征说错了,那他唐太宗李世民这个皇帝就是错了,他作为一个皇帝,就一定得改正。

也就是说,他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个帝王,他不能搞“独裁”“专制”,他得“君臣共治”,他得事事听从他的大臣们的话。

作为一个皇帝,魏征让他干的事,他就可以干,而且必须干好;魏征不让他干的,那他这个皇帝就坚决不能干,否则,就是“昏君”,就是“独裁”,就是“专制”,就是没有帝王的“美德”。

除了上面的“三鉴”之外,我们还听到得最多的、能够体现他唐太宗李世民的“美德”的话,就是他的那句:“民能载舟,亦可覆舟。”

这句话,本来也不是他说的,而是他的大臣魏征对他说的。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读了隋炀帝杨广的文集之后,对左右大臣们说:“隋炀帝这个人,学识渊博,也懂得尧、舜的好,夏桀和殷纣王的坏,为什么他干出事来,却会那么地荒唐呢?

魏征就接口说道:“一个皇帝,光靠聪明和学识渊博,还不行;还应该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越来越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魏征乘机就劝李世民,要以隋亡为鉴,并引用《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来说明支持帝王的人,对帝王是多么重要。

魏征还在一篇《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dong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凡在深重的忧患之中,必能竭尽诚意对待臣下;而在得志之后,就会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他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的敌对国家也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他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来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只能是他们只图苟且免除处罚,却不会感念你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内心并不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心变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应当深切慎重的。

当然,我们从这个《谏太宗十思疏》的题目就知道,这就是他魏征作为一个大臣,在教导他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要怎么做一个好皇帝。

而上面一段话的意思,就是他要告诫唐太宗李世民,你夺取天下的时候,重用了人家;你得到天下之后,就还是要善待人家;否则,就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人家可以帮助你夺得天下,也可以反过来破坏你的天下,让你的天下倾覆。

而我们通过读取上面的一段文字,就也可以知道,他们这里的“民能载舟”的这个“”,可不是指的你,也不是指的我。

你和我,在这个“”的前面,还要加上一个“屁”字。

你和我, 在皇帝那里,不过就是一个“”而已。

皇帝,是不可能看得见一个“”的。

能够让皇帝看见,并且“竭诚以待”,或者“傲慢以待”的“”,那就只有是像魏征那样,天天辅佐在皇帝身边,能够帮助皇帝夺取天下和守卫天下的“”。

所以,只有像魏征那样的人,才能够称得上是“”。

所以,我们现在搞清楚了,唐太宗李世民,他为什么会有“美德”吗?

因为,他“纳谏爱民”、“君臣关系水乳交融”,所以,他才会有“美德”。

我们搞清楚了,他的这个“美德”,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他的这个“美德”,其实就是“君臣共治”,就是皇帝和士大夫们“共治天下”。

我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会是“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的“圣君”吗?

为什么会是“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吗?

那是因为,他的“君臣共治”,他的皇帝和士大夫们“共治天下”,需要大肆宣扬,需要“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规范”。

那么,唐太宗李世民的这种“君臣共治”,这种皇帝和士大夫们“共治天下”,到底是出自他的“美德”呢?还是出自他的智慧呢?还是出自他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呢?

我们要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得天下,是通过那些九死一生的残酷战争、和无情的兄弟相残而得来的。

他坐了天下之后,内部并不稳定,外部又还不断地遭到周边突厥、薜延陀tuó等少数民族的侵扰进犯。

这种情形,其实就和汉高祖刘邦,在打败项羽、统一天下之后的情形,是一样的;也和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后所面对的情形,是一样的。

而汉高祖刘邦,是怎么做的呢?

汉高祖刘邦,是攘外必先安内。

他是先对外妥协,而对内,则是致力于铲除权贵,消灭一切不稳定的因素,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民众的休养生息。

隋文帝杨坚,是怎么做的呢?

隋文帝杨坚,是致力于内部团结,而竭尽全力对外征战。

结果,汉高祖刘邦的江山,是由弱到强,他的子孙,最后打败了匈奴。

而隋文帝杨坚,虽然父子之间前仆后继,最后,终于打败了所有的外敌,但是,他们的天下,却“二世而亡”了。

那么,总结历史,面对现实,唐太宗李世民,要怎么做呢?

他肯定是要学习汉高祖刘邦,攮外必先安内吧?

但是,这得有一个条件哪。

就是,看人家外面的敌人,愿不愿意跟你讲和呢?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攮外必先安内,那是由于当时的匈奴,并不想深入内陆,侵占中原的领土,更不想过来夺取中原的政权;他们只想得到中原的一些财物,以缓解自己一时的困难而已。

但是,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所面对的外敌,却不是仅仅想得到中原的一些财物,他们就是想侵入中原,占领中原的领土,甚至夺取中原的政权。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必须学习隋文帝杨坚,首先团结内部,坚决地对外征伐,彻底地消除来自外部的威胁。

但是,外部的威胁消除之后,内部的矛盾,又怎么办呢?

隋文帝是企图通过科举考试,启用寒门子弟,替代官僚系统中的门阀子弟,从而消除门阀政治,巩固朝廷的中央政权。

金榜题名

但是,他的这一招,显然是没有起到作用。

由于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没有使用上那些科举上来的寒门子弟,没有自己的一班人马,所以,就被那些不甘心坐以待毙的门阀势力,给推翻了。

隋朝由此“二世而亡”。

那么,从隋文帝杨坚的身上,唐太宗李世民,要吸取什么教训呢?

