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判断力批判(中)

 书虫小记 2023-01-10 发布于北京

美的范畴,前面说的是“质”。

量:无概念的普适性。什么是“无概念”?这是比较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来的,纯粹理性活动中,人类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原则,清晰的概念,才能达到一定的共识——比如牛顿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首先要从概念开始分析,其后是逻辑,接着是结论,再是验证,从而达到共识。

可是审美却不是通过概念,没有人会去明确什么是“美”,其实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同,当时,觉得景色、画、雕塑、壁画美,这常常是人们共通的,这种普遍性是通过主观感受实现的,而不是通过精确的概念分析。

这种无概念的普遍性,确乎只有审美、艺术、游戏、运动能够实现,它们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严格的原则、无所不能的权威,只要是人,就会认同,就会有相同的感受。康德正是通过分析审美,发现了这种能够超越国界、民族、种族乃至文化的共通性

反过来,当你把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领域的认识方式强行应用到审美判断领域,就会出现各种谬误。典型的就是如“无产阶级文艺观”,用政治术语和价值立场去规定审美。我想起当年初中的语文课本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有个同学说,就觉得于勒的经历无非是反映了人生际遇的不确定、大起大落,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遇到什么,为啥正确答案就一定是反映了资产阶级压榨之下人民悲惨的生活境遇呢?

现在可以用康德的纯粹理性来回答这个问题:每个话语环境之下,都有一套自身的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只管正确性,并不理会真理性

关系: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所谓形式的合目的性,指的是审美审的,仅仅就是对象的形式,与对象的内容和实质没有关系。合目的性就是没有目的,我们觉得一个装饰物很漂亮,不是因为它的质地和用途,而是因为它的形式。

如果从实用型美观的角度去看,那就不是审美了,那带有具体的目的指向性。有人可能会说,现在很多日用品,我们都是从既好用、又好看的角度出发,选择购置的,这当然不是纯粹的审美。不过,即便如此,其中也有审美的特质在里面——之所以选择它,绝不是因为它的功能,因为就功能而言,不同品牌的产品都是均质的,我选择这一个,就是因为它好看,喜欢它这个外形和构造。

模态:审美的共通感。康德解释为,对一个给予的表象的情感,不借助概念而能够普遍传达。也就是说,在量上的无概念的普遍性,到模态中被解释为,人们通过情感——主观感受,来发生交互作用,产生共通感。在这里,康德把审美与情感联系了起来——为什么说判断力批判说的是人的情感能力,所谓的反思性判断力,就是基于人类情感的共通性而产生的,可不借助概念,不借助实践,就能够达成的普遍性

现在再看起来,反思性判断力,确实非常重要,是对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规范性判断力的重要补充,也是人除去认知自然、形成意志之外,还必须的情感沟通与共鸣。

综上,美的范畴如下:

质:合目的性。量:无概念的普遍性。关系: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模态:共通感

把上述要素协调到一起的过程,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感性直观与知性能力之间的自由协调,达到适配了,就产生美感,产生精神上的愉悦。

2)崇高的范畴。

前面说到的美,总结来看,就是感性直观与知性能力之间的协调。那么崇高又是一种什么感受?康德认为,崇高是感性直观与理性能力之间的协调

这里需要区别一下知性与理性。此前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已经阐释了两者的不同。知性是有限的,有边界的,是人根据一般性原则和范畴,运用到感性世界中,对具体的经验对象的认识和把握,比如一个实体,实体的范畴,实体的属性,实体的关系等等,知性小心翼翼地不去碰触现象界之外的物自体世界,尤其是无限的东西。

理性则是推崇理智的绝对性,运用理性思维来把握世界整体。理性是狂妄和无所不及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人的理性倾向于去把握灵魂、上帝、宇宙这样无限的事物;除此之外,理性还会去把握无限细分、无穷小这样的事物。

崇高感是怎么产生的呢?人的感性直观除了会注意到具体可知的经验实体之外,还会遇到诸如广阔无垠的沙漠、高入天际的崇山峻岭、汹涌澎湃的大海这类雄奇险峻的事物,也会注意到寥廓无垠的星空。这些事物都有一个特点——人的通常感受力和理解力不够把握,难以掌控。由此,人在知性层面就会产生痛苦——无法理解,也难以驾驭

