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48:返鲁正乐

 liuhuirong 2023-01-10 发布于湖北

【原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音乐的篇章整理出来,使《雅》归《雅》,《颂》归《颂》,各有适当的安国。

【解读】

鲁哀公十一年冬,公元前484年,孔子67岁,他像一只飞倦的鸟终于回巢,回到他的出生地鲁国,然而他仍然没让自己闲着,删定《六经》,编纂《春秋》,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间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经过孔子整理删定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诗经》版本,又叫《诗三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

《易》原本是一部筮占之书,孔子使《易》这部筮占之书成为大道之源,成为中国哲学之源,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筮占”功能,转变到《易》的“德义”层面上来,其中的“穷则变,变则通”、“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观念已成为人类“求变向上”的思想基础和中国哲学的宝贵财富,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引发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孔子编纂的《春秋》是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鲁国的中国第一部史书。这部《春秋》仅仅一万余字,却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可谓言简竟丰,为我国两千多年史学的发展和创立奠定了基础,应该说中国史学之父是孔子而不是司马迁。

【读后感】

在孔子的360百科简介里,赫然写着“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解读完本章,我自行添上他的其它三个身份——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我以为没有后者,便没有前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