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人们可以接受人鱼,但很难接受鱼人?

 where5 2023-01-09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为什么人们可以接受人鱼,但很难接受鱼人?

图片

因为人就是颜控,这是最基本的事实。

无论男人的面孔,还是女人的面孔,都是100多万年来审美选择而来的。

而且这个审美和两性息息相关。

有研究表明,对于人类来说,最具吸引的面孔就是漂亮女性的面孔[1][2]

无论对于男人,还是女人,亦或者其它性别,也无论是双性恋还是几性恋,在面孔审美上,人类具有超高度的共识。

然后,你就让人看这个?

图片

且不说你拿来人鱼头,哪怕你把凤姐的头PS过来,也很难有人会喜欢。

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早就对人类面孔有了复杂的辨别、审美机制,这是印刻在了大脑之中。

无论识别面孔,还是看到好看的面孔,都会激活大脑的相关额叶,并建立奖赏机制[3]

人们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这并不完全正确。

而是,人类就是看脸的生物。

人类的大脑就是专门看颜值的,一个长相平平的人,如果人仍在人群里,你很难认出来。

但如果是她呢?

图片

研究表明,当你判断上面这副面孔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时候,大脑相关区域便会被激活。

图片

不仅如此,当你随机且偶然地,看到拥有足够吸引力的面孔时。

大脑的相关区域也会被激活。

图片

女性也不必为了看到美女照片,感到赏心悦目而觉得自己是否性取向有问题。

这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你的大脑同样存在一样的,看美女识人的奖赏机制。

所以,走在大街上,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被美女帅哥所吸引(谁说只有男人会看美女了?)。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在西方诞生了专门的“学科”,面孔吸引力心理学。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面孔平均化。

图片

面孔平均化在知乎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这里就不再多说。

简而言之,平均面孔,令人类觉得颜值最高。

但我要说的是,平均颜值也代表着对称美。人类是两侧对称动物动物,不说人类自己的颜值了,几乎任何能和对称沾上边的,基本上都能和美沾上边。

但人类的大脑,也同样不太喜欢难以辨识的事物。

例如千篇一律的网红套装:

图片

至于恐怖谷效应,那必须是在介于真人和玩偶之间。当你发现某些网红脸令你感到恐怖的时候,才是产生了恐怖谷效应。和自然美女一模一样的美人鱼脸庞,当然不会产生恐怖谷效应。

然而人类其实是有审美差异的,也许过度对称化或对辨识不利,反而拥有较多共识的一些巅峰颜值,并非绝对对称。

例如自然的赫本,和绝对对称的赫本:

图片

最左边的,是不是就有一种网红脸的感觉了?

20世纪30年代,一个叫做马思琦米兰·法克罗奇司的人,专门设计了美容千分尺,用来修复脸上的“瑕疵”,实际有点“误入歧途”。

除此之外,对了颜控印刻在基因里证据还有一点,那就是婴儿的审美。

如果你发现一个不会说话的宝宝老是看你,那恭喜你,你颜值一定挺高。

但如果宝宝看都不看你,甚至看到你就哭,你的颜值可能就有点感人了。

人类是社群动物,好的面孔,反应着健康、生殖能力,在数百万年的两性审美的过程中,令男性和女性都产生了,相配套的第二性征。

说穿了,第二性征干什么,就是拿来互相吸引的。

在面孔的选择上,男性会本能地倾向年轻的女性面孔。但在身材上,又会倾向于更有利于生产的体型。

这样的女性原本比较少见,但因为男性审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二次元世界,以及整容市场。

至于女性审美,除了主流的男性荷尔蒙气质外,也不用怪很多女性喜欢小鲜肉。说穿了,对于女性来说,对女性特征的审美同样是印刻在基因里的。

除此之外,女性容易遇到渣男,也并非一些女性天生傻白甜,而有心理学依据。

女性更容易亲耐,拥有黑暗三角气质的男性。

这些男性,往往自大无情、有城府而狡诈,属于典型的“渣男”,但这样的男性看起来拥有更高的睾酮水平(实际并不一定)。

可见,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本质,或许只是一种基因里的生殖策略。

简而言之,人类看到美丽的人类面孔,就会刺激大脑内的多巴胺分泌,让你感到快乐。

更何况,流行的美人鱼形象,基本同时具备成熟女性面孔、胸、腰、臀的第二性征:

图片

至于鱼头,或许也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并伴随唾液分泌。

例如:

图片

享用美食过程中,大脑会在食物入口和入胃时两次分泌多巴胺。
这种机制可能增加对美食的渴望,并延迟大脑发出“吃饱”的信号。[4]

◀ END 


《参考文献》


[1] abcRhodes, G. (2006).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facial beau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7, 199–226.

[2] Komori. M., Kawamura, S., & Ishihara, S. (2009b). Effect of averageness and sexual dimorphism on the judgment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Vision Research, 49, 862–869.

[3] abChatterjee, A., Thomas, A., Smith, S. E., & Aguirre, G. K. (2009). The neural response to facial attractiveness. Neuropsychology, 23, 135–143.

[4] 新华社:面对美食人们为什么会“吃到撑”?多巴胺作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