在大西北一望无际的戈壁之上,看到雄奇险峻连绵不绝的雪山,对比之下深感自己的渺小无力,人就会有种下跪的冲动——这是对自己无法掌控的自然事物的敬畏,同时也是人在知性上的痛苦。不然为什么生活在崇山峻岭地带的族群,把山视为神物去崇拜?所谓神,就是人无法理解和掌控之物。

此时,解决之道就是调动人的理性——理性可以超越它们,尤其是不可知、不可测、令人生畏的事物。当人的理性与感性直观乃至想象力达到了协调的状态,人就产生了崇高感——敬畏、向往、神圣。

康德认为崇高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数学的崇高,二是力学的崇高。

先看数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不是指数学很崇高,而是指我们对于体积、数量、面积、重量等有数量观念的庞大事物的感觉。如雄伟的山,巨大的建筑,浩瀚的沙漠等。人类常常是用理性的比拟方式,拔高人的理性品质的方式,来获得与这些巨大事物的等量齐观,从而获得崇高感。

再看力学的崇高,就是对庞大而不可测度的自然伟力的感觉。如大海、雷暴等。理性对自然伟力的驾驭,也常常使用比拟和拔高的方式——诸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

可以看到,崇高感里,有痛苦,有敬畏。不像美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感受。

3)艺术的理论。

审美判断的先验综合判断形式是审美的共通性,在客观形式上,就是艺术。艺术之能成为审美判断的综合形式,在于两点:

一是艺术可以在感性世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交流,体现出基于情感的共通性。康德认为最重要的是审美鉴赏,这是体现先验综合判断的最佳形式;其次是艺术,艺术的优点是人际间的互动和传达。我看到此情此景深有感受,怎么办,表达出来,画出来,写出来,传达给其它人。有时候,一副上千年前的壁画,可以透过整个历史,在当下直入我心。

2019年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看到这幅三百多年前的油画,震撼不已,站了好久。

二是艺术可以通过训练人的感性直观力,提升人情感和感受的细腻和敏锐度,从而对自由意志和道德起到促进和提升作用。一般认为,艺术确实有教化作用,康德认为,这种教化作用体现在艺术可以训练人的感受力,也就是感性直观力。艺术家的眼光与常人是不一样的,在于经过训练之后,他们的视觉可以分析捕捉到更多从视神经传递来的信息——我们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过,大脑在处理我们感官神经信号时,有一定程度的压缩,这些压缩就是忽略。经过训练的人可以把这些被忽略的东西找回来,提升感受力的敏锐性和细腻程度。这个过程中,基于共同基础——情感——的道德意志,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不过,总体而言,康德把艺术看作次要的,原因也有两个:

一是艺术毕竟是经过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艺术家要把他的理念灌输到作品中,这就不可避免地为艺术创作活动指定了目的,有了目的性,那么这种审美就自由度就降低了,就不是合目的性了。所以,康德非常天才地指出,艺术家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要把他的目的隐藏在作品中。

二是艺术是后天的,鉴赏力才是先天的,鉴赏力与道德情感更具亲缘性。康德举得例子很有意思——一个艺术家不一定是个有道德感的人,但一个能被自然景色感动得下跪或落泪的人,一定具有道德心。

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目的论判断力,起源于一个当时探讨了挺久的一个问题——自然有没有目的?换句话说,自然有没有历史?在康德的时代,历史科学还没有形成,人类社会阶段发展之类的,都是他之后的概念。所以,康德对于自然目的论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它启发了后世历史科学、历史哲学、社会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诚如康德提及艺术理论时说的,艺术家的境界是把创作的艺术品完全自然化,以达到毫无目的感的样子,隐藏自己的创作目的;反过来看,自然界很多事物看起来又像艺术作品,所以不禁令人联想,自然界背后是否会有艺术家一样的目的。

康德按照自然演化等级,在分析论中把自然分成了四个层次,逐一加以分析:一是有机体,二是自然目的系统(生态系统),三是历史与道德的目的,四是终极目的和道德神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