那就是,要提前给太子培养一批,他可以放心使用的班底,不能让他登基之后,成为孤家寡人。

于是,西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令东宫置崇文馆。

这个崇文馆,是干什么的呢?

它就是一所学校,是一所教授学生的学馆。

但凡是从下面经过课试而举送上来的学子,都要进入到这个弘文馆学习。

而这个崇文馆的馆主是谁?

就是东宫太子李承乾。

很显然,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想给太子李承乾,培养一批属于他自己的班底。

这样,当太子有朝一日登基为帝之后,他就有一帮能够忠实于他的心腹大臣。

然而,就是从这时开始,太子李承乾,却一下子“性情大变”,变得十分地“叛逆”。

在这之前,太子李承乾,其实是很不错的。

有一次,李世民让他试着写一写治国的策略,他很快便写满了三页纸。

李世民看了后,非常得意地向侍臣们炫耀说:“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

在唐高祖李渊病逝、唐太宗李世民居丧期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

而李承乾“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干得是相当出色。

之后,唐太宗每每外出巡幸时,都是由太子李承乾留京监国。

但是,自从李世民下诏,令东宫置崇文馆之后,这一切,就都变了。

这个一向“颇识大体”、“颇能听断”的太子李承乾,却相对他的那些老师们,开始“叛逆”起来了。

但是,这到底是太子过于“叛逆”呢?

还是他的那些老师们过于“苛求”,或者是有意地找茬呢?

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通观他的老师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对于太子的“劝谏”,就能发现一个共同点。

他们这三个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是一个比一个言语锋利,一个比一个措辞凶狠。

李承乾想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

李承乾和宦官们玩乐一下,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如同“秦二世”。

相比之下,孔颖达就更是激烈,只要一觉得太子有不对的地方,他就立马犯颜直谏。

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面指责。

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

至于张玄素,那就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就是要李承乾立刻“知错就改”。

而就是在这样的师徒对立之中,李承乾宠幸了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就是宫中的乐工,并称他为“称心”。

这事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就闻之大怒,将那个乐工“称心”给处死了。

由此,李承乾与他的父皇之间,就也产生了隔阂。

西元641年,李承乾又私自引来突厥的一群小人入宫。

这再次惹来于志宁的上书。

于是,唐太宗下令,让李百药等人,侍讲于弘教殿,并嘱咐杜正伦,要时时规劝太子,注意自己的言行。

结果,杜正伦在几次规劝无效后,便把唐太宗李世民的话,告诉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一怒之下,就抗表闻奏。

结果是,唐太宗将杜正伦贬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后来,又因李承乾谋逆一事,将之流放驩huān州。

在太子李承乾与他的老师们尖锐对立的同时,他的兄弟魏王李泰,却声望日隆。

西元642年二月,由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

唐太宗非常高兴,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

而此时,李承乾又对宫中的另一名太常乐人大加宠幸。

唐太宗知道后,自然是又将这个乐工也处死了。

结果,李承乾悲痛之下,一连几个月称病不上朝,甚至,还对屡屡劝谏他的张玄素等人,意欲痛下杀手。

到这年九月,唐太宗李世民,又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

西元643年三月,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上表奏称:“皇太子及诸王,陛下处置,未为得所。太子国之本也,伏愿深思远虑,以安天下之情。

就是说,这个太子不行呀,请皇帝更换太子,以安天下人心哪。

唐太宗李世民则回答:我知道爱卿你的意思,我的儿子虽患脚疾,可依然是嫡长子,我怎能舍弃嫡子而立庶子呢?

但是,虽然李世民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太子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声望日隆的胞弟魏王李泰,在试图暗杀魏王李泰失败后,就又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密谋,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

结果,事情败露,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其他的参与者,则无一免死。

那么,我们复盘一下,从西元639年,李世民下诏,令东宫置崇文馆,到西元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这短短的四年时间,这个变化,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背后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令东宫置崇文馆,要给太子李承乾培养忠实于他的执政班底吗?

想想看,如果太子李承乾,有了他自己的这些忠实于他的班底,那后果,将是什么呢?

那不会是一切老一代的功勋权贵,到时候,都将统统地靠边站吗?

那不就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贵族势力,都要完蛋吗?

所以,不能让太子李承乾上位,这就是那些功勋权贵们的共识。

而要将这个共识化为行动,功勋权贵们不太方便,那些与功勋权贵们同气连枝的士大夫们,可就大有作为了。

这也就是太子李承乾,突然变得“叛逆”,变得跟他的老师们搞不好关系的原因。

而对于这一切,唐太宗李世民,清不清楚呢?

他肯定是清楚的。

所以,为什么太子谋反,该当死罪,而他唐太宗只是将太子废为庶人呢?

因为,他知道,他的儿子,是被冤枉的。

他知道,他的儿子,是被他所害。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李世民的“美德”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现在知道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这个“圣君”形象,是怎么炼成的吗?

因为,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肯对读书人服软认输的皇帝。

李世民失去了他的“太子”,屁都不敢放一个,还要对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心锐诚服、恭恭敬敬。

这难道不是他的“美德”吗?

他难道不能由此而成为千古第一“圣君”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